?
高考化學非選擇題必考部分考點分析及復習策略
——以新課標Ⅱ卷為例
◇遼寧石春花
新課標Ⅱ卷理綜化學非選擇題分為必考題和選考題,必考題為第26、27、28這3道大題,分值為43分,選考題為第36~38題任選一道作答,分值為15分.可見非選擇題必考部分在理綜試卷中占較大比重,考生和教師應給予足夠重視.下面筆者將對近5年新課標Ⅱ卷化學非選擇題必考部分的考點及考查題型進行分析,為考生提供有效的復習建議.
1非選擇題必考題考點分析
非選擇題必考題考點分析見表1.
通過表1可知,非選擇題必考題考查的知識模塊主要是元素化合物、化學反應原理、化學實驗.各知識點融合性逐漸減弱,指向性增加,試題中的圖表逐漸增多,要求學生從表格和圖象中獲得有用信息,并對有用信息進行整理歸納,提煉規(guī)律,再將規(guī)律應用到解題中去.考生需全面挖掘試題中的顯性和隱性信息,結合所學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進行正確的邏輯推理分析.
2非選擇題必考題歸類解析
2.1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與推斷
這類題通常以元素周期表、元素原子結構性質描述或者物質轉化框架圖等形式為載體,考點一般為書寫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電極反應式等.
(1) 鉛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4個電子層,鉛在周期表的位置為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PbO2的酸性比CO2的酸性________(填“強”或“弱”).
(2)PbO2與濃鹽酸共熱生成黃綠色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3)PbO2可由PbO與次氯酸鈉溶液反應制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
解題策略解決元素及其化合物推斷題,應先將熟悉的前20號元素寫出,依據(jù)題中給出的顯性或隱性條件,將題中所給陌生的元素與熟知的元素按周期或主族關聯(lián)起來,抓住突破口,聯(lián)系其他條件,推出結論,上述例題的突破口是第(1)問給的顯性條件“鉛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4個電子層”,由此可以推出鉛在元素周期表里的位置,與碳的化合物性質相比較推出鉛的化合物的性質.
2.2化學反應原理的運用
這類試題主要涉及化學反應與能量、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電化學等知識.重點考查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電極反應式的書寫、反應速率、平衡常數(shù)及轉化率的計算、影響平衡的因素、平衡曲線的解讀、原電池和電解池的裝置識別等.
①CO(g)+2H2(g)CH3OH(g)ΔH1;
②CO2(g)+3H2(g)CH3OH(g)+H2O(g)ΔH2;
③CO2(g)+H2(g)CO(g)+H2O(g)ΔH3.
(1) 已知反應①中的相關的化學鍵鍵能數(shù)據(jù)如表2所示.
由此計算ΔH1=______kJ·mol-1,已知ΔH2=-58kJ·mol-1,則ΔH3=________kJ·mol-1.
(2) 合成氣組成n(H2)/n(CO+CO2)=2.60時體系中的CO平衡轉化率(a)與溫度和壓強的關系如圖1所示.a(chǎn)(CO)值隨溫度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減小”),其原因是________.圖1中的壓強由大到小為________,其判斷理由是________.
解答策略該類問題考查內(nèi)容較多,但都是基礎性知識,只要冷靜分析考查是哪個知識模塊,細心做題即可.上述例題考查了焓變的概念、蓋斯定律的應用、平衡常數(shù)影響因素等,所以在平時復習中要高度重視蓋斯定律的應用和化學平衡的相關知識.
2.3化學實驗
該類試題主要以實驗儀器裝置或某一具體的化工生產(chǎn)為載體,考查內(nèi)容為實驗儀器裝置連接、典型物質制備、物質的提純和分離、產(chǎn)率影響因素探究等.
① 氨的測定:略.
② 氯的測定:略.
(1) 裝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
(2) 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過剩的HCl時,應使用________式滴定管,可使用的指示劑為________.
(3) 測定氨前應該對裝置進行氣密性檢驗,若氣密性不好測定結果將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解題策略該類題需將實驗操作與定性、定量相融合,挖掘實驗原理.本例題中涉及基本實驗的具體操作,考查實驗裝置中各部分的原理和特征,注重培養(yǎng)考生的探究能力.
3高考復習建議
考生在復習時應該從大的邏輯上復習,從大的知識模塊開始分解,這樣在答題時就可以依據(jù)題干信息定位到知識模塊,隨之就可以分解到知識點.平時復習還要注重不同類型題解題技巧的歸納總結,這樣才能在有效的作答時間內(nèi)迅速找到突破口.平時練習時考生還要勤動筆,鍛煉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通過練習,不斷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和對解題技巧的掌握.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