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亞芳,任順省,馮 濤,胡芳芳
(云陽縣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重慶 云陽 404500)
?
云陽縣降水變化特征分析
向亞芳,任順省,馮濤,胡芳芳
(云陽縣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重慶 云陽 404500)
摘要:對云陽縣2007—2014年降水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了大氣降水量、pH值的年際變化和月際變化。研究結果表明:云陽縣降水pH值年均值范圍為4.84~5.39,月均值范圍為4.20~6.36;酸雨最多出現(xiàn)在冬季,春、秋季次之,夏季相對較輕;SO42-/NO3-為5.27,表明云陽縣的酸雨屬于硫酸型污染。
關鍵詞:降水; 酸雨; 離子;變化;云陽縣
降水化學分析是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和環(huán)境保護等國家決策的基礎性工作。通過降水化學分析可了解降水的時空分布、污染程度以及降水酸化的情況,進而反映一個地區(qū)的大氣環(huán)境質(zhì)量狀況,推斷其能源結構,最終為治理大氣污染和防治酸雨等提供重要科學理論依據(jù)和決策支持。因此,開展降水化學分析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根據(jù)云陽縣2007—2014年降水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分析了云陽縣大氣降水環(huán)境質(zhì)量現(xiàn)狀。
1降水監(jiān)測概況
1.1樣品采集
云陽縣設置有1個降水監(jiān)測點,位于縣環(huán)境保護局宿舍樓頂,測點海拔為344m,相對高度23m,經(jīng)緯度為東經(jīng)108°41.53′,北緯30°56.06′。嚴格按照中國氣象局發(fā)布的《酸雨觀測業(yè)務規(guī)范》[1]的技術要求,配備儀器設備,進行手工采集和測量。大氣降水樣品采集用SCZ-D型降水自動采樣器,收集采用上口徑0.4m,深0.45m的專用聚乙烯桶,距地1.2m,以防止地面塵埃濺入。降水樣品的采集、保存和運送嚴格按照《HJ/T165-2004酸沉降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中QA/QC要求執(zhí)行。按照當日9∶00至次日9∶00的時段收集降水樣品,樣品取回后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分析。
1.2數(shù)據(jù)來源
降水數(shù)據(jù)采用2007—2014年云陽縣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降水監(jiān)測點的監(jiān)測結果,共286個監(jiān)測樣品。
1.3監(jiān)測頻次
按照重慶市監(jiān)測中心的統(tǒng)一要求,2010年之前為1、4、7、8和10月逢雨采樣監(jiān)測,2010年起監(jiān)測時間和頻率為全年逢雨必測。
1.4測定方法
所有降水樣品均采用國家標準方法進行分析,監(jiān)測項目包括降水量、pH值、電導率、NO3-、SO42-等,分析方法及依據(jù)見表1。分析儀器如pH計、電導率儀、離子色譜儀等均在計量檢定有效期內(nèi)使用。
表1 監(jiān)測分析方法及依據(jù)
1.5評價標準與數(shù)據(jù)處理
1.5.1評價標準
根據(jù)國家標準《GB/T19117-2003酸雨觀測規(guī)范》中的規(guī)定,以pH值<5.6的大氣降水作為酸雨評價標準,其中pH值<4.0為強酸性降水;4.0< pH值<4.5為較強酸性降水;4.5 1.5.2數(shù)據(jù)處理 (2)降水中硫酸根、硝酸根等項目濃度平均值:采用雨量加權算術平均值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3)酸雨發(fā)生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A為同一時間段內(nèi)酸雨發(fā)生的次數(shù);B為同一時間段內(nèi)降水發(fā)生的次數(shù)。 2結果與分析 2.1年際變化 2.1.1降水量年際變化 2007—2014年云陽縣降水量年際變化趨勢見圖1。云陽縣常年降水量為810.14mm(1985—2012年),從圖1可以看出, 2007—2010年降水量低于常年平均水平,其中2009年降雨量最少,僅有453.08mm,2011年降雨量最多,達1310.55mm。 2.1.2pH值年際變化 云陽縣2007—2014年降水pH值監(jiān)測結果見表2。 由表2可見,云陽縣2007—2014年無強酸性降水。降水pH年均值范圍4.84~5.39,均低于5.60,其中2012年降水pH年均值最低為4.84,且2012年出現(xiàn)pH值最小值為4.05,酸雨率最高,酸性降水較其他年份多。總體上來看,云陽縣的酸雨頻率較高,酸雨污染較嚴重。 表2 云陽縣2007—2014年降水pH值監(jiān)測結果 2.2月際變化 2.2.1降水量月際變化 云陽縣處于北回歸線以北的東南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qū),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濕潤區(qū),春早、夏熱、秋涼、冬暖。初夏雨量充沛,盛夏炎熱多伏旱,秋多綿雨,冬少日照。年平均氣溫18.4℃。1月平均氣溫7.2℃。7月平均氣溫29.1℃。年平均日照數(shù)1484.8h。無霜期304d。云陽縣2010—2014年月降水量見圖2。 從圖2可看出,云陽縣的降水量季節(jié)變化較明顯,主要集中在5—9月,其中6月、8月降水量最高。 2.2.2pH值月際變化 采用氫離子濃度雨量加權法分析云陽縣2010—2014年的204個有效降水樣本,求得降水pH月均值,見圖3。 2010—2014年云陽縣大氣降水pH月均值范圍為4.20~6.36,其中2010年4月份降水pH月均值最大,為6.36,2014年1月份降水pH月均值最小,為4.20。從這五年降水pH月均值的平均值可以看出,云陽縣的降水pH月均值從3月份開始逐月增大,到7月份最小,8月份最高,之后逐月減小??傮w上來看,云陽縣的酸雨最多出現(xiàn)在冬季,春、秋季次之,夏季污染相對較輕。 2.3[SO42-]與[NO3-]的比值 中國降水中的陰離子主要是硝酸根和硫酸根離子,通常根據(jù)兩者在酸雨樣品中的當量濃度比值來判斷降水的污染類型[3]: (1)硝酸型或燃油型:[SO42-]/[NO3-]≤0.5; (2)混合型:0.5<[SO42-]/[NO3-]≤3; (3)硫酸型或燃煤型:[SO42-]/[NO3-]>3,由此可根據(jù)一個地方酸雨類型來初步判斷酸雨的主要影響因素。 在2010—2014年分析測定的204個樣品中,[SO42-]/[NO3-]比值范圍為:0.68~23.27。[SO42-]/[NO3-]<3的樣品44個,占21.6%。其余160個樣品的[SO42-]/[NO3-]比值>3。[SO42-]/[NO3-]雨量加權總均值的比值為5.27,說明[SO42-]是云陽縣降水酸度的主要貢獻者,[NO3-]對降水酸度的影響有逐漸增大的趨勢,但目前云陽縣的降水仍為硫酸型。 3結論 近年云陽縣降水pH年均值范圍為4.84~5.39,酸雨pH年均值范圍為4.81~5.18,酸雨發(fā)生的頻率較高,酸雨污染較嚴重;大氣降水pH月均值范圍為4.20~6.36,酸雨在冬季出現(xiàn)的最多,春、秋季次之,夏季相對較輕。 [SO42-]/[NO3-]比值范圍為0.68~23.27,多數(shù)樣品比值>3,[SO42-]/[NO3-]雨量加權總均值的比值為5.27,云陽縣的酸雨污染類型為硫酸型。 參考文獻: [1]中國氣象局,酸雨觀測業(yè)務規(guī)范[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5. [2]李仕安,劉蕾,周榮芳,等.梅縣酸雨與氣象條件的關系[J].廣東氣象,2010,32(6):41-42. [3]梅學英.上海地區(qū)酸雨類型格局轉(zhuǎn)變研究[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10,19(9):1075-1079. Analysis of Change Characteristic of Precipitation in Yunyang County XIANG Ya-fang,REN Shun-sheng,F(xiàn)ENG Tao,HU Fang-fang (Yunyang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tation, Yunyang Chongqing 404500, China) Abstract:The precipitation monitoring data of Yunyang County in 2007-2014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o explore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and inter-monthly variability of precipitation volume and pH val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nge of annual average pH value was 4.84~5.39 and the range of month average value was 4.20~6.36.Acid rain mostly happened in winter, spring and autumn, and less in summer. The ratio of and was 5.27,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acid rain in Yunyang belonged to sulfuric acid type pollution. Key words:precipitation; acid rain; ion; change; Yunyang County 中圖分類號:X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655(2016)01-0048-03 作者簡介:向亞芳(1984-),女,重慶人,工學碩士,云陽縣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工程師,研究方向:環(huán)境監(jiān)測。 收稿日期:201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