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程遠
展示、保護與教育:新加坡動物園規(guī)劃設計研究
李程遠
新加坡野生動物保護協(xié)會創(chuàng)辦并管理著裕廊飛禽公園、新加坡動物園、夜間野生動物園和河川生態(tài)園4座各具特色的動物園。研究闡述該協(xié)會的構成、理念、目標與運營管理模式,考察所屬4座動物園的園區(qū)規(guī)劃設計,剖析各園的展區(qū)劃分、分布與設計特點,揭示其基于展區(qū)特點的規(guī)劃設計和游覽模式。前述4座動物園區(qū)充分考慮新加坡高密度城市環(huán)境與旅游業(yè)興盛的背景,其特色規(guī)劃設計理念體現(xiàn)于開放互動性展示、兼顧旅游業(yè)發(fā)展、野生動物保護與青少年自然教育。
專類園;動物園;野生動物保護;自然教育
修回日期:2016-09-12
新加坡野生動物保護協(xié)會(Wildlife Reserves Singapore, WRS,以下簡稱WRS)是新加坡的一家非盈利性機構,管理著新加坡的4座動物園區(qū),包括裕廊飛禽公園(Jurong Bird Park)、新加坡動物園(Singapore Zoo)、夜間野生動物園(Night Safari)和河川生態(tài)園(River Safari)。裕廊飛禽公園坐落在新加坡西部裕廊山上,其余3座均位于實里達蓄水池周邊(圖1)。
WRS一直以卓越、合作、好客、誠信、關心野生動植物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為其發(fā)展主旨,業(yè)已成為國際一流動物園組織,在東南亞地區(qū)率先通過ISO 14001和OHSAS 18001認證①,在環(huán)境、健康和安全方面充分符合國際標準。[1]
而且,WRS以保護與教育為其創(chuàng)辦理念,理念體現(xiàn)在與多個組織和機構合作開展保護研究項目,在保護新加坡本地和世界生物多樣性方面做出貢獻;提供動物和自然棲息地知識教育,致力于培養(yǎng)公眾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
在WRS具有前瞻性的先進的管理模式下,這4座動物園成為新加坡最受歡迎的戶外活動場所。據(jù)國際知名旅游評論網站“Trip advisor”②統(tǒng)計數(shù)據(jù),4座動物園區(qū)游客滿意度分別為88%、93%、81%和84%,均在80%以上;在新加坡全國743個戶外景點中分別排名第17名、第5名、第38名和第70名,均位居前10%?,F(xiàn)每座動物園每年接待上百萬游客,成為享有盛譽的旅游勝地。
WRS于1971-2014年間先后開辦了4個動物園區(qū)(表1),分別選取了不同的主題和特色。
2.1 裕廊飛禽公園
裕廊飛禽公園于1971年開業(yè),是新加坡的第一個野生動植物園,也是亞洲最大的鳥主題公園,在占地20.2hm2的山坡生活著5 000多只鳥,超過400個物種,其中15%為瀕危物種。公園旨在通過自然展示、互動性的喂食環(huán)節(jié)和高水準的鳥類演出,向游客傳遞鳥類知識,以便公眾進一步地了解和保護鳥類。
裕廊飛禽公園內共有21個展區(qū)(圖2),其中有4個模擬自然棲息地的大型鳥舍,來自世界各地的鳥類在其中自由飛翔。瀑布鳥舍是公園最大的標志性鳥舍,游客可步行進入,內有600多只鳥,瀑布從高30m高的山坡上傾泄而下。彩鸚谷內有9種鸚鵡,游客可以穿過懸浮的橋,近距離給鸚鵡喂食。其它景點包括企鵝灘(Penguin Coast),包含5種近100只企鵝;鵜鶘灣(Pelican Cove)集合了世界上的多種鵜鶘。除沉浸式展覽外,園內設有空中王者秀(The Kings of the Skies)和展翅高飛秀(High Flyers Shows)的鳥類主題演出,讓游客領略到鳥類的美麗、敏捷和智慧(表2)。
繁殖與研究中心(Breeding & ResearchCentre)是園中最特別的展區(qū),設有孵化室、保育室、斷奶室和開放式廚房(圖3),游客可以在其中觀看小雞和其它鳥類從孵化到育成的全過程,以及飼養(yǎng)員如何為它們準備食材?,F(xiàn)在該中心已成功繁殖瀕危物種,如長冠八哥、藍喉金剛鸚鵡和其它重要物種,如黑掌風頭鸚鵡、紅額金剛鸚鵡和紅尾黑鳳頭鸚鵡。
表1 動物園區(qū)基本情況一覽表Tab.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four zoos
表2 裕廊飛禽公園特色景區(qū)與展覽Tab.2 Featured exhibitions in Jurong Bird Park
2.2 新加坡動物園
新加坡動物園于1973年開園,占地26hm2,生活著包含300多個物種的2 800多只野生動物,它們均在開放的自然棲息地環(huán)境背景中展示。園內模擬野生動物棲息地,設置了11個主題展區(qū)(表3,圖4),主題類型涉及地理地貌、地域、動物和植物等。
除了步行外,游客在動物園內還可以乘坐導覽車、小型機動車、小型游覽車。導覽車全程2.2km,為開放式車廂,內設英語語音講解,介紹周圍的動物和展區(qū),還會告知游客附近可步行游覽的展區(qū),導覽車可全天無限次搭乘,所以游客可根據(jù)自己的游覽路線,在任何導覽車站上下車(圖4)。小型導覽車可以帶領游客進去脆弱森林、爬行類展區(qū)和埃塞俄比亞大裂谷的“后臺”,看看飼養(yǎng)員如何在幕后照料這些動物。小型游覽車沒有固定行程,將跟隨游客意愿行駛,按時計費,是一種“私人訂制”模式的游覽方式。
為了在有限的用地范圍內實現(xiàn)游覽方式與內容的最大化,展區(qū)設計結合步行和導覽車兩種參觀路徑,高效整合動物展區(qū)。以倭河馬展區(qū)為例,該展區(qū)于1993年開放,是全園第一個實現(xiàn)自然棲息地環(huán)境營造的動物展區(qū),并和魚池、小羚羊展區(qū)整合在一起,服務用房合并設計(圖5-1)。倭河馬生活區(qū)域被山體和植被組成的景觀緩沖區(qū)分隔為南北兩個部分,北部面向步行游覽游客,南部面向導覽車,游客可以透過玻璃觀看倭河馬在水下和地面的活動(圖5-2)。
2.3 夜間野生動物園
20世紀80年代,時任WRS主席的王瑞樓(Ong Swee Law)博士考慮到傳統(tǒng)動物園內所有動物均在白天展示,不符合夜行動物的自然規(guī)律,進而提議建立一座夜間開放的動物園。1994年,新加坡夜間野生動物園對外開放,這是世界上首座展示夜間動物的野生動物園,包含130多個物種的2 500多只動物生活于此。自開放以來,該園非常受歡迎,已累計12次獲得新加坡旅游局頒發(fā)的最佳旅游景點體驗獎。
表4 夜間野生動物園內七大地理區(qū)域概況Tab.4 Seven geographical areas in Night Safari
夜間野生動物園規(guī)劃模擬了七大地理區(qū)域,包括喜馬拉雅山麓(Himalayan Foothills)、印度次大陸(Indian Subcontinent)、非洲赤道(Equatorial Africa)、印度馬來(Indo-Malayan Region)、亞洲河流森林(Asian Riverine Forest)、尼泊爾河谷(Nepalese River Valley)、緬甸山坡(Burmese Hillside)(表4)。③
園內有1條游覽電車和4條步行路徑,游客乘坐游覽電車參觀大型動物,步行參觀小型動物。電車穿越上述全部區(qū)域,全程時長40分鐘,車上配有實時講解,游客在車上可以看到自由放養(yǎng)的動物,聽到森林里的水流聲、昆蟲的鳴叫聲和夜間動物不時發(fā)出的叫聲;四條步行路徑相互連接,分別是漁貓小徑(FishingCat Trail)、花豹小徑(Leopard Trail)、東站小徑(East Lodge Trail)和沙袋鼠小徑(Wallaby Trail)(圖6)。
夜間動物園的特殊性在于游客在夜間參觀動物,展區(qū)設計要點在于照明設計,既不能影響動物正常的活動棲息,又需要滿足夜間狀態(tài)游客觀覽的需求。光明和黑暗中展區(qū)呈現(xiàn)的景象完全不同,例如熊貍展示區(qū)在黑暗狀態(tài)下僅能見到部分樹枝與石頭(圖7)。設計時需研究,夜間狀態(tài)下人們可以看到什么,進而根據(jù)觀看需求調整燈光位置與明暗。為了有效控制照明情況,讓參觀環(huán)境保持夜間狀態(tài)的同時游客仍可正常觀看動物,各個動物展區(qū)的面積都不宜過大,否則將導致過度照明,影響夜間動物活動以及觀看效果。
2.4 河川生態(tài)園
河川生態(tài)園是亞洲首座也是唯一一座以河流為主題的開放式淡水水族館,占地12hm2,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生物集群,儲水量達34 000m3,生活著500多個植物物種,包含200多個物種的6 000多只動物,其中40個物種瀕臨滅絕。園內以世界八大流域為設計主題,包括密西西比河、剛果河、尼羅河、恒河、瑪麗河、湄公河、長江和亞馬遜河。展覽內容不僅有各流域中的水生和陸生動植物,還有流域文化和風土人情(表5)。園內85%的動植物可通過步行參觀,15%需通過乘船游覽。游客可以在這些流域中享受沉浸式體驗,意識到保護淡水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性。
河川生態(tài)園被實里達蓄水池上段(Upper Seletar Reservoir)劃分為北部和南部區(qū)域。北部為百匯河,從西向東依次是密西西比河、剛果河、尼羅河、恒河、瑪麗河、湄公河和長江。南部區(qū)域為整個野生亞馬遜展區(qū),由3部分組成,包括亞馬遜河探索(Amazon River Quest)、松鼠猴生態(tài)林(Squirrel Monkey Forest)和亞馬遜洪溢林(Amazon Flooded Forest)(圖8)。
熊貓竹林(Giant Panda Forest)內生活著一對大熊貓,因而成為河川生態(tài)園中最著名的展區(qū)(圖9)。該展區(qū)建于斜坡之上,游客經由一條緩緩上升的步道進入,在視線高度初遇大熊貓。在鋁板和玻璃構成的屋頂下,安裝有環(huán)境調控系統(tǒng)。天窗上印有竹葉圖案,陽光透過天窗投射到地面上,形成斑駁的投影效果。
3新加坡動物園規(guī)劃設計的主要理念
3.1 開放互動性展示
4座動物園區(qū)的展區(qū)設計充分模擬動物自然棲息地,最大化實現(xiàn)開放式展示。同時,展示設計注重游客與動物的互動性體驗,并將此宣傳為“獨特游園體驗”,以此建立游客保護動物的意識。設置近距離的動物表演秀,如裕廊飛禽公園中的展翅高飛秀;在對游客不構成危險性的動物展區(qū)設置喂食環(huán)節(jié),并嚴格控制食物數(shù)量以避免動物過度進食;與野生動物共餐,在新加坡動物園與紅毛猩猩共享早餐并合影,在裕廊飛禽公園與鸚鵡吃午餐,同時進行30分鐘高度互動的鸚鵡表演;向游客開放“幕后游覽”,例如開放保健與醫(yī)療中心,近距離觀看醫(yī)療人員如何為動物提供治療等(圖10)。
每座動物園的表演安排是很有特點的,不同的主題設計,充分展示動物特性。時間安排也充分考慮游客的觀覽規(guī)律。表演場設計模擬自然,低中高多層次結合,非常受歡迎。
此外,WRS面向21周歲以上的成年人招募志愿者,進行為期8周的培訓,而后在各展區(qū)內進行動物知識介紹、與游客做游戲等互動環(huán)節(jié)。一方面節(jié)省了一定的人工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游客積極性與參與性。
筆者從“貓途鷹”網站上摘錄了來自游客的部分點評內容。裕廊飛禽公園:“除了一些猛禽外,都可以和人親密接觸”,“很難得可以這么近距離與鳥共處”,“與鸚鵡共餐,不僅可以近距離看到鸚鵡,還可以與鸚鵡拍照”;新加坡動物園:“里面的動物是可以跟游客親密接觸的”,“最贊的是與動物距離很近,親身喂飼長頸鹿時小孩和大人都很開心”;夜間野生動物園:“坐車經過時會看到動物就在車旁邊走來走去,連蝙蝠都是隨意就倒掛在旁邊”,“距離動物很近,不過很安全,覺得是非常棒的體驗”;河川生態(tài)園:“園里的亞馬遜探險很好玩,和動物很接近”,“園內有小熊貓、大鱷魚和猴子,都是近距離接觸”??梢姀挠慰徒嵌葋碚f,可與動物互動是園區(qū)最具吸引力的特質之一。
3.2 兼顧旅游業(yè)發(fā)展
近年來新加坡旅游業(yè)迅猛發(fā)展,新加坡旅游局作為推動旅游業(yè)全方位發(fā)展的經濟機構,將動物園納入全國旅游服務體系,并歸為“自然風景與野生生態(tài)”類別下的旅游景點,推介給世界游客。
WRS通過提升服務品質、完善基礎設施,吸引大量游客,形成良性循環(huán)的運營模式,達到自盈利目標??傮w規(guī)劃布局也充分考慮游覽便利性,新加坡動物園、河川生態(tài)園、夜間野生動物園共用停車場,公交站點集中設置,并與出入口鄰近。餐飲服務主要集中布置在各入口廣場,類別豐富,包括本土美食、咖啡廳、酒吧等。夜間野生動物園的野外美食餐車服務乃全球首創(chuàng),曾榮獲2001年國際節(jié)慶協(xié)會“最佳新活動”頂峰金獎,游客在燭光中享用美食佳肴,并且游覽全園(圖11)。新加坡動物園內的小型游覽車為游客提供私人訂制服務,在游覽園內景區(qū)外,還可以用于承辦生日派對、求婚、拍攝婚紗照等付費活動。新加坡動物園與夜間野生動物園為游客提供多項露營服務,園方設計出詳細的行程方案,網站開放登記報名,其中最受家庭喜愛的是為期兩天一夜的“誠邀全家與猛獸過夜”活動,以家庭為單位報名參加,白天游覽各園,晚上在園內支帳篷睡覺?;庸?jié)目設置合理,如新加坡動物園關閉和夜間野生動物園開放的等待期設置表演環(huán)節(jié)等。
總之,WRS在本國政府大力發(fā)展旅游服務業(yè)的背景下,對4座動物園區(qū)采用以旅游體驗為核心的經營模式,在獲得經濟利益的同時提升了其國際影響力。
3.3 野生動物保護
在充分考慮游客需求的同時,WRS也一直致力于野生動物與自然棲息地保護,尤其注重生物多樣性保護,保護工作從以下4方面進行:
“環(huán)境豐容(Environmental Enrichment)”的設計理念。WRS側重研究野生動物圈養(yǎng)策略與管理方法,進而影響自然棲息地野生物種保護戰(zhàn)略規(guī)劃。在營造動物生活區(qū)域環(huán)境方面,其核心理念是“環(huán)境豐容”,即提供類似的野生環(huán)境,使動物能施展其物種特有的行為,擁有對環(huán)境的控制力,具體措施包括設計動物社群居住地,引入野生環(huán)境中的物體、聲音、氣味等環(huán)境刺激要素等。例如在爬行類展區(qū)設計巖石與洞穴作為曬太陽和提供遮蔽的場所,在亞洲大象園放置噴灑有特殊氣味的木樁,刺激大象的嗅覺,在紅鸛生活區(qū)維持該物種結群生活的習性(圖12)。
在4座園區(qū)內分別建立野生動物營救中心、野生動物保健與醫(yī)療中心、繁殖與研究中心,進行本地野生動物營救、康復、繁殖等工作;WRS倡導環(huán)境友好型的經營理念,踐行在每一項日常活動中,如園區(qū)地圖循環(huán)使用、減少食物和飲料包裝的塑料使用、將大象和犀牛糞便用于園內植物肥料等。
以新加坡本國為立足點開展一系列保護工作。每年不定期在新加坡全國舉辦各類公共活動,旨在建立公民對本地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展示WRS保護項目成果,如犀牛保護運動,生物多樣性保護節(jié)等;組織專家學者開展各類工作營、座談會、講座和會議,討論物種保護等研究的最新進展,進而向公眾宣傳;與相關專家及學術組織合作在園內開展研究項目,“猩猩的認知能力”、“動物園動物福利”、“動物管理與展示設計”“新加坡生物多樣性調查”等多個項目已有豐富的發(fā)表成果。
表5 河川生態(tài)園各流域概況與展示物種Tab.5 Basins and species in River Safari
在東南亞地區(qū)開展國際合作。WRS資助柬埔寨、中國、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泰國、越南等國的保護與研究項目達50余項,與包括世界動物園和水族館協(xié)會(WAZA)、國際自然保護聯(lián)盟(ICUN)物種存續(xù)委員會(SSC)等10余個重要的國際保護組織建立聯(lián)系。WRS在SSC召集建立的亞洲物種行動伙伴關系(ASAP)中發(fā)揮舉足輕重的作用,旨在減少東南亞地區(qū)淡水資源流失與物種滅絕。
附表:野生動物物種拉丁學名對照表Scientific Names of Wild Animals
注:根據(jù)文中出現(xiàn)順序排序
3.4 青少年自然教育
WRS提出將4座動物園區(qū)作為“戶外教室”的教育理念。各園區(qū)為青少年兒童提供展區(qū)導覽、幕后導覽等參觀教育活動,傳遞動物保護知識。例如,新加坡動物園在每周末面向5-12歲兒童舉辦“小小護林員”活動,他們將穿著特制背心,變身動物飼養(yǎng)員,與馬匹、倭種馬以及法拉貝拉倭種馬互動并學習分辨它們,親手為法拉貝拉倭種馬和兔子梳理毛發(fā),以及喂食山羊;在河川生態(tài)園進入亞馬遜洪溢林幕后了解如何監(jiān)控水質,維持園內生態(tài)系統(tǒng)平衡;在新加坡動物園脆弱森林展區(qū)幕后工作室近距離觀察無脊椎動物,了解其生命周期。
WRS為學校提供戶外教學場所,即鼓勵教師將園區(qū)作為現(xiàn)場課堂,為學生現(xiàn)場授課(圖13),不僅給予門票優(yōu)惠,還開辦教師研習班培訓教師如何利用園區(qū)資源規(guī)劃課程內容。
WRS所屬的4座動物園區(qū)是基于新加坡高密度城市環(huán)境建成的,其面積總和接近于我國一線城市單個動物園。在這種背景下,新加坡野生動物保護協(xié)會放棄求大求全,而是分別以鳥類動物、陸生動物、夜間動物和水生動物為主題先后建成四座動物園區(qū),集約式,有針對性地規(guī)劃設計展區(qū)與游覽方式。通過緊湊型創(chuàng)意性的規(guī)劃設計,營造了多個層次、多樣主題的生境展區(qū),設計了面向不同年齡段參與性強的互動活動,讓游客獲得了豐富的游園體驗。
4座動物園區(qū)還具有保護性、教育性與娛樂性相結合的特點,同時兼顧青少年、成人、家庭、學校等社會多重需求,成為新加坡最受歡迎的戶外活動景點之一,代表了世界動物園設計的最高水平。
4座動物園區(qū)充分模擬自然棲息地,營造開放式的動物展區(qū),側重互動性展示設計。在新加坡旅游業(yè)興旺的背景下,開發(fā)出一種以游客體驗為核心的運營模式,兼顧旅游業(yè)發(fā)展。在野生動物保護方面,展區(qū)設計引入“環(huán)境豐容”的設計理念,并在園內設立各類保護與研究中心,立足新加坡本國開展保護工作,同時與東南亞地區(qū)開展國際合作。在青少年自然教育方面,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戶外教室”的教育理念,獨立舉辦或與學校配合進行教育活動。新加坡這4座動物園區(qū)的規(guī)劃設計可為我國城市高密度環(huán)境建設動物園提供借鑒。
注釋:
①ISO 14001是指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環(huán)境管理體系。OHSAS 18001是指由英國標準協(xié)會(BSI)等13個組織聯(lián)合推出的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②TripAdvisor(貓途鷹)是目前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旅游網站,根據(jù)其官網顯示,用戶來自約48個國家和地區(qū),月訪問量達3.4億。
③根據(jù)電車游覽順序排序。
④圖表來源:圖1根據(jù)參考文獻[15]改繪;圖2、4、6、8根據(jù)官方地圖改繪;圖3引自裕廊飛禽公園繁殖與研究中心官方宣傳視頻ttps://www.youtube.com/ watch?v=G7iED9PdVhQ;圖5引自參考文獻[11],根據(jù)原圖改繪;圖7引自參考文獻[12];圖9、12、13自攝;圖10、11引自參考文獻[14];表1 作者根據(jù)參考文獻[6]整理;表2 作者根據(jù)參考文獻[7]整理;表3 作者根據(jù)參考文獻[8]整理;表4 作者根據(jù)參考文獻[9]整理;表5作者根據(jù)參考文獻[10]整理,附表作者整理。
[1]Wolfgang Salzert. Making Zoos Attractive: 12 basic rules of exhibit design[M].Schüling Verlag,2016
[2]張恩權.動物園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1.
Zhang Enquan. Zoo Design[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Building Press.2011.
[3]Michael Graetz. The Rol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Promoting the Social Objectives of Zoos[D]. National Universityof Singapore,1995.
[4]葉楓.動物園規(guī)劃設計概述[J].風景園林,2007,(4):117-119. Ye Feng.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Zoological Zoo[J]. Landscape Architecture,2007,(4):117-119.
[5]About Wildlife Reserves Singapore[EB/OL].[2016-7-11] http://www.wrs.com.sg/corp-info-about.html.
[6]Fast Facts[EB/OL].[2016-7-22]http://www.wrs.com.sg/ parks-info-facts.html.
[7]About the Parks[EB/OL].[2016-7-22]http://www.wrs.com. sg/parks-info-about-parks.html.
[8]Frozen Tundra[EB/OL].[2016-7-22] http://www.zoo.com. sg/exhibits-zones/frozen-tundra.html.
[9]Tram Safari Experience[EB/OL].[2016-7-22]http://www. nightsafari.com.sg/tram-safari/tram-safari-experience.html.
[10]River Wonders[EB/OL].[2016-7-22]http://www. riversafari.com.sg/ch/rivers/river-wonders.html.
[11]Pygmy Hippo Case Study[EB/OL].[2016-8-30]
http://designforlife.com.sg/thesis/43phippo.html.
[12]Night Safari Case Study[EB/OL].[2016-8-30]
http://designforlife.com.sg/thesis/47nsafari.html.
[13]Conservation[EB/OL].[2016-7-22]
http://conservation.wrs.com.sg/index.html.
[14]Education[EB/OL].[2016-7-22]
http://education.wrs.com.sg/.
[15] Singapore 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 and Water Recourses, ed. A Lively and Liveable Singapore: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Growth [M]. Singapore: Ministry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2009.
Exhibition, Conservation and Education: A Research on the Master Plan of Zoos in Singapore
LI Cheng-yuan
Wildlife Reserves Singapore has founded and managing four distinctive zoos, which are Jurong Bird Park, Singapore Zoo, Night Safari and River Safari. The research elucidates the constitution, ideas, objectives and management mode of these institutions. It investigates the master plan design of the four zoos, analyses the division, distribution and the characters of exhibition design in each zoo, and reveals the master plan of visiting mode based on exhibition characters. The four zoos fully considered the background of high-density urban environment and thriving tourism industry in Singapore. Its master plan ideas are opening interactive exhibition, developing with tourism industry, wildlife conversation and youth’ nature education.
Specialited Garden; Zoo; Wildlife Conservation; Nature Education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ZD230):我國城市近現(xiàn)代工業(yè)遺產保護體系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478299):文化多樣性視野下天津近代公園的日常景觀、歷史變遷與保護策略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378335):讀解非文字的文化遺產史學——20世紀初西方學者對中國建筑調查歷史圖像資料研究
TU986
A
1673-1530(2016)09-0034-10
10.14085/j.fjyl.2016.09.0034.10
2016-08-08
李程遠/1991/女/湖北人/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博士生(天津300072)
LI Cheng-yuan, who was born in 1991 in Hubei, is a Ph.D Candidate i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
Fund Item: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Grant No.12&ZD230): Research on Conservation System of Urban Modern Industrial Heritage in China;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Grant No. 51478299): Studies on Everyday Landscape, Historical Changes and Preservation Strategies of Tianjin’s Modern Pa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versit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Grant No. 51378335):Examining the Historiography of Non-textual Cultural Heritage: Researches on the 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from Western Scholars in Early 20th Cent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