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倩
紅墻花園酒店位于史家胡同41號。史家胡同位于王府井金寶街區(qū)域,是北京的核心區(qū)域的地標性的坐標,同時也是一條名仕輩出、人文風貌保存較好的胡同。鼎盛時期,史家胡同里曾有80多個四合院,居住過很多高官和名流,華國鋒、徐向前、傅作義、章士釗等都住過這條胡同。
采訪紅墻花園酒店的那天,是2月的午后,我沿著斑駁的青石磚,撫摸著路邊龜裂粗糙的樹皮,行走在這條到處沉蟄著歷史故事的舊胡同里。春日的陽光,斜照在飛翹的屋檐和涂著紅漆的木質窗上,滿滿的爬了一整面墻。胡同里,一半溫暖光明,一半寂靜幽深,一排排的老北京的四合院整齊的站著,卻又錯落有致。紅墻花園酒店就在這條胡同的中段,與它邂逅的時候,心很靜,如同胡同里靜靜盛開的“半畝花田”,就像它早就在那里等著你了。知性優(yōu)雅的Lisa經理帶我參觀了紅墻花園酒店。
紅墻花園酒店是一家定位于傳統中式文化體驗的精品酒店,在這點上,史家胡同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原生的生活氣息與紅墻花園酒店不謀而合。不大的院子被打造成40間客房和一件名為“紅墻小院”的餐廳。來這里居住的客人多是來北京旅游的老外,酒店榮曾獲多項Trip Advisor旅行者大獎。
一家酒店 一座花園
先說環(huán)境和品質。紅墻花園酒店無愧于“花園酒店”的稱呼,它有著經典的老北京四合院的布局,院子很大。春夏的時候,當綠樹成蔭,繁花似錦,人們可坐在在院子里沙發(fā)上,或怡情小酌,享受閑適的美妙時光,或三五人小聚,在月光下談笑風生。
另外,在酒店擁有有兩種可以看到不同景觀的客房,一種客房帶著陽臺,窗戶開向美麗的小院,你可以在房間內眺望窗外的花花朵簇擁的花園,輕嗅空氣中飄著的花朵的清香。另一種客房,窗戶開向胡同,在那里,倚在窗臺,鱗次櫛比的老北京胡同景色盡收眼底,那些在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中每天上演著的,瑣碎又生動的老北京居民的生活場景或者也可以在此略有眼觀耳聞。
一間餐廳 營造一個家
紅墻小院希望給客人“家”一樣的用餐體驗,簡單來講就是用料考究新鮮、口味純正、環(huán)境溫馨而有趣味。紅墻小院主打的是創(chuàng)意融合中國菜,從中國八大菜系里,根據當前時令、節(jié)氣、食材選擇時令的經典菜肴,再經過廚師團隊的創(chuàng)意,兼顧到老外和中國人的口味,以滿足客人在這里的“中國飲食文化之旅”。菠菜卷、冬筍臘味丁、招牌桂林米粉等都是紅墻小院的特色菜品。街頭小吃和地方特色小吃,通過精心的選擇和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讓它們優(yōu)雅地再現在酒店餐桌上,這種體驗是對酒店飲食文化的進一步強化,使這種家的味道更飽滿、更豐富。
從環(huán)境來講,就是充分與當地特色相結合,如正面墻上的老北京胡同生活風俗的壁畫,營造北京本土餐飲的感覺。從服務上來講,如果你愿意,可以聽到每一道菜的故事,以及這個具有文化內涵的家的故事。從家庭式的溫馨氛圍可以讓客人更加舒適,餐廳的開放式廚房中客人可以看到菜品制作全過程,一盅精心烹調的溫暖好湯就可以讓客人感受到紅墻小院家一樣的溫暖。
一種品位 傳承一種文化
參觀紅墻花園酒店的過程中,有一些繪畫和手工制品,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比如掛在餐廳里那些用鉛筆字勾勒出的關于胡同的素描;比如茶室里的展臺上那些稚拙的手繪陶瓷茶具;以及手工蠟染作品“壺趣”,這些作品都出自3到14歲的小朋友,是紅墻花園酒店特邀“美術玩家”機構的小作者到酒店寫生、考察、創(chuàng)作,并收藏和展示了其中的一些作品,這些作品的存在讓我們感到了紅墻花園酒店豐富的內涵和高雅的品位。
另外,在紅墻小院,每周二及周五晚上都是“文化之夜”,餐廳中設有開放式傳統文化表演區(qū)域,展示一系列包括皮影戲、變臉、京劇、叫賣表演等在內的中國傳統藝術表演,客人還可與表演者現場互動,置身傳統音樂和文化表演之中,感受傳承兩千多年的古老文明。除了“文化之夜”,酒店還提供包括茶道等一系列的中式文化體驗項目,讓客人親自參與和感受老北京的濃郁的文化氛圍。
總之,身處紅墻花園酒店,它可以為你打開一座心靈的花園,一座充滿文化和藝術氣息的花園,一座屬于你的“半畝花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