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芳
?
于平凡處見精神
——讀梁實秋的《人生忽如寄》
鐘芳
生活的智者,總是能把尋常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且優(yōu)雅而精致。梁實秋先生是中國著名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有人評價他嚴謹中有謙遜,輕松后有幽默,匯成了其閑適雅致的人生。冰心曾說“一個人應當像一朵花,不論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個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梁實秋最像一朵花?!?/p>
讀梁實秋最新出版的《人生忽如寄》,文筆簡約、平實,風格恬淡、雅樸,字里行間充溢詼諧幽默,三言兩語道盡人生哲理。就像一位長者在與讀者誠懇地交心,和顏悅色娓娓道來,引領(lǐng)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妙趣,于世間萬象中品味人生,讀來讓人掩卷沉思。
梁實秋先生1939年曾到過重慶北碚,與友人合伙購置平房一棟,共有六間,個人獨居的他分得一室一廳。房子雖然不大,難避風雨,隔墻傳聲、老鼠肆虐、蚊蠅猖獗,然在梁實秋眼中卻是詩一般的住處,取名“雅舍”。在談感受時作者寫下了這樣的句子:“雅舍所能給予之苦辣酸甜,我實躬受親嘗?!逼溟g自然存在著作者對所處戰(zhàn)爭年代的無奈,但更多地表現(xiàn)了作者隨遇而安、豁達樂觀、苦中作樂的生活態(tài)度。就在這樣的“雅舍”里,常常高朋滿座,友人如云,老舍、冰心、盧冀野、李長之、趙清閣、方令孺等諸多文化名流都是這里的座上客,梁實秋招待他們的,往往是一場精神的盛宴。梁實秋從中獲得了作文的雅興與為人的雅趣,每日握筆,在恬淡閑適中捕捉藝術(shù)的人生情趣,成就了洋洋大觀《雅舍小品》系列。同時,逐步奠定了他的雅致之風,鑄就了他的高雅人格,從而也才有了梁實秋的雅致人生。
《人生忽如寄》就從《雅舍小品》《雅舍人生》和《雅舍夢憶》等作品中擷取了近六十篇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文章,整理歸類為“雅舍物語”“臉譜人生”“雅舍夢回”和“世間百相”四輯。這些文字立足于普通大眾的日常生活、人情世態(tài)、禮儀修養(yǎng)等細微方面,用短小精悍的篇幅、雋永灑脫的語言、敏感細膩的筆觸表達了對人生的哲理思索,以小見大,發(fā)人深省。不管是《雅舍》《下棋》《孩子》,還是《旅行》《衣裳》《夢》,每一篇作品均折射出大師的光芒,篇幅不長,卻蘊含了豐富的人生洞見和意趣。閱讀本書,能深深體味大師對人生的深刻頓悟、獨到理解,既能豐富閱歷,又能獲得睿智。
梁實秋古文功底深厚,博覽群書,于平凡處見精神,常引經(jīng)據(jù)典,穿插各種掌故軼事、民俗風情、詩文俚語等等,于嚴肅中見幽默,幽默中見文采,機智閃爍,諧趣迭生。陋室在先生筆下,宛如人間仙境:“雅舍最宜月夜——地勢較高,得月較行??瓷筋^吐月,紅盤乍涌,一霎間,清光四射,天空皎潔,四野無聲,微聞犬吠,坐客無不悄然。雅舍有窗而無玻璃,風來則洞若涼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來則滲如滴漏”。其苦中作樂、陋中求雅的情懷,著實令人嘆賞不已。
梁實秋談起吃來,更頭頭是道,令人垂涎之余,又癡迷于他創(chuàng)造的舌尖上的美文之中,真是“咽來方知滋味長”。比如在《吃相》里,吃糖醋排骨的人砰砰作響,其聲清脆,密集如連珠炮;吃炸醬面的,猛吸面條之后咬一口生蒜瓣,呼嚕呼嚕,然后咔嚓一聲。他還寫《饞》:“人之最饞的時候是在想吃一樣東西而又不可得的那一段期間,大抵好吃的東西都有個季節(jié),逢時按節(jié)地享受一番,會因自然調(diào)節(jié)而不逾矩。”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辈还苁里L如何喧囂浮躁,我們都應該像梁實秋先生一樣真誠地對待人生,智慧地品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