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
每年春節(jié)的小學聚會,我和A同學都是歡聚的彩虹雨外較為落魄的兩只。同學們一開始照例會以夸張的口吻,說你們這些大城市的人回到窮鄉(xiāng)僻壤,是不是不太習慣?60%的小學同學一輩子都留在這個小鎮(zhèn)上,從來沒出去生活過,他們聊鎮(zhèn)上新修的馬路,稍遠一點區(qū)里的學區(qū)房,還有不遠處新修建的度假中心,都是我和A聊不進去的話題。
當然,也會聊聊他們?nèi)ケ本┞眯械慕?jīng)歷,說剛上地鐵,就被擠得扒在門上,又驚詫地表示,聽說四環(huán)的房子都六萬一平了,你們買得起嗎?我和A尷尬地笑笑,說怎么可能,我們又不是成功人士,同學們的眼神就會更詫異,言外之意:不成功的話,留在外面干嗎?你何必吃那個苦呢?
A參加完聚會跟我一塊出來,說,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我每次過年回家,看到這里跟十年前完全沒什么兩樣,就慶幸一件事,我終于離開了這個該死的地方。
她在北京,有個交往十年,但是不準備結婚的男友,兩人時而激烈地分手,時而如膠似漆地復合。某些心直口快的女朋友會跟A說:我看這個男人根本就沒有負責起一個家庭的擔當,你干嗎要跟他耗著?他就是個渣男。
A在幾年前似乎還因為這樣的問題困惑過,可后來再沒有這樣的煩惱,她覺得這樣的人生不見得就是不幸福,畢竟,她也不追求給心愛的人生個孩子,一起給房子還貸款這種事。所謂幸福生活,好像就是眼下這種,跟男友全身心沉浸在看展覽、話劇,周末去酒吧小酌一杯,再以十二萬分精神投入到熱愛的事業(yè)中的生活。
而在很多人看來,這樣的生活未免懸得慌,如果哪天你被這個男人甩了,不是一無所有嗎?你的青春怎么辦?
A迷惑地說:分手難道就是糟粕的人生嗎?難道我必須依托在有男人要才能幸福的人生宗旨上嗎?為什么不能追求這種時刻在變化的愛和人生?
這讓我想起一部電影《布魯克林》,一個愛爾蘭姑娘離開家鄉(xiāng)去紐約闖蕩的故事。有人簡單歸納了一下劇情,一個小鎮(zhèn)姑娘,放著家鄉(xiāng)的高富帥和大房子的舒適生活不要,居然選擇去紐約和水管工人戀愛生活。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放著安穩(wěn)的生活不要,非要把自己放置在一個抓不住未來的陀螺上?
電影里有段話很感人,妹妹寫信給留在家鄉(xiāng)的姐姐,大意是,紐約這地方雖然給了我很多沖擊,五光十色目眩神迷,但只有當我在這座城市愛上一個人時,這個城市才給了我家的感覺。
紐約有什么好?安心于小城生活的人,可能很難體會,為什么非要住在一個那么喧囂的地方,每天和千萬人擦肩而過。北京有什么好?視霧霾為毒氣的人,可能也很難體會到,這個擁擠的城市,給了我們這些小鎮(zhèn)姑娘什么樣的幻覺。
可站在A的立場,她當真認為,這樣的生活,好過小鎮(zhèn)生活一百倍。大城市的愛情雖然看上去顛沛流離,雖然給過所有女人心碎一擊,可如果不是沉迷于這種不知道下一步會去往哪里的奇妙感受,誰,又會站在宇宙中心的十字街口,目光堅定,踏出跟隨命運前進的那一步。
我是一個成熟女人,從不懼怕任何挑戰(zhàn),哪怕結局令我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