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洪雙
(中鐵十六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1400)
道路橋梁灌注樁施工技術研究
任洪雙
(中鐵十六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1400)
在道路橋梁工程中,涉及多種施工技術,常見的如灌注樁施工技術。施工技術的水平高低又直接影響到整個項目的施工質量,這就要求相關人員必須重視施工技術問題?;诠嘧妒┕ぜ夹g的重要性,文章主要結合昆明軌道交通首期工程施工積累的經驗及其他類似工程施工經驗,對道路橋梁灌注樁施工技術進行探討,以期為同行提供參考或借鑒。
道路;橋梁;灌注樁;鉆孔
在道路橋梁施工中,灌注樁施工技術是重要的一項技術,具有難度小、施工工期短及成本投入小等優(yōu)勢,故應用較廣泛。施工技術水平直接關系到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故必須合理選擇鉆孔方式,提高施工技術水平。以下主要就道路橋梁灌注樁施工技術及相關事項進行分析。
工程場地位于滇池湖積盆地邊緣的丘陵地段。虹橋村站至東部客運站間設計起點里程為YCK21+703.00(右線),終點里程YCK23+089.800(右線),區(qū)間長度為1384.423m。全線區(qū)間結構均為高架橋,采用鉆孔樁基礎。
2.1 施工前的準備
在鉆孔灌注樁施工中,采用的施工機械主要是旋挖鉆與回旋鉆機,而鉆孔樁施工多采用SR250大孔徑旋挖鉆機。除了合理選擇施工機械外,還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①對鉆孔樁位進行確定,即根據基線控制網與橋墩設計坐標,使用全站儀精準放出樁位;②如果鉆孔場地位置處于旱地,且施工期間地下水位處于原地面以下超過1m的地方,應將場地整平,將雜物清除干凈,更換軟土,并夯填密實;③如果鉆空場地位于陡坡,則應將其挖成平坡,有困難時可使用枕木或者排架進行工作平臺的搭設。如果鉆空場地位于淺水處,則建議使用筑島法[1]。
2.2 泥漿的制備
泥漿護壁主要是借助泥漿和地下水間的壓力差實現對水壓力的控制,從而能夠保持孔壁穩(wěn)定。若想保證泥漿作用的充分發(fā)揮,必須結合工程實際選取泥漿指標,保證制備出的泥漿能夠滿足施工需求,最大程度地確保鉆孔質量。一般來說,配制后的泥漿,應滿足以下指標:比重,0.5~1.1;含砂率,≤4%;粘度,18~22S;泥皮厚度,<2mm[2]。
2.3 護筒的埋設
埋設鋼護筒時,護筒內徑應大于孔徑20cm,并達到孔內泥漿面要求的高度;如果位于旱地,或者位于筑島,應比實際施工地面高出0.5m左右。至于護筒的埋置深度,應達到下面要求:在岸灘上,黏性土不小于1m,砂類土則不小于2m;若表層土松軟,護筒應埋置到比較堅實的圖層中,且不小于0.5m;埋設護筒時,應在護筒四周回填黏土,并做到分層夯實[3]。
2.4 鉆孔
鉆孔前,應先根據地質層合理確定鉆頭、鉆進壓力、鉆速及泥漿比重等因素。鉆孔作業(yè)應分班連續(xù)進行,時刻保持對鉆孔泥漿與鉆機對位情況的檢測,發(fā)現不合要求時快速糾正;保持對地層的密切留意,在地層變化的方法取樣保存。鉆孔作業(yè)必須保持連續(xù)進行狀態(tài),注意及時檢查孔深、孔徑及孔位等情況,并填寫好終孔檢查證,待工程師認可后才可清孔。
2.5 清孔
鉆孔工作結束后,則可使用電子孔斜儀或者檢孔器檢孔。孔垂直度、孔徑及孔深檢查均合格后,則可進行鉆機拆卸工作,然后進行清孔,以免重新掃孔。清孔時不管使用哪種方法,吸泥或者抽渣環(huán)節(jié)必須在孔內加入新鮮泥漿或者清水,以保證孔內水位滿足標準。清孔應達到以下要求:泥漿比重≤1.1,抽出或者孔內排出的泥漿,手摸到的顆粒,其大小不能超過2~3mm,含砂率不可超過2%。
2.6 鋼筋籠的制作及安裝
(1)制作。在鉆孔灌注樁施工中,鋼筋籠的加工制作要統一在鋼筋加工場地完成。一般來說,鋼筋骨架施工主要采用分節(jié)綁扎方法,并結合施工要求及起重機吊臂長度來確定分節(jié)的長度。分節(jié)長度一般控制在8~12cm范圍內。在施工期間,鋼筋連接則主要采用套筒連接方式,注意鋼筋接頭處的連接,以保證制作的鋼筋籠達到質量要求。鋼筋籠制作工作結束后,應及時檢測鋼筋籠質量,并在標示牌中標明檢測情況。
(2)安裝。安裝鋼筋籠時,多采用雙鉤起吊法。安裝過程中,選擇有效的方式尤為重要,找準箍筋和主筋連接處的對稱吊點,然后一次性將鋼筋籠緩慢、豎直吊起,并放入鉆孔內。為了預防鋼筋籠下端和孔壁發(fā)生直接接觸,在下放鋼筋籠時必須對速度進行嚴格控制,并確保兩節(jié)以上鋼筋籠中心對接保持一致。
2.7 鉆孔灌注樁混凝土灌注
(1)安裝導管。在鉆孔灌注樁施工中,多采用螺旋絲扣導管,且要求有一定厚實度。在開展導管安裝工作前,應檢測導管質量,并注意試拼導管。同時結合工作平臺實際情況還有鉆孔深度,合理確定導管長度。安裝導管,應保證導管豎直、輕放。下放導管后,導管須先到達鉆孔孔底,然后提起導管,讓導管處于樁位中,注意控制好導管與孔底間的距離,一般要保持在0.25~0.4m范圍內。
(2)灌注水下混凝土。拆管之前,應先對混凝土面深度進行檢測,確保導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約2~6m處。澆筑前,須先對孔底沉渣厚度進行檢查,待合格時才可清孔。開始首批混凝土澆筑工作時,先將隔水塞放入到漏斗中,然后放入混凝土。確認首批混凝土的儲存量足夠后,方可將鐵絲剪斷,利用混凝土的自重作用把導管內積水排出,并連續(xù)完成首灌。灌注時,應及時探測鉆孔內混凝土面的高度,計算并記錄好導管埋置深度。最后,拔出導管時,應注意控制拔管速度,以免孔內上部泥漿壓人到樁內。
(3)破樁頭及樁基的檢測。混凝土達到規(guī)定的強度后,則可開始破樁頭施工。一般情況下,破樁頭主要使用空壓機培風鎬,由外向內進行?;炷翝仓_到規(guī)定強度的70%時,或是澆筑七日后,便可以開始小應變無損探傷檢測,并要求Ⅰ類樁的檢測結果達到95%以上,才可以避免出現Ⅲ類樁。需要注意的是:①必須保證護筒堅實且不漏水;②妥善固定鋼筋籠位置,以免施工時發(fā)生移動與脫落;③灌注水下混凝土時,應確保導管出料口埋于混凝土2m以上。
3.1 對鉆孔偏斜及縮孔等現象的處理
在施工過程中,如果發(fā)現抬頭石或者其他障礙物體,應及時將其清理干凈,如敲碎。如果是傾斜基巖,應做到定期檢查與維修鉆架機,確保設備零件處于完整與穩(wěn)定狀態(tài),并保證鉆孔垂直。同時要適當增加成孔速度,加強孔壁的泥土覆蓋,預防縮孔。若發(fā)生縮孔現象,應及時使用反復掃孔法擴大孔徑。
3.2 對地基承載力及底部沉渣過多問題的處理
在施工過程中,地基承受力不足的情況時有發(fā)生。所以在施工前,相關人員應深入分析現場環(huán)境,充分了解施工位置地層情況,選擇最佳的位置開鉆鉆孔工作,以保證樁底土質和砂土層的密度合理,進而保證地基承載力的穩(wěn)定。在處理底部沉渣過多問題時,首先應做到正確使用測繩和測錘;其次,做好鉆孔一、二次清洗工作,避免孔內殘留沉渣物,影響樁基灌注質量。
3.3 鋼筋龍骨架制作及安裝的質量控制
為了減少鋼筋變形的情況,最大程度地保證其垂直度,應注意做好以下幾點:①保證鉆孔垂直;②在起吊點,應增設吊桿,使吊點受力面積增加。在增設的起箍筋上,應對稱設置起吊點,并以此實現對起吊時鋼筋籠垂直度的調整。與此同時,還應對鋼筋籠連接及焊接質量進行逐節(jié)驗收,幾部補焊不合格的焊口或焊縫;③吊放鋼筋籠時,不可與孔壁發(fā)生碰撞,若吊放受阻,應立刻停止,但避免加壓強制下放,以免發(fā)生鋼筋籠變形或坍孔等情況,影響鋼筋籠垂直度。為避免鋼筋籠在吊裝、運輸期間變形,應在鋼筋籠每節(jié)端頭與鋼筋籠內環(huán)加強圈處增加焊防變形支撐,待起吊到孔口位置時,再割除支撐。
總而言之,灌注樁施工技術作為道路橋梁施工的一項重要技術,其技術水平與整個工程的施工進度及質量密切相關,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因此在整個道路橋梁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掌握灌注樁施工技術要點,嚴把技術與質量關,以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
[1]金謀.試論道路橋梁灌注樁施工技術[J].低碳世界,2016,(4):175-176.
[2]陳凌志.橋梁建設中的鉆孔灌注樁的施工問題與解決措施[J].住宅與房地產,2015,(19):94.
[3]商志成.道路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研究[J].交通世界, 2016,(Z2):134-135.
U443.15+4
A
2096-2789(2016)12-00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