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宏祥
游戲玩家注冊賬號買賣道具,受到運營商對其封號和沒收虛擬財產的處罰,由此引發(fā)一場虛擬財產損害賠償官司。玩家與游戲運營商之間到底應該如何行使權利與義務?2015年5月21日,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一起案件的終審判決厘清了關系。
網游玩家尋財路 千余角色賣道具
2007年11月,家住廈門市的帥建飛打開電腦看到一則網游廣告,隆重推出網易公司自行開發(fā)并運營的《夢幻西游》游戲產品,聲稱玩家之間可以進行娛樂互動。他試玩后興趣盎然,正式申請注冊為《夢幻西游》用戶。
根據游戲系統(tǒng)的設置,帥建飛在《網易通行證服務條款》點擊“同意”健。接著在登錄游戲時,界面跳出《夢幻西游服務條款》,有加粗的“注意”字樣特別提示:“如用戶不同意本服務條款任意內容,請不要點擊‘接受’鍵。當用戶點擊‘接受’鍵時,則應視為用戶已經閱讀并同意本條款的內容,且同意遵守本協(xié)議的規(guī)定。此后,用戶不得以未閱讀本服務條款內容作任何形式的抗辯?!逼渲械谄邨l第十款約定:“用戶只能進行正常的娛樂互動,不得利用《夢幻西游》的任何內容謀取不正當利益,否則網易公司有權對玩家進行處罰,包括倒扣數值、回收游戲道具、隔離角色等措施,且解釋權在網易公司?!钡谑畻l第十一款又約定:“嚴格禁止用戶在非網易公司提供的交易平臺進行游戲裝備和游戲幣等虛擬財產的相關交易。”此時,帥建飛并沒有預見到日后他會與網易公司發(fā)生法律爭端,便不假思索地點擊了“接受”鍵。
帥建飛進入《夢幻西游》后,一次性就投入3萬多元為其賬戶下的角色購買游戲設備。在娛樂體驗中,他竟發(fā)現了生財之道。具體步驟為:他在游戲幣價值比較低的服務器購買游戲幣,再用游戲幣購買游戲道具,然后通過游戲角色攜帶游戲道具轉至游戲幣價值比較高的服務器,出售游戲道具獲得游戲幣后再在網易公司提供的“藏寶閣交易平臺”出售游戲幣以賺取差價。
從2007年11月起,帥建飛每隔一段時間就以不同的戶名注冊一個賬號,每個賬號獲得20多個角色。他每月的贏利也逐漸從數百元增長到數萬元。2013年1月1日到2013年5月6日,他所注冊的賬號其中43個賬號下1072個游戲角色,轉移服務器達2685次,帥建飛通過這些賬號在“藏寶閣交易平臺”購買游戲幣消費85.49萬元,通過出售道具獲得游戲幣并轉賣價值110.45萬元。在成功出售游戲幣獲得贏利的同時,帥建飛也向網易公司繳納了一定比例的信息費。
運營公司忽出手 不服處罰起爭端
2013年5月16日上午,帥建飛打開其中一個賬戶登錄“藏寶閣交易平臺”準備完成一筆交易時,意外地接到了網易公司發(fā)出的《賬號處罰通知》,通知的主要內容為:“經過調查,您的游戲角色因涉及牟取不正當利益行為,違反《夢幻西游服務條款》‘用戶的義務’中關于用戶不得牟取不正當利益之約定,已對該角色做出‘暫時隔離’和‘回收游戲幣’的處理。”再查看其他賬戶,他十分吃驚地發(fā)現,他以各種用戶名注冊的72個賬戶中,竟有43個賬戶受到了同樣處理,共被扣除價值人民幣3.64萬余元的游戲幣。此外還有三個賬戶被扣除人民幣共計2.77萬余元。
對于網易公司的處罰決定,帥建飛很不服氣。他認為網易公司既然開通了“藏寶閣交易平臺”,就是允許玩家進行虛擬財產買賣,更何況過往的每筆交易,他都通過交易平臺繳納了信息費,公司憑什么說處罰就處罰呢?
于是,帥建飛專程從廈門趕往廣州網易公司所在地,與“藏寶閣”業(yè)務主管當面交涉。對帥建飛要求解除其ID號的查封、返還被凍結的全部虛擬財產的請求,該業(yè)務主管斷然拒絕說:誰都知道一人操作幾十個賬號是怎么個事,我們有足夠的數據證明你是利用游戲牟取不正當利益。并底氣十足地說:如果您有異議,請走司法程序。
帥建飛認為,自己的游戲賬戶下的1000多個角色擁有的裝備,在虛擬社區(qū)里具有不菲的價值,完全是他的私人財產。而游戲運營商與用戶在法律上具有平等地位,任何一方違規(guī)或違約應當由司法部門去評判,游戲運營商并無處罰用戶的權利。于是,他決定通過走司法途徑維權。
訴至法院斷是非 游戲幣判還玩家
2014年1月,帥建飛以虛擬財產受到侵害為由,將網易公司告到廈門市思明區(qū)人民法院。
帥建飛在一審時起訴稱,《夢幻西游》為了吸引人氣和現實利益,在網站上發(fā)布廣告鼓勵玩家通過其游戲產品開展正常的娛樂互動,為此,被告網易公司專門開通了“藏寶閣交易平臺”,許可玩家通過該平臺買賣游戲道具,既然有買賣,就會有贏利。原告使用“藏寶閣交易平臺”出售游戲道具,即可以依法收取對價。特別是為獲得游戲道具原告付出了大量的時間精力成本,收取對價并贏利顯屬合法應當。原告通過合法的方式獲得游戲道具,交易亦通過網易公司的官方交易平臺進行,網易公司收取信息費,提供服務,均證明網易公司認可玩家的交易行為。網易公司提供的《服務條款》和《玩家守則》屬于格式合同,排除了玩家的權利,是無效條款。因此,網易公司以禁止用戶通過交易謀取不正當利益為由對原告進行處罰沒有依據,請求法院判令被告網易公司歸還原告帥建飛賬戶內人民幣6.42萬余元,即2.77萬余元現金及折合3.64萬余元的游戲幣;網易公司解除對帥建飛所有的網易賬號下封號ID的查封并歸還帥建飛賬號下被沒收的全部游戲道具及其他虛擬財產。同時,他還要求網易公司凍結賬號給他帶來的利息損失以及為處理事件所花費的交通住宿費、誤工費等共計6632元。
被告網易公司當庭辯稱:網易公司對帥建飛的處罰是基于《夢幻西游服務條款》和《夢幻西游玩家守則》等合同。合同的內容對雙方均有法律約束力,網易公司依據網絡服務合同條款對其處罰,具有明確的合同依據。
首先,《夢幻西游服務條款》及第七條第十款對“正常的娛樂互動”和“不正當利益”進行了事先約定,不管是從合同訂立的目的和詞語本身的含義解釋,“正常的娛樂互動”指的是玩家通過游戲活動的內容、游戲設置的游戲任務、游戲活動等行為來獲得一種愉悅的感受,而非指玩家通過“藏寶閣交易平臺”交易游戲道具獲得游戲的可能;其次,帥建飛可以多次在各服務器上進行角色轉換以及在“藏寶閣交易平臺”出售、購買游戲幣和游戲道具,并不代表網易對其行為的確認和同意。由于《夢幻西游》注冊的玩家高達3億多人次,產生的數據是海量的,相關數據的審核只能通過計算機針對每一次單獨的角色轉移和藏寶閣交易進行機械審核,不能對玩家的整體行為和其他外部因素等方面的影響進行評判;再者,帥建飛的權益并未因網易的處罰受到事實上的損害。根據服務條款的約定,游戲道具包括但不限于游戲幣、道具等,其所有權歸網易公司所有。網易公司沒收游戲幣,并未侵犯帥建飛的實體權益。
廈門市思明區(qū)人民法院一審認為,網易公司依據《夢幻下游服務條款》第七條第十款,以帥建飛的交易行為不屬于正常的娛樂活動和牟取不正當利益為由進行處罰。但該條款并未對“正常的娛樂活動”和“不正當利益”的判斷標準進行事先約定,即便是根據游戲賬號數量、轉換服務器的次數、牟利數額進行判斷,也未告知游戲玩家的客觀標準。從合同履行的角度看,帥建飛的每一筆交易都是在網易公司知情且同意下進行的,并沒有違反雙方的約定。在合同約定不明的情況下,網易公司作為合同條款的提供方,在發(fā)生爭議時對條款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解釋將會損害合同相對方的權益顯失公平。另外,每一個游戲玩家參與特定游戲的動機和獲取的娛樂體驗都是個性化的。游戲提供方客觀上并不能規(guī)定玩家游戲的心理體驗。而按照網易公司設定的游戲規(guī)則,存在玩家通過“藏寶閣交易平臺”交易游戲道具獲得游戲幣的可能,帥建飛自然有權選擇這種娛樂形式。且本案中,網易公司并無證據證明帥建飛行為的任一步驟以違反法律法規(guī)或違反合同約定的方式進行,網易公司對帥建飛的處罰不具有正當性。
廈門市思明區(qū)人民法院判決網易公司解除對帥建飛的43個賬號下游戲角色的隔離,返還從帥建飛賬號中扣除的人民幣27717.92元及折合36492.89元的游戲幣,駁回帥建飛的其他訴訟請求。一審判決后,網易公司不服提出上訴。2015年5月21日,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
法博士點評
網絡服務合同屬于效力待定合同
對于網絡游戲規(guī)則來說,運營商是網絡游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和維護者,應有權利制定相應的游戲規(guī)則,同時在規(guī)則中賦予自身維護游戲秩序的權力。然而,網絡服務合同作為格式合同,其具體條款是否有效則需要具體認定。
本案中,網易公司對游戲玩家進行處罰是否具有正當性,應從兩個方面進行判斷。其一,帥建飛的行為是否存在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導致網易公司可據此處罰,本案查明的事實并未顯示帥建飛的行為違反了法律法規(guī)。其二,網易公司的處罰行為是否有合同依據。
網易公司主張的處罰依據是《夢幻西游服務條款》第七條第十款的內容,即用戶只能進行正常的娛樂互動,不得利用《夢幻西游》的任何內容謀取不正當利益等。但“正常的娛樂互動”屬模糊用語導致約定不明,“不正當的利益”又缺少必要的說明。而在處罰條款約定不明和缺少明晰的客觀判斷標準的情形下,網易公司對用戶的處罰顯得“任性”,不具有正當性。
編輯:鄭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