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文化部頒布的《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直指中國藝術品市場長期以來所存在的誠信、定價、退出機制不完善的“頑疾”,在輿論普遍看來,這一舉動無疑是從政府層面對市場釋放出管理信號。那么,新規(guī)能對規(guī)范市場起到多大的作用,還有哪些欠缺部分仍需不斷改進完善?且聽業(yè)內人士如何評說。
林明杰(《新民晚報》藝術評論主編):制定辦法的初衷是要讓市場活起來
西方藝術品市場發(fā)展這么多年,我認為應該好好研究一下,這些年來西方藝術品市場究竟有哪些弊端,有哪些欠缺,而他們又是怎樣去完善的,如此等等。遺憾的是,至今為止,至少我本人還沒有看到有相關的著作,或者是論文面世,能夠比較詳盡地說清楚這個過程,包括法律、稅收、機制等方面。
這也讓我常常在思考,為什么我們沒有人能去好好研究這些呢?現代藝術品市場的框架是西方人先做起來的,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研究和學習,而不是靠“一拍腦門”去制定某些規(guī)則和制度。
事實上,藝術品是藝術家創(chuàng)作出來的,而藝術家是“自由”的。當然,當藝術品進入現代社會,必然會跟人們的權益產生聯系。比如據我所知,西方的藝術品市場為了保障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權益,他們會遵循這樣的“規(guī)矩”——當你購買了一位藝術家的作品并再次轉手后,所得的利益要與藝術家分成;或者是當牽涉到藝術品版權為他所用時,藝術家也會從當中獲得回報……這些方式都有助于讓藝術家能夠安心創(chuàng)作。再舉一個例子是畫廊辦展。據我的觀察,西方的畫廊辦展覽是有“責任”的,他們會對方方面面的細節(jié)做規(guī)定,而這些規(guī)定能讓你感覺到,他們確實是從人性的角度出發(fā),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結果很實用。因此,其他國家藝術品市場所走過的路,有好的經驗、方式我們應該先吸取,而且在制定中國藝術品市場相關規(guī)定辦法時,要讓論證過程更透明一些、參與性更廣一些?;谶@些因素分析,理論研究依然是前提保障,不僅相關政府官員需要去了解,學者也應該有這樣的意識與責任。
據我的了解,此次文化部出臺的“辦法”主要針對的是畫廊等一級市場。眾所周知,近幾年來國內畫廊的發(fā)展,整體看來并不太樂觀。那么,如何讓這些畫廊生存下去,幫助他們轉型,我想這是最重要的??偠灾贫ü芾磙k法的初衷應該是讓藝術品市場“活起來”,而絕不是首先就想要去管住人家,哪些該管、哪些該多管或者少管、甚至不管,都是需要相關主管部門事先去論證、仔細研究的前提。
羅忠學(58藝術網負責人):“證明作品來源”有積極意義
作為一名藝術品市場的從業(yè)者,我對此次文化部出臺的新規(guī)最為關注的部分就是要“證明作品來源”。在我看來,這個政策非常好,應該早幾年就有類似這樣的“辦法”推出?,F在所有的行業(yè)都在強調“顧客是上帝”,卻只有古玩藝術品這個行業(yè)強調“打眼”——買對了叫“撿漏”,買假了叫“打眼”,是自己活該,這為欺詐式銷售提供了沃土。比如我所認識的一些朋友就表明“永遠不會買藝術品”,原因很簡單,不外乎自己或者身邊的親友被假貨坑慘過。
其實,藝術品市場,不管是古董還是現當代藝術,標明作品來源,本來就是應該做的事情,這次只不過是用管理辦法的形式規(guī)定出來了而已。這對維護藏家信心,維持整個藝術品市場的良性發(fā)展有非常好的影響。當然,這個“辦法”因為改變了部分原有游戲規(guī)則,肯定會損害部分人的利益,但是藝術品市場的目的是將贗品、偽劣的的藝術品淘汰出這個市場,從這一目的上來看,新的游戲規(guī)則對市場健康發(fā)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另外,這樣的管理辦法要頒布實施,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應該要隨之修改才能有效,藝術品銷售的清單不能作為對藝術品經營企業(yè)的征稅依據,應該對藝術品交易低稅收或者零稅收的鼓勵?,F在對藝術品的高額稅收,實際上限制了藝術品市場的發(fā)展。如果不降低現有藝術品的稅收,要么,這個法規(guī)無力推行;要么,會對藝術品交易產生不利影響。
何佳(北京藝術市場分析人士):離真正的體系管理還有距離
文化部此次頒布實施《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這個舉動意味著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管理與監(jiān)管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同時也代表了政府層面上已經在關注藝術品經營狀況及問題,想要力促藝術品市場的發(fā)展。而當中的一些條文規(guī)定,比如不得以非法集資為目的或者以非法傳銷為手段進行經營;未經批準,不得將藝術品權益拆分為均等份額公開發(fā)行,以集中競價、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進行交易等結合了近年來藝術品市場發(fā)展出現的新現象,這些都是首先應該去肯定的方面。
不過,縱觀整個“辦法”,值得一提的是,該項“辦法”只是一個以藝術品為中心的針對藝術品經營的管理辦法,離真正的對藝術品市場系統性、體系性管理還有很大的距離。
例如據我所知,此次的新規(guī)針對的是一級市場,并不包括藝術品拍賣這樣的二級市場。但我們都知道,長期以來國內藝術品市場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之間存在“倒掛”的現象。如果不能統一,那么其作用或許并不會預想中那樣明顯;但是如果統一,明示擔保制度、每一件藝術品都“有跡可循”、“誰賣誰負責”,這些或許對于拍賣行業(yè)來說并不太適用。因此,要想讓這項新規(guī)更加有效,我認為僅僅一紙規(guī)定還不成,還需要后續(xù)相關細則進行具體的解釋說明。另外,要想讓整個中國的藝術品市場正本清源,光靠文化部的這紙規(guī)定顯然不夠,而是需要更多與文化藝術品相關的主管部門協調合作,從更高的法律法規(guī)層面來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