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苓
杭州西湖花港公園臨湖的綠地上,建了一座別致的林徽因紀念碑。這是一座空靈的詩碑,人像和文字全部鏤空。人像是林徽因的剪影,她穿著旗袍,面對湖山。詩碑以青銅作詩箋,滿園錦繡的花港與浩渺的湖光山色通過透雕的碑身,映照出西湖女兒林徽因的美麗身影。
在浙江舞臺上“再見徽因”
2016年1月15日晚,浙江話劇團新戲《再見徽因》在浙話藝術劇院上演?!对僖娀找颉分辛只找蛞孕虑嗄甑娘L姿情韻出現,全劇以林徽因主持的“太太的客廳”為主線,將她生前的才情、愛恨糾葛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冰心著有小說《太太的客廳》。“太太的客廳”,是二三十年代北京城里著名的文化沙龍,每到節(jié)假日,京派文化的精英來到這里,議論風生,討論中國文化和中國的前途。
編劇趙激介紹說,他創(chuàng)作的初衷是借林徽因與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之間的感情糾葛,來反映民國時期知識分子的風骨,讓觀眾“再見徽因”,將當時著名詩人徐志摩、哲學家金岳霖、政治學家張奚若、經濟學家陳岱孫、新文化領袖胡適等一批文化精英,永遠留在歷史的記憶里。
舞臺上,一張沙發(fā)、幾張桌椅,再以幾個斜框代表房間里的幾道門。舞臺一角,林徽因正在為外國使節(jié)主講中國建筑。舞臺中央,黃包車拉著徐志摩穿越時空急急趕路,來為林徽因的演講捧場。
在該戲開排之前,著名青年導演李伯男就要求演員們做足功課:去了解林徽因時代的故事和背景。林徽因的扮演者、青年女演員蔣寧,為了達到舞臺上的林徽因神形兼?zhèn)洌莆樟只找虻膬刃氖澜?,加班加點查閱資料,下了許多功夫。
今年3月,話劇《再見徽因》還將在上海人民大舞臺演出5場。據悉,這部“非常好看”的戲的檔期已經排到了9月以后。
西湖的美麗女兒
1904年林徽因出生于杭州陸官巷的祖父寓所,祖父林孝詢進士出身,授翰林院編修,曾任浙江金華、石門、仁和、孝豐知縣和海寧知州。其長子林長民即林徽因的父親也生于杭州,后來曾任國民政府司法總長,是清末民國初年政壇上的風云人物。林家在杭城堪稱大家。
祖父林孝詢得知長孫女出生喜訊,喜悅地吟哦著《詩經·大雅》中的詩句,將孫女取名徽音(后改成徽因)。
1909年徽因5歲,林家遷居杭州蔡官巷,林徽因隨祖父母、姑母等居此,由大姑母啟蒙讀書。林徽因和一群表兄弟姊妹住在祖父大院里,她的啟蒙教育就在這個書香門第完成。林徽因生長在這個書香家庭,受到嚴格的教育。
多年后,人們將文學家、詩人、建筑師等諸多稱謂冠蓋在這位美麗才女的頭上。這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女子,承襲了南方的溫婉和北方的堅韌。
一個美麗的女子就是一本書。在這個世界上真正讓一個女人顯示她的優(yōu)雅、美麗、端莊,依靠的就只有氣質一種內在的涵養(yǎng)與外表的完美結合,這種美麗可以永恒。
林徽因就是這樣一個女子。她的美麗在于出眾的才華和豐富的閱歷、開闊的胸襟和絕頂的聰明,這些匯聚成一股內在的精神氣質,在那個年代、那個背景下,一個美麗脫俗的女子脫穎而出。
從杭州走出去的西湖女兒情系故園。
建筑學家梁思成攜妻林徽因于1930年來到杭州,對杭州白塔做測繪、調查,發(fā)現了五代吳越國建筑的“遺傳”密碼。7年后,梁思成寫就《閘口白塔及靈隱寺雙石塔》一文,這是目前發(fā)現的對白塔最早的研究論文。
1934年,林徽因偕丈夫梁思成應浙江建設廳邀請,到杭州商討六和塔重修計劃,之后又去浙南武義宣平鎮(zhèn)和金華天寧寺做古建筑考察。就在這一年,她寫下了《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首溫婉清麗的詩作,這首詩可謂林徽因詩歌的代表作。
詩情流芳四月天
林徽因的才情是多方面的,她寫詩歌,寫劇本,寫小說,寫散文,文學一直是她所鐘愛的永不落幕的事業(yè)。林徽因的作品,就像她的人一樣,有著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感性、靈動,清新可愛。
1923年,徐志摩、胡適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林徽因常常參加新月社舉辦的文藝活動,曾登臺演出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劇《齊德拉》,飾演主角齊德拉公主,臺詞全用英語。她流利的英語和俊秀的扮相,給人們留下美好而深刻印象。
1924年4月,印度詩哲泰戈爾來華訪問,在日壇草坪講演,林徽因攙扶上臺,徐志摩擔任翻譯。當時報刊載文:“林小姐人艷如花,和老詩人挾臂而行,加上長袍白面、郊寒島瘦的徐志摩,猶如蒼松竹梅的一幅三友圖?!币粫r傳為京城美談。
林徽因的詩多數以個人情緒的起伏和波瀾為主題,探索生活和愛的哲理,詩句委婉柔麗,韻律自然,受到粉絲、讀者的贊賞,奠定了她作為詩人的地位。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
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p>
雪化后那片鵝黃,你像;新鮮
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這是林徽因《人間四月天》中的詩句。
林徽因一生著述甚多,其子梁從誡編選有《林徽因文集》。先后發(fā)表詩《那一晚》《誰愛這不息的變幻》《仍然》《邀昂》《一首桃花》《山中一個夏夜》等,小說《窘》《九十九度中》等,話劇《梅真同他們》及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陽光》等。流傳下來的林徽因的詩作共有63首,其他作品都在抗戰(zhàn)歲月中丟失了。1985年出版有《林徽因詩集》。
建筑是她心靈的詩歌
林徽因1920年隨父林長民赴歐洲游歷倫敦、巴黎、日內瓦、羅馬、法蘭克福、柏林、布魯塞爾等地,同年入倫敦圣瑪利女校學習。1924年留學美國,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選修建筑系課程,1927年畢業(yè),獲美術學士學位。同年入耶魯大學戲劇學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學習舞臺美術設計。
1928年春,她同梁思成在加拿大溫哥華結婚。那年8月,夫妻偕同回國,一起受聘于東北大學建筑系。梁思成和林徽因—起讀書,一起出國深造,一起到歐洲考察度蜜月。他倆門當戶對,又有父母媒妁之言。林徽因和梁思成,就好像并蒂蓮,在最純真的年代相遇,在最浪漫的時候相知,在最幸福的時刻相愛。
從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二人共同走了中國的15個省200多個縣,考察測繪了200多處古建筑,很多古建筑就是通過他們的考察才被世界、全中國認識,從此加以保護。比如河北趙州石橋、山西的應縣木塔、五臺山佛光寺等。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數次古建筑考察,梁思成破解了中國古建筑結構的奧秘,完成了對《營造法式》這部“天書”的解讀。
建筑專業(yè)工作者跋山涉水的經歷,讓林徽因變得更加靈動。在這段困苦的日子里,他們鐘愛的古建筑藝術照亮了他們的生命,他們費盡心思的建筑史考察成果,是他們?yōu)轱柦洔嫔5淖鎳鞯目少F貢獻。
這位天賦異稟的女建筑師,在建筑理論上提出了“建筑意”的學術思想。建筑意是相對于詩意、畫意而提出來的,這正說明在林徽因眼中,建筑中的美不比詩歌和繪畫藝術遜色。這種對于美的追尋和獨特感受,確實體現了林徽因對建筑特有的深刻理解。
林徽因還是在中國建筑界率先提出要保護民間建筑學者。
1940年,她隨梁思成的工作單位中央研究院遷到四川宜賓附近的李莊,住在低矮破舊的農舍里。那一年,在李莊,她病倒了??箲?zhàn)歲月中顛沛流離的生活和艱苦的物質條件,使她肺病復發(fā),—個美麗的女人形銷骨立,病弱不堪。
抗戰(zhàn)勝利后,林徽因全家于1946年8月回到北平。1948他們編寫了《全國文物古建筑目錄》。此書后來演變成為《全國文物保護目錄》。在林徽因的著作中,建筑學家的科學精神和作家的文學氣質糅合得渾然一體。她的學術論文和調查報告,不僅有嚴謹的科學內容,而且用詩一般的語言描繪和贊美祖國古建筑在技術和藝術方面的精湛成就,文章充滿詩情畫意。她在文學作品中也常用古建筑的形象作比喻。如《深笑》一詩中,就以古塔檐邊無數風鈴轉動的美妙聲音,比喻笑聲的清脆悅耳,直上云天,既貼切,又新穎,別具一格。
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術方面曾做過三件大事:第一是參與國徽設計,第二是改造傳統(tǒng)景泰藍,第三是參加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為民族及國家留下了傳世之作。
到了1954年,她的身體已極度衰弱,所承擔的《中國建筑史》課程,幾乎一大半是躺在床上講授的。1955年4月11日,病魔終于奪走了她的生命,享年51歲。她的遺體安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墓碑下方有一塊鐫刻著秀麗花圈的漢白玉。這原來是為天安門前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座雕飾試刻的一個樣品,人民把它作為獨特的無字墓志銘,奉獻給它的創(chuàng)作者林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