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鳳(河北省靈壽縣林業(yè)旅游局國有苗圃場 050500)
?
核桃密植園管理措施
張艷鳳
(河北省靈壽縣林業(yè)旅游局國有苗圃場050500)
株行距3 m×3 m。選用優(yōu)良品種如遼系、中林、清香、香玲等的嫁接苗。
培養(yǎng)矮化樹形、緊湊枝組,控制樹冠。要求低干、矮冠,樹體緊湊。樹形宜采用紡錘形。
2.1幼樹定植后在距地面1.0~1.2 m處定干。主干旁設立柱,將主干綁縛在立柱上,以培養(yǎng)直立的中心干。中心干延長枝以下選留1~2個主枝,長30~35 cm時摘心。定植后第2~4年,在主干上每隔30 cm左右培養(yǎng)一個主枝,共7~9個主枝,各主枝在主干上螺旋排列。主枝上直接培養(yǎng)結果枝組或小型側枝,通過拉枝或增加負載等辦法,控制各主枝的生長勢,維持中心干的優(yōu)勢地位。主枝生長勢和結果能力下降時,在中后部選留方向和位置適當的側枝進行培養(yǎng),用作更新主枝的替代枝。幼樹修剪的主要目的是構建良好的樹形骨架,并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輔養(yǎng)枝,培養(yǎng)結果枝組。
2.2結果樹初結果樹中心干、主枝、側枝上選留斜生枝和背上枝,培養(yǎng)大、中、小型結果枝組。小型枝組間距30~40 cm,中大型枝組間距40~80 cm。主枝和側枝延長枝在有空間的條件下繼續(xù)保持延長生長。妨礙主、側枝生長的輔養(yǎng)枝,可短截、回縮,并逐漸改造成為結果枝組。樹冠內各類枝條,修剪時去強、去弱,保留中庸枝。對強枝可先放后縮改造成結果枝組。盛果期樹主、側枝上宜多留枝,適當控制結果量,保持骨干枝的生長勢。成形后平均樹高3.5 m,冠幅2.5 m。
由于主干上直接著生枝組,分枝級次少,有利于早成花結果。春季注意疏雄花、掰頂芽、掐嫩梢,以提高成枝率。夏季短截二次枝,促生分枝,培養(yǎng)枝組。冬剪時,及時回縮下垂枝,疏除背后枝,保持枝軸健壯生長,提高結實能力;對結果后衰老的枝組應及時回縮復壯,基部隱芽萌生旺枝,經連續(xù)摘心后培養(yǎng)成新的結果枝組;疏除樹體中過密、重疊、干枯、交叉及細弱的結果母枝及病蟲枝,改善光照條件;加強對徒長枝的改造利用,增加有效結果部位。
有些化學物質對枝梢生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使枝條變粗,節(jié)間變短,花芽多,樹體矮小,有很好的控冠增產效應。目前生產中普遍應用多效唑、比久、矮壯素等進行矮化栽培。
由于核桃進行矮化密植栽培后,單位面積枝葉生長量大,對土壤養(yǎng)分、水分的消耗量增加,因而要保證充足的肥水供給,以利于高產。
每年采果后應及時施基肥,667 m2施優(yōu)質有機肥4 000~5 000 kg。前期要及時追肥并灌水,5月份果實速長期及6-7月雌花分化期要及時追施速效性氮肥,在保證枝條生長的同時,促使果實體積的發(fā)育肥大和雌花分化。在果實開始硬核期,追施以磷、鉀為主的化學性肥料,促使果實肥大,種仁飽滿,并促進花芽分化的順利進行。追肥量應據樹的大小及產量的高低確定。
危害核桃的病蟲害主要有核桃炭疽病、褐斑病、白粉病、刺蛾、舉肢蛾、金龜子等,密植栽培由于群體密度大,危害重,可采用人工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
5.1主要病害防治1)及時清除病果、病葉和剪除病梢,集中深埋或燒毀。2)發(fā)芽前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發(fā)病初期噴1∶2∶200波爾多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發(fā)病期噴 50%甲基托布津 800~1 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
5.2主要蟲害防治宜采用樹上防治與樹下防治相結合的方法。晚秋或早春細致耕翻樹盤,消滅越冬蟲蛹;幼蟲危害嚴重時,噴25%亞胺硫磷乳油6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劑5 000倍液。成蟲羽化出土前可用50%辛硫磷乳劑200~300倍液樹下噴灑,然后淺鋤。成蟲產卵期每隔10~15 d向樹上噴一次速滅殺丁2 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