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
現(xiàn)在幾乎所有的智能手機都必備攝影功能,拍照對人們來說已毫無門檻可言,只有讓自己的照片有著無限創(chuàng)意,才能脫穎而出。不過對于手機攝影來說,因為可控制的選項(如焦距、光圈、曝光時間等)太少,所以要想實現(xiàn)創(chuàng)意攝影,一是借助獨特的構(gòu)圖技巧,另外就是借助一些輔助道具。今天讓我們來學習一些攝影達人,看他們是如何巧妙利用透明的道具,拍攝出與眾不同的照片的。
水滴玻璃
透明的玻璃,光透性比較好,通過它拍攝出的照片,與正常的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但是,如果玻璃上有一些其他的東西,像大家最常見的雨水,那么再透過它看世界,就別有一番風味了。
如果是夜間攝影,室外許多的燈光透過窗玻璃上的水滴的時候,會產(chǎn)生非常漂亮的彩色光斑,從而增加夢幻與浪漫的氛圍。當然不一定是夜間拍攝,清晨或黃昏,太陽光透過布滿雨水的窗玻璃,強烈的光線被過濾得較為溫和,并能形成層次分明的美妙色彩。另外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小技巧,就是在布滿雨水的窗玻璃上,有意識地抹去一些雨水,從而形成一個非常有趣的框架效果。既有模糊的邊緣,又能突出要表現(xiàn)的主題。
當然,也不僅僅是雨水中的窗玻璃,布滿水滴的鏡面,比如汽車的后視鏡,它反射的背景在雨水中若隱若現(xiàn),也很有意思。
磨砂效果
磨砂玻璃也是生活中很常見的物品,通過它拍攝照片,會有一種獨特的朦朧的感覺。人物的細節(jié)模糊,但能顯示較清楚的輪廓,又有點剪影效果。如果要拍攝的人或物有一部分非常貼近磨砂玻璃,貼近的部分相對會比較清晰,此時的效果則有些神秘,甚至恐怖的色彩,還是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
磨砂玻璃一般是人工制品,所以常常會有一些人為的圖案,比如磨砂條紋,一條透明一條磨砂,對人物有一種遮斷又連續(xù)的獨特效果。
自制雨水玻璃效果
前面介紹了可通過布滿雨水的窗玻璃拍攝出美妙的雨景,但這種拍攝時機畢竟有限。而國外一位攝影達人巧妙地使用簡單道具,便讓“雨景”隨時隨地可得。讓我們看看他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看一下他的最終拍攝效果,仿佛是隔著一層雨水的玻璃,營造出朦朧的雨景。
而他所用的道具非常簡單。相信大部分人都收藏過CD,他所使用的就是那種裝CD的透明外殼(很久前大家還在使用軟盤的時候,軟盤盒大多數(shù)也是透明的)?,F(xiàn)在用噴壺,在透明CD盒上噴上一些水。水的密度,由你自己確定。
接下來就簡單了,將灑上水的透明CD盒,擋在鏡頭前面進行拍攝就可以得到“雨景”照片啦(也可以根據(jù)需要,后期對拍攝的照片做一些適當?shù)牟眉簦?。是不是很酷,而又很容易實現(xiàn)呢?
更多的透明道
只要足夠細心,我們會發(fā)現(xiàn)身邊處處都有透明的道具,可用來輔助創(chuàng)意攝影。比如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瓶子,酒瓶、飲料瓶,等等。如果這些瓶子中還盛有不同色彩的液體,那透過它們拍攝出來的照片,就更有趣。
后期添加磨砂效果
除了上面利用生活中的道具外,其實我們通過軟件后期處理,也可以方便地實現(xiàn)各種特效。前面介紹的磨砂效果,在Photoshop中就很容易能實現(xiàn),而且可以為任意照片添加磨砂效果,以及隨心所欲制作磨砂的形狀。
在Photoshop中打開任意一張照片,并在其上新建一個圖層。然后進入“以快速蒙版模式編輯”狀態(tài)(快捷鍵為Q)。接著在新圖層中,以白色為前景色繪制任意形狀,即你想要的磨砂形狀,比如你想要實現(xiàn)磨砂條紋的效果,那么就在新圖層中繪制多條白色的粗線條(蒙版狀態(tài)下白色自動變成紅色)。
接下來,回到正常的編輯模式,剛才繪制的圖案將自動變成選區(qū),在選區(qū)中填充上白色。然后執(zhí)行“濾鏡→雜色→添加雜色”菜單命令,磨砂顆粒的大小由你自己決定,設(shè)置完畢,點擊“確定”返回。
按Ctrl+D鍵取消選區(qū),再將這一圖層的透明度調(diào)整到30%以下,一個磨砂效果的照片就完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