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彥霞
(河北省平山縣林業(yè)局 050400)
柿樹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
翟彥霞
(河北省平山縣林業(yè)局 050400)
1.1 柿角斑病 葉片發(fā)病,初在葉片正面產生黃綠色病斑,斑內葉脈變黑,病斑形狀不規(guī)則,邊緣模糊。病葉背面顏色較淺,開始為淡黃色,后為褐色或黑褐色,黑色邊緣不甚明顯,小黑點稀疏。柿蒂上的病斑多發(fā)生在四角上,淺褐色至深褐色,有時有黑色邊緣,形狀不規(guī)則。防治方法:1)秋后清除樹上的病蒂及落地病蒂、病葉,集中銷毀。2)加強肥水管理,合理修剪,適時排灌,降低田間濕度;柿園內及其附近,避免栽黑棗樹。3)落花后15 d左右開始噴藥,每隔10~15 d噴一次,一般年份噴1~2次,多雨年份噴2~3次。噴布藥劑有1∶5∶600波爾多液、70%代森錳鋅和50%菌核凈等。
1.2 柿圓斑病 葉片發(fā)病,初期形成淺褐色、邊緣不太明顯的小斑點。發(fā)病嚴重時,病葉在幾天內可變紅脫落,然后柿果也逐漸變紅、變軟、脫落。柿蒂上的病斑圓形、褐色,比葉片上的病斑發(fā)生晚,病斑較小。防治方法:1)秋后至開春清掃落葉,集中燒毀、深埋。2)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合理修剪,雨后及時排水,促進樹勢健壯,增強抗病能力。3)柿落花后(6月上中旬),在子囊孢子大量成熟飛散之前開始噴藥,藥劑有1∶5∶600波爾多液、70%代森錳鋅和50%菌核凈等。
1.3 柿炭疽病 病初在新梢上產生黑色小圓斑,不斷擴展。中部凹陷,有褐色縱裂,表面產生小黑點。病梢極易折斷或枯死。果實發(fā)病,病斑外圍黃褐色、中部密生輪紋狀排列的黑色小點,病斑可深達果皮下,果肉可形成黑色硬塊,病果及早脫落。葉片上的病斑多發(fā)生在葉柄和葉脈上。防治方法:1)搞好柿園衛(wèi)生。2)加強栽培管理。3)栽植無病苗木。若苗木中混有病苗,取出病苗后用1∶3∶80波爾多液或10%石灰水浸苗10 min,然后定植。4)發(fā)芽前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45%晶體石硫合劑30倍稀釋液。6月上中旬至8月上中旬可噴1∶5∶600波爾多液、70%代森錳鋅、80%炭疽福美等。
2.1 柿蒂蟲 又名柿食心蟲。幼蟲鉆食果實,造成柿
子早期發(fā)紅、變軟、脫落。每年發(fā)生2代,以老熟幼蟲在樹皮裂縫里或樹干基部附近土里結繭越冬。我縣4月中下旬為化蛹盛期,5月中旬為羽化盛期,幼蟲5月下旬開始危害,6月下旬至7月上旬幼蟲老熟,一部分老熟幼蟲在被害果內,一部分在樹皮裂縫下結繭化蛹。第2代幼蟲自8月上旬至柿子采收期陸續(xù)危害柿果,8月下旬以后幼蟲陸續(xù)老熟越冬。防治方法:1)冬季刮粗皮燒毀。2)在幼蟲害果期(第1代6月中下旬,第2代8月中下旬),摘蟲果2~3遍,將柿蒂摘下一起處理。3)8月中旬以前,在刮過粗皮的樹干及主枝上綁草誘集越冬幼蟲,冬季將草解下燒毀。4)在5月中旬及7月中旬兩代成蟲盛發(fā)期,噴布40%樂果乳劑800~1 000倍液,或90%敵百蟲1 000倍液,或50%馬拉松乳劑1 000倍液,或50%敵敵畏乳油1 000倍液1~2次。
2.2 柿絨蚧(谷柿綿蚧) 危害柿樹的嫩枝、幼葉和果實。若蟲、成蟲最喜群集在果實下面及與柿蒂相結合的縫隙處危害。被害處初呈黃綠色小點,逐漸擴大成黑斑,使果實提前軟化脫落,降低產量和品質。石家莊地區(qū)每年發(fā)生3~4代,主要以末代第2齡若蟲,分散固著在柿樹枝條皮層縱裂縫中,并包藏在半透明的蠟殼里越冬。4月中旬開始活動,爬至梢基鱗片下方,葉腋、嫩枝、葉柄、葉背、柿蒂上及果實表面固著危害,同時逐漸發(fā)育長大,雌雄分化,5月中下旬蟲體背面早已形成了完整的白色絨介殼。越冬代雌成蟲孵化盛期分別為6月上旬、7月上中旬、8月中旬、9月中下旬。全年以7、8月危害最為嚴重。防治方法:1)嚴格檢疫制度,杜絕蟲源。2)保護天敵,黑緣紅瓢蟲是多種蚧類的重要天敵。3)對初齡若蟲進行化學防治。在冬春季噴波美3~5度石灰硫磺合劑,并按0.3%加入洗衣粉或噴3%~10%的柴油乳劑。夏季噴40%樂果乳油1 000倍液,40%氧化樂果乳油500~800倍液,50%敵敵畏乳油、50%馬拉硫磷乳油,50%可濕性西維因500~800倍液等。
S436.65
B
1006-9402(2016)03-0044-01
2016-04-06
作者郵箱:pslyc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