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粉蘭,王潤軍
(1河北省張家口市林木種苗管理站 075000;2張家口市京西產業(yè)集聚區(qū)管理處)
葡萄灰霉病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技術
盧粉蘭1,王潤軍2
(1河北省張家口市林木種苗管理站 075000;2張家口市京西產業(yè)集聚區(qū)管理處)
1.1 花序和剛落花后的小果穗 花序幼果感病后,被害部位產生淡褐色、水浸狀病斑,后變暗褐色軟腐。天氣潮濕時,感病處產生一層鼠灰色霉狀物,此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天氣干燥時,腐爛的病穗逐漸失水干縮,最后干枯脫落。
1.2 果實 幼果發(fā)病一般在果蒂附近出現(xiàn)軟腐,并逐漸擴大,嚴重時引起整果、整穗腐爛。成熟的果實被害,初始時用手指輕輕一抹,果皮破損,而果肉完好。中期果面上出現(xiàn)凹陷的病斑,很快擴展全果而腐爛,天氣潮濕時其上長出鼠灰色霉層,果梗變褐色,不久長出黑色塊狀菌核,最終擴展后整穗長滿霉層且果實全部腐爛。
1.3 芽體、新梢和葉片 春季葡萄在萌芽、展葉期即可感染此病,患病的芽體和新梢變褐色最后干枯。葉片被害時,產生淡褐色不規(guī)則的病斑。病斑有時出現(xiàn)不明顯的輪紋,天氣潮濕時,也能長出鼠灰色霉層。
葡萄灰霉病菌主要在病枝、樹皮和僵果中越冬。第2年春天形成分生孢子侵染花序及幼葉。分生孢子借風雨甚至空氣流動傳播,病菌侵入后常常潛伏不發(fā)病,待條件具備時侵染,造成大流行。但在盛夏,隨著高溫季節(jié)的到來,該病又停止流行,直到氣溫轉涼時再度發(fā)病。一年中灰霉病有3次發(fā)病高峰,第1次在開花前后,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主要危害花及幼果,常引起花序腐爛、干枯和脫落,并進一步侵染果穗和穗軸;第2次發(fā)病在果實轉色至成熟期,病菌最易從傷口侵入,果粒、穗軸上出現(xiàn)凹陷病斑,很快果穗軟腐、果梗變黑,形成鼠灰色霉層;第3次在采后貯藏過程中,若管理不當會發(fā)生灰霉病,發(fā)病有明顯的鼠灰色霉層,造成果穗腐爛。
3.1 氣候條件 該病發(fā)生要求多雨潮濕和較涼的氣候條件。發(fā)病流行的適宜溫度為15~23℃。在開花期和果實成熟期,如果雨水較多或空氣潮濕,易誘發(fā)該病發(fā)生大流行。
3.2 果園條件 果園低洼高濕,植株枝葉郁閉,棚架過低,通風透光不良,排水系統(tǒng)不暢,容易積水等條件差的果園發(fā)病較重。管理粗放,施肥不足或傷害(蟲傷、機械傷等)較多葡萄園易發(fā)此病。
3.3 品種 各葡萄品種對灰霉病的抗性不等,如紅地球易染病,龍眼、赤霞珠次之,玫瑰香、北醇較抗病。
4.1 科學建園 適當放寬行距,調整為行向與主風向平行,棚架不要過低,以保證通風透光,如此可有效地預防或減輕灰霉病的發(fā)生。
4.2 加強果園管理 1)秋冬季節(jié),清除田間病殘體和修剪下來的枯枝、落葉和病果,集中燒毀或深埋,減少病菌來源。2)春季萌芽前,及時去翹皮,仔細剪除病芽、病梢,減少越冬病原。生長季節(jié)合理修剪和管護,及時去除多余枝梢。對發(fā)病的花序和果穗要徹底剪除,以防再侵染。3)果園缺水時灌水,雨后過澇及時排水,以降低地面濕度,減少病菌初侵染機會。適當控制氮肥的用量,增施磷鉀肥、多種微量元素和有機肥料。4)避免造成果粒的機械損傷。需要對果穗進行整形的品種,在果穗整形中要選擇專用疏果剪,一手拎住穗尖,一手用專用剪自上而下進行,果穗進入封穗期后需要更加注意。5)重視套袋品種在套袋后期的管理。套袋品種在進入轉色期后,要注意及時抽查果穗情況。發(fā)現(xiàn)病果要及時進行疏果和噴藥處理。
4.3 藥劑防治 一般掌握開花前、套袋前和果實近成熟期噴施1~2次藥劑,可有效地防治葡萄灰霉病。無病癥時選用保護劑,如科博、保倍福美雙和波爾多液等。一旦發(fā)現(xiàn)有癥狀,疏除所有被感染的病果后,立即噴施治療劑如50%腐霉劑(速可靈)1 000倍液、40%嘧霉胺1 000倍等。
在發(fā)病較重葡萄園中,一般以治療劑與保護劑交替使用為好。在使用藥劑防治時,除了抓住關鍵期、對癥用藥外,還要保證藥劑真且優(yōu)質。噴藥做到均勻、周到,重點噴施易感病部位。
S436.631.1+9
B
1006-9402(2016)03-0029-01
2016-03-30
郵箱:12038360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