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軍偉,郭紫娟,趙勝建,李海山
(1河北省農(nóng)林科學院昌黎果樹研究所 066600;2河北省農(nóng)林科學院)
葡萄設施促早栽培管理技術
袁軍偉1,郭紫娟1,趙勝建1,李海山2*
(1河北省農(nóng)林科學院昌黎果樹研究所 066600;2河北省農(nóng)林科學院)
在日光溫室條件下,通過設施對溫濕度條件的控制,并配合藥劑處理,可使設施葡萄提前發(fā)芽、生長,以達到早熟、優(yōu)質、高產(chǎn)的目的。
每年10-11月葡萄落葉期,當夜間的溫度下降至7.2℃以下,即可蓋上保溫被扣棚,使葡萄提前進入休眠期。具體做法:夜間打開天窗、底窗、后窗等通風口,讓溫度降低,白天關閉所有通風口,蓋保溫被遮光,保持低溫。當室溫降至-10℃左右時,要利用白天氣溫升高時打開保溫被、晚上蓋好保溫被和關好通風口等方法進行保溫。溫室內濕度應保持在85%左右,濕度不足時用噴霧器向葡萄枝條和溫室內噴水。
需冷量是指滿足葡萄休眠過程所需的有效低溫時數(shù),通常用0~7.2℃累積低溫時數(shù)來表示。如果低溫時間不足,葡萄未通過休眠期,便不能正常發(fā)芽、開花,坐果率低,進而影響產(chǎn)量和品質。據(jù)文獻報道,不同葡萄品種間需冷量有明顯差異,需冷量低(700 h以下)的品種有里扎馬特、維多利亞、莎巴珍珠、奧迪亞無核、香妃、紅香妃、金星無核、鄭果大無核、大粒六月紫、京秀等,需冷量中等(700~1 000 h)的品種有亞都蜜、玫瑰香、紅雙味、夏黑、森田尼無核、紫珍香、奇妙無核等,需冷量高(1 000~1 200 h)的品種有巨峰、紅地球、巨玫瑰、藤稔、鳳凰51、紅富士、京亞、緋紅、優(yōu)無核、無核白雞心等。一般歐美種需冷量普遍高于歐亞種。作為以促早為目的的設施栽培,應選擇休眠期短、需冷量低的品種作為主栽品種。
多數(shù)葡萄品種經(jīng)過30~40 d的低溫處理,便可度過休眠期,一般1月份即可開始白天揭被升溫,升溫過程應逐步進行。具體做法:前3 d保溫被先揭1/3,再3 d揭開2/3,最后全部揭開。升溫后2~3 d可在結果母枝冬芽上均勻涂抹石灰氮5倍液或者單氰胺20倍液,以促進葡萄冬芽萌發(fā),可使萌芽期提前4~5 d,也可配合刻芽技術提高萌芽率。
升溫初期的1周內,通過揭被、放風等措施逐步使白天溫度控制在10~20℃、夜間5~8℃,1周以后白天最高溫度控制在28~32℃、夜間10~15℃。從升溫至葡萄萌芽一般需要25~30 d。萌芽后到花期,白天25~28℃、夜間13~15℃;花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夜間16~18℃;果實膨大期至著色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夜間16~20℃;果實著色至成熟期,白天溫度不高于30℃、夜間溫度應在15℃左右,拉大晝夜溫差,促進果實著色和糖分積累。
升溫期間空氣相對濕度要求90%以上,萌芽至花序展出后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60%~70%,花期前至果實膨大期在50%~60%,果實膨大期控制在70%~80%,著色期至成熟期控制在50%左右為宜。如濕度過大,應打開頂部風口,排除室內蒸氣,盡可能保持適宜的溫濕度條件。
一般在扣棚前后施農(nóng)家肥,667 m2施腐熟有機肥3 000~4 000 kg、復合肥100 kg,灌一次透水。利用日光增溫開始后,馬上澆一次催芽水,追施一次催芽肥(667 m2施20 kg尿素),落花后667 m2施40 kg尿素,葡萄著色前期667 m2施50 kg硫酸鉀。果實生長期間用0.3%磷酸二氫鉀、硫酸鉀或氨基酸鉀葉面噴肥3~5次,遇到干旱應及時灌水,特別是在夏季除棚后。
發(fā)芽前使用3~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者用硫磺燈進行熏蒸處理,以殺滅越冬的病菌和害蟲。花前間隔15 d噴兩次7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花后隔15 d用50%多菌靈800倍液和200倍波爾多液各噴一次,主要預防房枯病、白粉病、褐斑病、灰霉病等病害的發(fā)生。防治薊馬、葉螨等蟲害,可噴布20%速滅殺丁2 000倍液、40%氧化樂果1 000倍液。
S663.1
B
1006-9402(2016)03-0026-01
2016-03-20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技術體系建設專項基金項目(CARS-30)資助。
袁軍偉,男,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葡萄育種。E-mail:junweiyuan@126.com
*通訊作者:李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