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園區(qū)
【防汛抗旱】貫徹“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方針,立足于防大汛,抗大險,除大澇,召開全區(qū)防汛工作會議,調整防汛抗旱指揮部領導成員,建立健全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種防汛責任制,并與各鄉(xiāng)(鎮(zhèn))、辦事處簽訂“防汛責任書”。組織局班子成員、有關職能科室負責人及技術人員對全區(qū)水利工程進行拉網式排查,完善防汛抗旱應急預案,調整防汛抗旱人員,儲備防汛抗旱物資,安排技術人員對防汛通訊系統(tǒng)、水利工程設施進行維護和保養(yǎng)。做好汛期值班工作,實行不間斷值班,關注天氣形勢和雨情、工情、災情,及時掌握第一手資料,上通下達,確保汛期安全;對降雨進行及時測量、記錄、統(tǒng)計、匯總,為防汛抗旱提供科學依據。抓好水源儲備,搞好引黃調水,及時掌握河道、水庫蓄水情況,及時調引黃河水8000萬立方米;搞好引排水渠道清淤治理和提引水工程設施檢修,保證渠道引水暢通,確保在抗旱應急時引得進、澆得上。
【農田水利】以“紅旗渠精神杯”競賽活動為載體,圍繞打造全國糧食生產核心區(qū),大力實施溝渠治理、機井配套、水源保障等工程,強化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小農水重點縣建設工程、包河、南干渠、忠民河等重點農田水利工程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區(qū)農田抗旱除澇能力進一步提高,農業(yè)生產綜合能力增強,超額完成市、區(qū)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在省政府兩年一次的“紅旗渠精神杯”競賽評比中,被省政府表彰為全省“紅旗渠精神杯”競賽先進集體。2015年,全區(qū)共完成新打機井930眼,維修舊井700眼,護井工程1630眼,疏挖溝渠132條,完成土方345萬立方米,配套潛水泵770套,新建橋涵105座,完成土石方345萬立方米,完成投資17402.72萬元。新增旱澇保收田面積2766.67公頃,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333.33公頃,改善有效灌溉面積2400公頃,新增節(jié)水灌溉面積2246.67公頃。
【飲水安全】全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現村村通。2015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涉及劉口鄉(xiāng)、雙八鎮(zhèn)、謝集鎮(zhèn)、李莊鄉(xiāng)、觀堂鄉(xiāng)等5個鄉(xiāng)(鎮(zhèn))31個行政村;該項目建設供水工程9處,新建學校飲水工程24處,工程總投資2725萬元,解決了5.14萬農村居民和5162名農村學校師生的飲水不安全問題 ;截至目前,全區(qū)供水范圍涉及11個鄉(xiāng)鎮(zhèn)、辦事處,224個行政村,解決38.54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水廠改革穩(wěn)步推進,成立飲水安全監(jiān)督管理領導組,加強對全區(qū)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領導和管理,采取水廠廠長競聘上崗、簽訂目標責任書、承包管理等改革措施,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正常運行。
【水政水資源管理】實踐習近平總書記“節(jié)水優(yōu)先、空間均衡、系統(tǒng)治理、兩手發(fā)力”的治水方針,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推進實現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2015年,開展專項清河行動,重點打擊擅自在河道管理范圍內臨河、跨河管道建設,占用河灘地建設房屋,河道設障、破壞河堤、堤防取土等案件,共依法強制關閉大小自備井348眼,制止水事違法案件38起,立案12起,結案10起,有效維護水事秩序、凈化水事環(huán)境。全區(qū)自備井裝表率達到95%,用水戶換發(fā)取水許可證67份,全年征收水資源費320萬元。2015年,梁園區(qū)水利局被省水利廳表彰為全省水政水資源工作先進單位,在全市組織的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中取得第2名的好成績。
【水土保持】按照“預防為主、全面規(guī)劃、綜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強管理、注重效益”的工作方針和“防治并重、建管結合”的治理原則,堅持以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為重點,有效改善水土流失治理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2015年,完成民商虞干渠、包河、康林河、忠民河、萬堤河、南干渠等10條骨干河流綜合治理任務,建成小型水土保持工程32處,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12平方千米。
【工程管理】落實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決策部署,全區(qū)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農田水利設施運行管護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出臺《梁園區(qū)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通過對劉口水庫、鄧斌口水庫及全區(qū)中、小河流和溝渠、水閘等小型水利工程明晰工程產權,進一步完善管理體制,落實管護主體和責任。按照《關于鼓勵和支持農民用水合作組織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指導意見》精神,依托鄉(xiāng)(鎮(zhèn))水利服務中心在觀堂鄉(xiāng)、水池鋪鄉(xiāng)、謝集鎮(zhèn)3個鄉(xiāng)(鎮(zhèn))成立農民用水協(xié)會,形成區(qū)、鄉(xiāng)、村和群眾共同管理、共同維護的良好局面。
【農電管理】加強職工安全知識和技能培訓,認真學習新《安規(guī)》和相關安全知識技能,共650人次接受了培訓學習。針對“三夏”,大力搞好安全用電知識宣傳,共出動安全用電宣傳車42車次,張貼宣傳標語和懸掛過街橫幅450多條,散發(fā)安全用電宣傳單4500份。進一步簡化報裝程序,提高報裝效率,重新制定報裝流程圖,明確責任和分工,縮短報裝時間。2015年,共完成售電量9257.2萬千瓦時,農電管理所經濟效益穩(wěn)中有升。
【水產養(yǎng)殖】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不斷提高全區(qū)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實行水產養(yǎng)殖監(jiān)督卡制度,做到一戶一卡,登記造冊,簽訂雙向責任書。截至年底,全區(qū)共簽訂責任書173份,實現了監(jiān)管全覆蓋。同時實行定期不定期巡檢制度,漁政監(jiān)督人員堅持每半月對全區(qū)水產品養(yǎng)殖情況進行專項檢查1次,規(guī)范漁業(yè)安全生產秩序,在李莊鄉(xiāng)等重點鄉(xiāng)(鎮(zhèn))、傳統(tǒng)節(jié)日等重點時段、重大活動等敏感時期適時開展水產品安全工作督查檢查8次,排除安全隱患。
(王紫煜 宋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