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山縣
【概況】2015年,按照“統(tǒng)籌規(guī)劃、整合力量、創(chuàng)新機制、強化管理”要求,以“紅旗渠精神杯”競賽活動為平臺,突出質量,強化管理,完成農村安全飲水、水土保持生態(tài)建設、水庫除險加固為重點的一大批民生水利工程。全年共完成投資1.38億元,解決11.01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完成5座中小型水庫的除險加固任務,建設抗旱提水工程5處,治理河道8.4千米、山洪溝1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35平方千米,維修加固坑塘20座,新增灌溉面積200公頃,恢復灌溉面積333.33公頃。
【防汛抗旱】2015年,汛期較為平穩(wěn),全縣河道沒有出現(xiàn)大的洪水,水庫均沒超過汛期限制水位。汛前開展拉網(wǎng)式大檢查,制定全縣防汛工作方案,完善全縣防汛搶險應急預案等相關預案和汛期調度運用方案,落實防汛通訊設施和預警機制。組建搶險隊伍,儲備防汛物資。汛期籌備召開全縣防汛工作會議,督促落實各項防汛責任制,確保全縣安全度汛。完成總投資1334萬元的2014年度抗旱應急提灌工程,在張店鄉(xiāng)馬村和林王村、董周鄉(xiāng)八里村、下湯鎮(zhèn)幸福渠和梁洼鎮(zhèn)等地方建設提水工程5處,解決200公頃耕地作物的生產(chǎn)關鍵期灌溉用水,全面提升魯山縣干旱期間的應急灌溉和飲水保障能力。
【飲水安全】投資4934萬元完成2015年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工程,新建供水工程92處,其中打井供水工程82處、引水供水工程5處、管網(wǎng)延伸工程5處,鋪設各種管道1114.5千米,解決四棵樹、下湯、瓦屋、磙子營等20個鄉(xiāng)(鎮(zhèn))87個行政村、1個林場和85所農村學校8.11萬名農村群眾和2.93萬名農村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其中涉及董周鄉(xiāng)場房、黃背洼、堯山鎮(zhèn)霍莊等33個貧困村,共在貧困村建設飲水工程30處,解決2.8萬名貧困群眾的飲水問題。
【工程建設】完成投資1250萬元的馬樓坡耕地工程,建設水平梯田336公頃,蓄水池63座,沉砂池144座,修建田間道路19.65千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35平方千米。完成總投資600萬元的石坎、銀寺溝、畫眉溝和響潭溝等4座?。?)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完成了總投資3800萬元的澎河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全縣共有35座小型水庫,其中小型(I)類水庫6座,小型(Ⅱ)類水庫29座。截止2015年12月,35座小型水庫已全部完成除險加固。6座(I)型水庫由縣小型水庫管理中心落實專人進行管理;29座?。á颍┬退畮煊伤卩l(xiāng)(鎮(zhèn))、辦事處進行管理。完成2015年度?。↖)型水庫的縣級國有公益性水利工程維修養(yǎng)護中央補助經(jīng)費項目的實施方案報審工作。
【山洪災害防治】完成總投資1030萬元的江柴溝山洪溝治理工程,新建防沖護岸660米、圍村堤4.18千米,保護了四棵樹鄉(xiāng)石板河、柴墳等10個村莊4000余名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完成魯山縣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的驗收準備工作,通過編制縣鄉(xiāng)村三級防御預案、建簡易水位站和簡易雨量站、發(fā)放預警設備、手搖報警器和明白卡、制作宣傳欄、警示牌、宣傳牌和培訓人員等多種形式,提高魯山縣防御山洪自然災害的能力。
【水政水資源管理】截至年底,全縣38座水庫總庫容為7.56億立方米。塘、堰、壩共774處,總庫容500萬立方米。平原地下水主要為降雨入滲補給、山前測滲補給、渠道測滲補給和灌溉入滲補給。山區(qū)地下水主要為降雨入滲補給。2015年,全縣圍繞水資源管理、水土保持治理、河道管理,規(guī)范執(zhí)法程序,嚴肅查處無證取水、拒繳水資源費和南水北調工程基金、河道設障、違章采砂、破壞水工程、非法排污、人為造成水土流失等水事違法行為,維護良好的水事秩序。其中節(jié)約用水管理辦公室出動執(zhí)法車輛116輛次,下發(fā)辦證、交費通知書216份。全年征收水資源費198萬元,超額完成市財政下達的收費目標。利用“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等活動,通過播放電視流動字幕、出動宣傳車、張貼標語、發(fā)放傳單、設立宣傳點和布置展板等方式,大力開展宣傳活動。
(黃學森 宋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