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陽縣
【概況】2015年,全縣修復、新建各類水利工程240項,完成投資1.85億余元,其中上級投資1.29億元。截至年底,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12平方千米、修筑各類河堤62.1千米;建小水電工程7處 ,裝機總量4540千瓦,年發(fā)電量580萬千瓦時;修提灌站162處,機電井 778眼(已配套518眼),塘、堰、壩134座;累計修建各類飲水工程1311處 ,受益人口14.67萬人。有效灌溉面積13.56千公頃,有效實灌面積6.12千公頃,旱澇保收田面積11.78千公頃。
【飲水安全】2015年,農(nóng)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總投資634萬元,其中中央投資508萬元、省配套63萬元、市配套30萬元、群眾自籌33萬元,計劃解決7個鄉(xiāng)(鎮(zhèn))12個行政村7所學校1.1135萬農(nóng)村居民0.2591萬人的在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4月20日正式開工,10月31日完工。新建工程13處工程,5眼深井,工程分散且效益較小,大部分工程由所在村組自行管理和維護,規(guī)模較大的上店鎮(zhèn)西街村工程成立供水公司統(tǒng)一管理和維護。建立工程維修基金,總額20萬元。抗旱吃水工程總投資260萬元,其中上級補助資金77.5萬,共建成水窖(池)101座、井50眼。水質監(jiān)測中心正在按要求建設。
【重點工程建設】馬蘭河治理工程于2014年11月17日正式開工,2015年7月底完成,完成河道清障8.945千米,兩岸新筑堤防7.07千米,兩岸加固堤防9.51千米,支溝口防護5處、長0.35千米,新建穿堤涵管8座,完成投資2560萬元。
“五小水利”工程。改造修復一二級提灌站1處,總裝機390千瓦;修復渡槽700米,清淤干渠7250米,硬化干渠4000米,硬化支渠6000米;新建規(guī)格以上水塘10處,蓄水10萬立方米,恢復改善陶營鎮(zhèn)9個行政村農(nóng)田灌溉880公頃,完成總投資1267.26萬元。
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投資1184萬元,完成紅雨、廟灣、老君堂和東溝4座小水庫和虎盤水庫除險加固掃尾工程,啟動南拐、秦停2座小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年內(nèi)完成形象進度80%;
水保壩系工程。山上骨干壩工程掃尾工程完成投資232萬元,淤地6.5公頃。完成2座中型淤地壩病險認定和除險加固初步設計工作。
水庫移民工程。新建后期扶持工程5項,硬化混凝土渠道2100米,新建蓄水量1500立方米蓄水池一座,硬化村內(nèi)道路7870米,修建村內(nèi)排污渠道800米,硬化文化廣場900平方米,配套健身器材1套,新建中溫保鮮冷庫1座,配套制冷設備1套,完成投資348萬元;發(fā)放后扶直補328.98萬元。
【前坪水庫移民遷安】配合省建管局、省設計院對前坪水庫庫區(qū)居民遷移、土地征收及其受影響的范圍進行復核,對工程用地范圍內(nèi)的房屋及附屬物進行公示、復核,對工程用地范圍內(nèi)的人口進行復核,對工程用地范圍內(nèi)的土地面積、地類進行復核。縣移民辦成立2個工作組對壩址區(qū)上店鎮(zhèn)西莊村、柏樹鄉(xiāng)楊溝村進行分包,上店鎮(zhèn)、柏樹鄉(xiāng)成立前坪水庫移民工作領導小組,采取鄉(xiāng)干部包組、村干部包戶的工作措施,強力推進移民搬遷安置工作;完成工程占壓范圍內(nèi)的人口、實物復核、移民身份認定、移民資金明白卡發(fā)放工作,完成上店鎮(zhèn)西莊村、柏樹鄉(xiāng)楊溝村臨時性搬遷安置和原居住房屋拆除工作,完成柏樹鄉(xiāng)楊溝村選擇到柏樹鄉(xiāng)華溝村安置的調查工作,完成實物復核工作、片林的調查和征地范圍紅線的放線工作,完成上黃路復建保通工程征地協(xié)調和補償資金撥付到村、戶工作,完成上壩路工程施工單位營地建設臨時占地和布河段道路建設永久占地的征地工作,完成導流洞出口永久占地、臨時用地的征地前期工作和占地的地面附屬物登記,完成泄洪洞工程征地紅線的放線工作及工程進、出口占地的地面附屬物登記完畢。累計完成投資3130.4萬元。
【北汝河綜合治理工程一期工程】北汝河綜合治理項目,位于上至前坪水庫壩址,下至汝州交界處,總投資10.14億元,總長13.35千米,新建加固堤防長27.71千米,新建4級橡膠壩、4級漿砌石壩、堤頂及灘地景觀綠化和相關管理設施,在爭取省水投融資8個億的前提下,計劃爭取農(nóng)發(fā)行過橋資金3個億,與前坪水庫大壩工程同步分期、分批、分年度實施完成,全力打造集生態(tài)觀光、文化旅游、水上娛樂、休閑度假為一體的北汝河水生態(tài)觀光帶。前期工作從2014年7月份開始,歷時一年完成立項工作。2015年7月31日,一期工程堤防建設工程正式啟動實施,10月五級橡膠壩工程動工,12月四級橡膠壩工程動工。完成投資5000萬元。7月底一期工程啟動實施,五級橡膠壩工程10月18日啟動實施,12月份一期工程全面開工,年底完成形象進度50%。
【防汛抗旱】做到汛前檢查、行政首長負責制落實、防汛物資和搶險隊伍落實、宣傳培訓演練、縣鄉(xiāng)兩級應急救援檢修設備采購及發(fā)放、24小時雙人雙崗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落實、防溺水工作宣傳等“七到位”,防汛抗旱“兩手抓”,實現(xiàn)年度安全度汛,把水旱災害的損失降到最小。上店鎮(zhèn)抗旱應急工程,新建提水泵站工程、新建集水井工程、新建出水池工程及新建管道工程,工程總投資164萬元,其中中央和省級投資142萬元,市級配套7萬元,縣級配套15萬元。城關鎮(zhèn)抗旱應急引水工程、上店鎮(zhèn)、三屯鎮(zhèn)抗旱應急引水工程、劉店鎮(zhèn)抗旱應急引水工程和王坪鄉(xiāng)抗旱應急引水工程,總投資3269萬元,其中中央省級資金2753萬元,市縣級資金516萬元。11月份完成招標,12月份開工建設,年底完成總工程量的80%。工程建成后可解決5萬人應急吃水及300公頃農(nóng)田灌溉問題。
【完成“十二五”目標】“十二五”期間,全縣累計完成水利工程建設投資約18億元,是上一個五年1.7億元的10倍多,修復、新建各類水利工程設施1800余項,較“十一五”時期增長一倍。累計恢復改善有效灌溉面積5573.33公頃,新增有效灌溉面積653.33公頃,新增節(jié)水灌溉面積526.67公頃,治理水土流失45.7平方千米, 水力發(fā)電1550萬千瓦時,累計引進政策性資金10億元(是“十一五”7208.8萬元的12倍多)。9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全面完成,完成投資4077萬元,恢復和提高蓄水能力1400萬立方米,恢復改善灌溉面積2400公頃;完成農(nóng)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任務,累計投資5876萬元,其中中央投資4702萬元,地方和群眾投資1174萬元,建設集中式供水工程108處,解決10.134萬農(nóng)村居民和2.7萬在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涉及13個鄉(xiāng)(鎮(zhèn))1個工業(yè)區(qū)216個行政村2379個自然村,占規(guī)劃人口的100%;水電新農(nóng)村電氣化縣建設項完成總投資1039.8萬元,其中中央投資687萬元,地方配套352.8萬元;河道治理完成投資2億多元。中小河流治理完成靳村河、馬蘭河中小型河道治理和縣城段險工險段堤防、生態(tài)堤、濕地公園、橡膠壩等工程建設。按照全力打造集生態(tài)旅游、文化休閑為一體的北汝河生態(tài)觀光帶和“三山環(huán)繞、山水相依”的生態(tài)城市格局。啟動實施汝河綜合治理工程一期工程,新治理疏浚河道30多千米;水土保持完成投資902萬元,相繼完成楚家瑤骨干壩、張溝中型壩、杜溝骨干壩、山上壩、泰山小流域綜合治理等5個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1.5平方千米;新建及修復完善抗旱應急工程167個(處),完成投資5719.94萬元,臨時解決26.4萬人吃水問題;完成 “中央統(tǒng)籌資金”“五小水利”工程10項,完成投資1267.26萬元;完成大中小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投資5300萬元,累計安置回流移民94人,維修住房48間,建設后期扶持工程60項,解決2577名移民吃水問題,改善灌溉面積273.33公頃,受益群眾8940人;做好前坪水庫移民遷安基礎工作;編制完成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新建縣鄉(xiāng)防汛抗旱指揮中心,實現(xiàn)省、市、縣、鄉(xiāng)四級異地會商;防洪減災能力明顯提高,戰(zhàn)勝了2011年、2013年、2014年3年大旱,累計灌溉農(nóng)田3.31萬余公頃次,把旱災損失降到最低;前坪水庫項目完成前期工作,正式啟動實施;加大河道環(huán)境整治力度,持續(xù)不斷開展冬春農(nóng)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搞好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改革和基礎水利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完成全國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
(張東昌 宋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