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正凱
在每個學期的結束時,各位同學都要參加各種形式的期末考試,復習方法也就成為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復習,就是把學過的東西再行學習,使之鞏固。因此,復習的方法從根本上說就是學習的方法。對于英語學科而言,復習應該是日常的學習活動,是抵抗遺忘的主要策略。孔子所說的“學而時習之”就是這個道理。高一是學生進入高中的第一年,取得良好的期末成績,對以后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結合英語學科的學習特點,跟同學們探討一下英語學習和復習的方法。
一、學好英語的根本途徑
眾多的教育專家對外語學習的方法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國內知名語言學者王初明教授認為:外語是在交際需求的驅動下,在真實語境的體驗里,在交流互動的過程中,在積極情感的配合下,通過長期大量的語言接觸學會的。就英語學習而言,大家首先需要創(chuàng)設一個愿景:英語作為一種交際媒介,是助推大家未來學業(yè)和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工具。在以多元文化激蕩碰撞為特點的當代社會,良好的英語能力是拓展自身國際視野和社會關系、高效獲取信息和知識的基本保障。
我們平時學習的關鍵則在于:盡可能多接觸英語。對中國大多數(shù)學生而言,這種接觸主要通過閱讀和聽力的方式展開,輔以說和寫。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接觸應當主要是與文末的接觸。僅僅通過背誦詞匯書的形式學習英語是舍本求末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因此,大家務必從文本的閱讀中來掌握詞匯和短語的用法,對于詞匯的掌握盡量結合句子和語境。此外,適當?shù)恼Z言表達活動也是極有必要的。日常的閱讀理解題并不能完全滿足這方面的需要。一個比較有效的方法就是“讀后寫”活動,即在閱讀文本后針對文章內容進行寫作,比如,以甸子的形式回答問題,用一段話概括文章的大意,改寫故事的結尾,等等。隨著科技的進步,多媒體英語學習資源更加豐富和便捷,視聽結合也是大家可以采用的、接觸英語的另一方式,這將有助于大家閱讀能力和聽說能力的提高。
二、學好英語的好習慣
依據(jù)以上分析,我們認為以下學習習慣是學好英語的重要保障。
1.結合語境理解詞匯和語法
詞匯記憶是英語學習的重要任務,一些同學對此頗為犯難。解決的方法很多。由于英語是表音文字,背詞匯的首要策略就是結合讀音記憶,做到音形結合。在高中階段,結合語境記憶單詞則越發(fā)重要。比如,背誦satisfaction,可以結合look back on the past with satisfaction記憶。這樣,詞語的用法和意義變得更加鮮活,印象更加深刻,也非常有利于日后的提取和運用。
同樣,對于語法規(guī)則的掌握也要結合大量詳實的例句。語法是對自然狀態(tài)中語言使用規(guī)則的一種歸納,語用是第一位的。語法的學習要從例句分析開始,在例句的研讀中體會語法規(guī)則,考查他們是如何表達意義的。此外,每學到一個新的語法現(xiàn)象,我們可以在大腦中加以“排演”(rehearsal),想象一個表達情境來運用規(guī)則。比如,學習虛擬語氣時,我們可以利用其規(guī)則表達自己對過去的遺憾:If I hadlistened to the teacher's advice,I would havedone a better job in yesterday's test.
2.適時歸納、形成系統(tǒng)
英語語言知識復雜繁多,這就需要我們適時地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歸納,按照一定的標準將各種知識組織成一個整體,以利于我們的掌握和運用。這個標準可以是話題、功能、意義、范疇、語法作用、詞根詞源、甚至僅僅是形式上的相似性等等。比如,從詞根詞源的角度,我們可以整理一下以consider為核心的詞組的用法。
動詞搭配1:consider sth./doing sth.(考慮……)
動詞搭配2:be considered to do…(被認為做……)
動詞搭配3:be considered as…(被認為是……=be regarded as…,be thought of as…)
名詞搭配:take…into consideration(考慮到……=take…into account)
形容詞搭配1:a considerate hostess(考慮周到的女房東)
形容詞搭配2:have a considerable impacton(對……有相當大的、重要的影響)
這樣的整理方式一方面結合語境以強化印象,一方面以舊帶新、新舊結合,強化新知識的吸收效果。此外,該方法還從詞義的角度,將意思相同、搭配相似的詞匯知識加以整合。
3.在大量的閱讀中體驗語言
前面兩者是英語學習的輔助方法,而大量的閱讀則是通向英語王國的主干道。從現(xiàn)狀看,同學們閱讀英語的主要方式有課文閱讀、試題閱讀、報刊閱讀、課外讀本等,每種閱讀方式應采用不同的處理策略。首先,課文是學習英語的主要材料,大家需要全面、深刻地掌握課文所承載的知識和技能。但是課文僅能滿足最基本的學習需求,大家在試題閱讀中會接觸到更多的語篇,這些語篇是鞏固知識、訓練技能的重要材料。一方面大家需要關注如何快速地判斷答案,另一方面還要關注對閱讀文本的后期加工,即做完題后對文章的詞匯知識、話題信息、敘述方式進行一定的學習。同學們需要在做完題后問問自己:這篇文章有哪些好詞好句值得學習?通過文章我到底了解了哪些新的信息?文章是如何組織和呈現(xiàn)信息的?唯有這樣,“應試”方可轉化為“促學”。
課文和試題語篇通常定位于精讀,報刊閱讀和課外讀本則主要定位于泛讀,其目的在于提高閱讀的流暢度,在快速的閱讀中鞏固詞匯和語法知識,獲取豐富的百科知識。因此,大家可以依據(jù)自己的需求個性化地處理泛讀文本。做讀書筆記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可以促進自己對文本的學習和反思。大家可以利用筆記積累一些好詞好句,分析閱讀內容,記錄自己的閱讀感悟。
三、科學的考試策略
考試,不同于日常的學習,它是對學習結果的一種考查。因此,考試策略必然不同于平時的學習策略,每種題型都有其相應的解題步驟。了解并熟悉這些步驟是我們必須掌握的重要技能。下面簡述一下各種題型常規(guī)的處理方式。
聽力開始前,大家首先需要快速瀏覽題目,借以了解聽力文本的情境、話題和大意,同時形成聽的目的,以便于自己能夠專注于缺失的信息。在做單項選擇題時,我們需要首先明確題干所表達的意義,根據(jù)表達意思的需要選擇恰當?shù)脑~匯。當前單選題的四個選項,用語法正確性角度看往往都能夠填入題干,但只有一個符合句意。
與此一脈相承的是處理完形填空時,第一步就是跳過空格快速瀏覽全文,了解大意,第二步才是具體到每一段、每一句,根據(jù)文章的需要選擇詞匯。遇到難以決定的選項時,應該暫時略過,因為隨著文章意思變得更加明晰和具體,你可以擁有更多的線索幫助自己做出選擇。
做閱讀理解時,大家應首先瀏覽文章后的問題,明確閱讀目的,然后通讀全文,了解大意,并在此基礎上定位每道題的相關段落和語句,適當加以研讀,進而做出選擇。
任務型閱讀通常配有一個表格,對文章的大意和主要細節(jié)進行了歸納。因此,做題的第一步就是瀏覽表格,特別要關注歸納性語句,這是預測文章大意和結構的重要方法。然后,在略讀全文的基礎上,帶著問題掃讀,定位相關語句。根據(jù)題干的要求,大家需要對相關語句信息進行定位、轉化甚至自行歸納。大家需要注意從語法正確性和意義準確性兩個角度評判所填詞匯切當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