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馬克思與亞當·斯密正義觀之差異

        2016-03-06 17:18:53徐獻軍高俊翔
        關鍵詞:馬克思

        徐獻軍,高俊翔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

        論馬克思與亞當·斯密正義觀之差異

        徐獻軍,高俊翔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正義不僅是人類永恒的理想,而且是社會進步的基石。馬克思與亞當·斯密都對正義觀的發(fā)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馬克思批判了資產(chǎn)階級正義觀的虛偽性,主張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建立自由、平等、正義的共產(chǎn)主義社會。亞當·斯密也認識到了資本主義社會所存在的不正義,但他主張這是在資本主義框架內(nèi)可以解決的問題。他將正義觀追溯到人的“同情心”,并希望在此基礎上去維護資本主義的社會秩序。對馬克思和亞當·斯密正義觀的比較,可以深化對于正義的認識。

        馬克思;亞當·斯密;正義觀

        自古希臘以來,人類就在探索正義的本質(zhì)與起源。人類屬于群居動物,而在人類的共同生活中,合作與沖突是不避免的。正義就是人類在進行合作與解決沖突時遵循的基本規(guī)范。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等,認為正義是人類的四種基本道德之一(另三種是勇敢、節(jié)制和智慧)。自那以后,西方哲學中有關正義的各種研究層出不窮:亞里士多德、奧古斯丁、霍布斯、洛克、邊泌、密爾、亞當·斯密、羅爾斯、諾齊克等人,都提出了獨特的觀點。然而,哲學家們對于正義的理論研究,并不能保證正義性原則在社會中能夠得到順利的實現(xiàn),而這正是馬克思正義觀的切入點。當前中國正處于不斷深化改革的階段,社會的正義問題顯得越來越重要。對馬克思和亞當·斯密正義觀的比較、批判與反思資本主義正義觀的內(nèi)容及實質(zhì),非常有助于人們深化對于正義的認識。

        一、競爭自由與勞動自由

        馬克思與亞當·斯密正義觀的首要內(nèi)容是自由。二者都認為自由是正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對于什么是自由、如何實現(xiàn)自由,二者存在著根本的分歧。

        1.亞當·斯密:競爭自由

        在近代政治哲學中,亞當·斯密是正義理論的奠基人之一。他認為,自由競爭就是人們最自由的狀態(tài)。國家的職責是讓經(jīng)濟活動足夠自由地運轉(zhuǎn);經(jīng)濟的運行可以依靠自身的調(diào)節(jié)機制(即“看不見的手”),而不需要政府的過多干涉。在這樣的狀態(tài)中,自由的勞動者通過自由競爭,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時,會不自覺地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在個人財富增長的同時,社會財富也會增長?!翱傊?,一種事業(yè)若對社會有益,就應當任其自由,廣其自由。競爭愈自由,愈普遍,那事業(yè)就愈有利于社會。”[1]303他的這種自由觀,正是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的理論基礎。

        當然,他也不認為自由是無限度的。每個人的自由,必須以不侵害他人利益為前提?!爱斘覀儧]有給予旁人任何實際傷害,不直接傷害他的人身、財產(chǎn)或名譽時,就說對他采取的態(tài)度是正義的……對它的遵守可能是迫于強力,而對它的違反則會遭到懲罰?!盵2]355在這樣的前提下,他主張資本主義國家應該實行自由貿(mào)易、自由競爭。他反對壟斷、同業(yè)公會、政府對自由市場限制,而提出:最好的政府,是管的最少的政府。

        在自由經(jīng)營、自由競爭、自由貿(mào)易中,經(jīng)濟只受“看不見的手”的調(diào)控,即只服從于自發(fā)的經(jīng)濟秩序——市場規(guī)律。一切事情都任其自由發(fā)展,擁有完全的自由,人們可以自由選擇自認為合適的職業(yè),并自由地改變自身職業(yè)。自身利益會促使他去尋求有利的途徑,避開不利的途徑。人們按自己的方式去追求自己的利益,自由地分配財產(chǎn)、自由地貿(mào)易、自由地競爭,政府只作為一個“守夜人”的角色出現(xiàn)。每個人都應該是市場經(jīng)濟中的“自由人”。“在這場合,象在其他許多場合一樣,他受到一只看不見的手的指導,去盡力達到一個并非他本意想要達到的目的?!非笞约旱睦妫顾鼙仍谡嬲鲇诒疽獾那闆r下更有效地促進社會的利益?!盵3]自由競爭作為社會正義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是永恒、神圣和不可打破的。

        2.馬克思:勞動自由

        馬克思認為,每個人自由且全面的發(fā)展是人類解放的最終目標,因此自由是正義不可或缺的部分。傳統(tǒng)西方哲學主要從認識論的角度來定義自由(例如:柏拉圖、康德等主張自由就是擺脫感性的束縛),與之不同的是,馬克思從現(xiàn)實活動的角度來定義自由?,F(xiàn)實活動就是在“實踐活動中產(chǎn)生并在實踐中實現(xiàn)的人有目的的活動;人恰恰是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獲得自由?!盵4]柏拉圖、康德等傳統(tǒng)哲學家的出發(fā)點是唯心論,而馬克思的出發(fā)點是唯物論。

        馬克思認為,人類的本質(zhì)需要是勞動,即自由自覺的實踐活動。人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意識改造環(huán)境,而不只是屈服于環(huán)境。這是人區(qū)別于動物的主要特征。另外,人的特性還在于能將勞動作為自由發(fā)展自身的途徑和手段,而不僅是謀取生活的手段。所以勞動是人通向自由的手段,或者說要實現(xiàn)自由就要進行勞動。人類在自由的勞動中,不僅滿足了自身的需求,同時超越了自我、發(fā)展了自我,最終得到了自由且全面的發(fā)展。

        盡管馬克思認為自由可以通過社會勞動實踐來實現(xiàn),但他發(fā)現(xiàn):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由于生產(chǎn)資料的私有制,勞動發(fā)生了異化(Entfremdung)。在這種所有制下,資本家占有生產(chǎn)資料,而勞動者不占有生產(chǎn)資料。這時,勞動就由人的本質(zhì)生存方式,轉(zhuǎn)變?yōu)榱巳说闹\生手段。工人越是勞動,資本家就越是獲利、就越擁有奴役工人的力量,而工人就越是不自由?!皠趧訉と藖碚f是外在的東西,也就是說,不屬于他的本質(zhì);因此,他在自己的勞動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發(fā)揮自己的體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體受折磨、精神遭摧殘。因此,工人只有在勞動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勞動中則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勞動時覺得舒暢,而在勞動時就覺得不舒暢。”[5]43自由的必要條件不僅包括勞動實踐,還包括使勞動者能夠充分享有勞動成果的社會制度。

        所以馬克思的自由觀是一種勞動的自由觀,即基于特定社會制度和人類活動的自由觀。盡管自由潛藏在于人們的勞動實踐中,但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異化使人類無法通過勞動獲得自由。在異化勞動中,資本家與勞動者之間真實的、奴役與被奴役的生產(chǎn)關系,被二者之間自由交換的表象所遮蔽。因此,只有消滅資本主義制度,揚棄異化勞動,才能使人得到真正的自由和正義。由此,他批判了資產(chǎn)階級所提出的自由觀。他還指出:資本主義的自由交換僅僅存在于流通過程中,而在生產(chǎn)和分配過程中,資本家憑借占據(jù)生產(chǎn)資料的優(yōu)勢,對勞動者進行剝削和壓榨,使勞動者無法得到真正的自由交換。

        簡而言之,亞當·斯密所謂的自由,就是人們從利己心出發(fā),參與自由競爭而取得利益的自由。自由競爭資本主義正是這種自由的保障。與之相反的是,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是自由的根本障礙;要實現(xiàn)人全面而自由的發(fā)展,就要消滅資本主義制度。因為在這種制度下,勞動由獲取自由的手段,變成了實現(xiàn)自由的障礙。因此,人類要得到真正的自由,就需要使資本主義制度滅亡,使勞動者充分解放出來,使他們能夠真正自主能動地改造世界、實現(xiàn)自我。從馬克思的角度來看,亞當·斯密的自由觀體現(xiàn)的是資產(chǎn)階級的意志,所以他忽視了資本主義制度對勞動者自由的根本束縛。

        二、差別平等與無階級差別的平等

        馬克思和亞當·斯密都主張: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是人與人之間正義關系的體現(xiàn)。但對于什么是平等、在資本主義條件下能否實現(xiàn)真正的平等,二者的看法是不一致的。

        1.亞當·斯密:差別平等

        亞當·斯密所主張的平等,不是絕對的平等,而是相對的、有差別的平等。首先,他提倡的是自由競爭中主體之間的起點平等,而不是結果平等?!叭藗兲熨x才能的差異,實際上并不象我們所感覺的那么大。我們壯年時在不同職業(yè)上表現(xiàn)出來的極不相同的才能,在多數(shù)場合,與其說是分工的原因,倒不是如說是分工的結果?!盵1]15因此,每人都應該擁有平等的機會去實現(xiàn)自身抱負,換言之,在自由競爭中,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所有人都有依靠自身產(chǎn)品與經(jīng)營能力獲得利潤的平等權利。社會要做的是,讓每個人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參與競爭,同時在分配上對需要補償?shù)某蓡T給予補償,以達到人與人之間的平衡。但是,在這種初始分配一經(jīng)實施后,便不應進行干預。每個人都需要依靠機緣與自身努力,并利用其分配到的物資去平等地參與競爭。

        其次,亞當·斯密認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分配制度并非是不平等的。國家一年的財富增長,可分為三個部分的收入:土地地租、勞動工資和資本利潤。由于這三種不同的收入途徑,就產(chǎn)生了三種不同的階級:地主階級、勞動者階級和雇主階級。地主階級不需要勞動,而是通過出租土地來獲得利潤;勞動者階級需要付出辛勤的勞動才能獲得工資;雇主階級擁有多數(shù)的生產(chǎn)資料,通過出售商品獲得利潤。這三大階級在資本占有上的差別,造成了他們收入上的差別。地租、工資和利潤在自由競爭中,可以通過“看不見的手”的調(diào)控,實現(xiàn)分配上的平等。這三個階級的收入雖然存在差別,但是這種差別原則下的分配是正義的。“但勞動者獨享全部勞動生產(chǎn)物的這種原始狀態(tài),一到有了土地私有和資本累積,就宣告終結了。”[1]59換言之,他僅僅把勞動者享有全部生產(chǎn)成果的狀態(tài),視為原始狀態(tài),而非理想狀態(tài)。

        2.馬克思:無階級差別的平等觀

        馬克思認為,平等是一個歷史范疇。隨著資本主義的興起與發(fā)展,資產(chǎn)階級提出:平等是正義的一個要求。但資產(chǎn)階級主張的平等是虛偽的,并且這種平等觀掩蓋了資本剝削的本質(zhì)。因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占人口少數(shù)的資本家擁有大部分的生產(chǎn)資料,而工人作為勞動者與生產(chǎn)資料是相分離的。資本家與工人之間,顯然不存在平等的社會關系。人類要實現(xiàn)平等,就要消滅私有制和階級差別。

        更具體地來講,馬克思的平等觀,分為三個層次。首先,平等是社會成員在經(jīng)濟、政治、社會等領域之間全面、多方位的平等。“平等應當不僅是表面的,不僅在國家的領域中實行,它還應當是實際的,還應當在社會的、經(jīng)濟的領域中實行?!盵6]448無產(chǎn)階級要求的平等,即消滅階級、廢除資本主義剝削制度之后的平等,而不是資產(chǎn)階級虛假的平等。在經(jīng)濟上,要廢除私有制和私有財產(chǎn),實現(xiàn)生產(chǎn)資料公有制和按需分配,從而實現(xiàn)經(jīng)濟平等;在政治上,要消滅國家和階級,消滅階級剝削、壓迫和差別,從而實現(xiàn)政治平等;在自身發(fā)展上,消除異化勞動,使勞動不再是勞動者謀生的手段,而是自我發(fā)展和實現(xiàn)的手段。

        其次,平等的實現(xiàn)程度受社會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的制約。高度的社會平等,是以“生產(chǎn)力的巨大增大和高度發(fā)展為前提的?!盵5]86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chǎn)資料屬于資本家私有,這就無法與生產(chǎn)的社會化要求相適應,從而阻礙了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因此要從資本主義制度,過渡到共產(chǎn)主義制度,大力解放和發(fā)展生產(chǎn)力。只有在勞動者所付出的勞動可以與“另一種形式的同量勞動相交換”[6]304,并且“勞動無例外地分配于一切社會成員”[6]525時,平等才能實現(xiàn)。

        再次,消滅階級差別是平等的根本要求。無產(chǎn)階級所要求的平等,就是在去除階級差別基礎上的平等,“任何超出這個范圍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謬?!盵6]448只有階級差別消亡,個體才能擺脫階級的束縛,得到真正的平等。因為資產(chǎn)階級對無產(chǎn)階級的壓迫包含著眾多的社會不公:經(jīng)濟上對剩余價值的剝削,政治上的壓迫,文化上的控制。反對階級壓迫就是為了爭取根本的社會平等。需要無產(chǎn)階級通過革命的方式推翻資產(chǎn)階級的統(tǒng)治,建立無產(chǎn)階級政權,最終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社會。在共產(chǎn)主義社會,沒有階級與壓迫;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占有生產(chǎn)資料,共同參與勞動;沒有階級差別,就沒有階級壓迫。

        亞當·斯密的平等觀,是一種差別原則下的平等。社會資源按照差別平等的原則,分配給社會全體成員,且這種平等原則僅僅局限于流通領域。馬克思對這種差別正義進行了批判:資產(chǎn)階級所指的社會全體成員,既包括勞動者也包括資產(chǎn)階級;資產(chǎn)階級占有了勞動者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而他們?yōu)榇烁冻龅膬H僅是維持勞動者基本生活的工資,即勞動者所創(chuàng)造價值的一部分。這是不正義的。因此,真正的分配正義只會出現(xiàn)在無階級差別的共產(chǎn)主義社會中。因為在這樣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由于階級出身而導致的不平等關系徹底消亡了,這樣“才能完全超出資產(chǎn)階級權利的狹隘眼界,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6]306。這也正是馬克思平等分配思想的核心,即在沒有階級差別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平等。

        三、內(nèi)化實現(xiàn)與外化實現(xiàn)

        對于如何實現(xiàn)正義性原則,亞當·斯密與馬克思一個走向了內(nèi)化途徑,一個走向了外化途徑。

        1.亞當·斯密:正義的內(nèi)化

        亞當·斯密繼承了古希臘哲學家們的觀點,而提出:正義是一種美德?!坝幸环N美德,一般準則非常確切地規(guī)定它要求作出的每一種外在的行為,這種美德就是正義。”[2]216因此,他將道德情感作為實現(xiàn)正義的根本途徑,而且他所謂的正義,其實是一種內(nèi)化的正義。

        首先,狹義的正義就是基于人類內(nèi)心情感的正義。正義就是要“放棄屬于他人的東西”[2]391。因為如果不這樣做,人們心中的憎恨和憤怒就會產(chǎn)生,從而導致內(nèi)心寧靜的喪失。此外“當我們沒對旁人做出任何實際傷害,并不直接傷害他人的財產(chǎn)、人身或名譽時,就說對他采取的態(tài)度是正義的?!盵2]355亞當·斯密認為,人類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道德情感,是因為人的本性中具有同情心,即能夠感受他人的感受。他在《道德情操論》中提出的這種人類本能(即同情心),大大平衡了他在《國富論》中提出的人類利已主義動機。顯然,他已經(jīng)意識到了利已主義的負面效應,因此他用同情心來作為人們?nèi)プ袷卣x原則的內(nèi)在保障。

        其次,廣義的正義是基于情感外在運用的正義。“如果旁人的品質(zhì)、地位以及同我們之間的關系使得我們恰當?shù)睾颓袑嵉馗械剿麘斒艿綗釔邸⒆鹬睾妥鹁?,而我們不作這樣的表示,不是相應地以上述感情來對待他,就說我們對他采取的態(tài)度是不義的?!盵2]355狹義正義是消極的,只規(guī)定了人們不能做什么,而廣義正義是積極的,規(guī)定了人們應該做什么。亞當·斯密所指的這種廣義正義,在東方社會中也被視為傳統(tǒng)的美德,如慈悲、尊老愛幼等。

        再次,更全面的正義是行為正義。“所謂正義的含義同行為和舉止的確切的和完美的合宜性無異,其中不僅包括包含狹義的和廣義的正義所應有的職責,而且也包括一切別的美德,如謹慎、堅忍不拔和自我克制。”[2]356亞當·斯密繼承了柏拉圖對于正義的理解:一切美德都屬于正義,而正義就是一切恰當?shù)男袨?,包括了?jié)制、堅忍、勇敢、節(jié)儉、高尚等美德。所有這些正義,都是在個人習性層面上的合宜行為,而沒有脫離個人道德的范圍。

        簡而言之,亞當·斯密所謂的正義是一種內(nèi)化的正義,因為其力量的源泉是人類內(nèi)在的道德情感。既然正義發(fā)自人的內(nèi)心,所以他不要求推翻資本主義制度,不希望實行社會變革,而只是希望在資本主義的框架下,通過發(fā)掘人內(nèi)在的道德情感來實現(xiàn)正義。

        2.馬克思:正義的外化

        與亞當·斯密不同的是,馬克思的正義觀從現(xiàn)實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出發(fā),實質(zhì)上是一種外化的正義。首先,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正義只是維護資產(chǎn)階級統(tǒng)治的工具;只有在共產(chǎn)主義社會,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社會正義。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正義的要求是維護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經(jīng)濟權利。但是由于生產(chǎn)資料屬于資本家所有,資本家雇傭工人,并付給他們工資以換取勞動。表面上,這是公平正義的交換,其實工資掩蓋了資本家占有工人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的真相。因此在馬克思看來,資產(chǎn)階段在鼓吹政治正義的旗號下,卻進行著最不正義的活動。資本主義私有制在根本上是與正義相違背的,因此任何試圖在資本主義框架下實現(xiàn)正義的主張,都是虛假的。馬克思還認為,資本主義社會中各種不正義現(xiàn)象的根源都是生產(chǎn)資料私有制。這種所有制使得廣大勞動者無法真正得到自由,并享有與資本家一樣的平等權利。經(jīng)濟上的不自由與不平等,導致了政治和思想上的不自由與不平等,并最終導致了非正義性。

        其次,馬克思不接受傳統(tǒng)西方哲學有關正義的內(nèi)化進路,而將視角轉(zhuǎn)向了正義實現(xiàn)的外部條件。他通過對生產(chǎn)實踐活動的研究和探索來認識正義問題,尤其是深入研究物質(zhì)資料的生產(chǎn)方式,來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zhì)矛盾。資本主義社會根本的不正義性在于:當生產(chǎn)力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時,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系就成了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障礙。因此,要使正義問題得到徹底的解決,就必須在無產(chǎn)階級的領導下,實現(xiàn)徹底的社會變革,使正義獲得最理想的社會環(huán)境。因為在馬克思看來,正義不是一種抽象的原則,更不是一種只依賴人心的思想;它絕對不能超出整個社會的經(jīng)濟狀況以及以此為基礎的政治狀況。要實現(xiàn)真正的正義,就要使整個社會的經(jīng)濟基礎發(fā)生根本的變革。

        簡而言之,亞當·斯密有關正義實現(xiàn)途徑的思路,繼承了自柏拉圖以來的西方傳統(tǒng)哲學的思想,即從人的內(nèi)心、道德情操著手,尋找貫徹正義的內(nèi)在力量。這種正義觀,實質(zhì)上是一種唯心主義的正義觀。與之相反的是,馬克思發(fā)展了西方傳統(tǒng)哲學中的另外一種原則,即唯物主義,而把正義看作物質(zhì)生產(chǎn)方式的產(chǎn)物。因此,馬克思不像傳統(tǒng)的如笛卡爾那樣的哲學家,只是進行坐椅上的沉思,而是充滿激情地投身到無產(chǎn)階級運動中,在更先進的生產(chǎn)關系和生產(chǎn)力中,尋找正義的支撐力量。

        四、結語

        馬克思與亞當·斯密分處不同的時代,因此他們的正義觀存在差異,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這里一定要避免簡單地將二者分個高下,而要注意他們思想差異背后的社會環(huán)境、心理動機的因素。亞當·斯密所處的是資本主義早期階段。這時的資本主義制度,相對過去腐朽的封建制度,顯現(xiàn)出了巨大的優(yōu)越性。這一點,馬克思也是認可的。因此,亞當·斯密提出以自由、平等和美德為主要內(nèi)容的正義可以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實現(xiàn)。而在外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正義的實現(xiàn)就必須從人的內(nèi)心著手。馬克思身處資本主義快速發(fā)展的時期。這時的資本主義制度,已經(jīng)暴露出相當大的弊端。馬克思發(fā)現(xiàn)資本主義最大的不正義性,其根源恰恰是資本主義制度本身。因此,他主張一定要改變外部條件,換言之,如果外部條件不足,人的內(nèi)心也無法改變。所以真正的正義,必須要在一定擁有高度生產(chǎn)力、沒有階級差異、人的精神境界極大提高的社會(即共產(chǎn)主義社會)才能實現(xiàn)。

        [1]亞當·斯密.國富論:上卷[M].郭大力,王亞楠,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2]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M].蔣自強,欽北愚,朱鐘棣,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3]亞當·斯密.國富論:下卷[M].郭大力,王亞楠,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27.

        [4]韓永剛.馬克思自由觀與薩特自由觀比較[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8.

        [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On Differences in Justice Theory of Karl Marx and Adam Smith

        XU Xian-jun, GAO Jun-xiang

        (SchoolofMarxism,HangzhouDianzi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8,China)

        Justice is not only the human eternal ideal, but also the footstone of the social progress. Both Karl Marx and Adam Smith have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justice. Karl Marx criticizes the hypocrisy of the justice of the bourgeoisie, advocates overthrowing capitalism and claims that the real free, equal and justified society can only be realized in the communist society. Adam Smith also recognizes the injustice of capitalism, but he argues that they can be solv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apitalism. He traces justice back to the sympathy of people, and wishes that it can maintain the social order of capitalism.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heory of justice of Marx and Smith can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justice.

        Karl Marx; Adam Smith; justice

        10.13954/j.cnki.hduss.2016.05.005

        2016-02-22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3&ZD069)

        徐獻軍(1979-),男,浙江金華人,哲學博士,教授,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現(xiàn)代西方哲學.

        B0

        B

        1001-9146(2016)05-0027-05

        猜你喜歡
        馬克思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論馬克思哲學的“形式指引”
        論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三大層次
        一個半世紀后的卡爾·馬克思
        論馬克思的存在論
        在馬克思故鄉(xiāng)探討環(huán)保立法
        人大建設(2019年2期)2019-07-13 05:41:06
        習近平: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當代陜西(2018年9期)2018-08-29 01:20:50
        廣元有條馬克思街
        日本在线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大学生粉嫩无套流白浆|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者| 91在线无码精品秘 入口九色十| 蜜臀av在线一区二区尤物| 肥老熟妇伦子伦456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国产精品深夜福利免费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国产视频 |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色欲| 国产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区| 国产剧情av麻豆香蕉精品| 日韩欧美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欧美|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 国产黄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版综合| 国产精品麻豆欧美日韩ww| 国产成人无精品久久久| 不卡免费在线亚洲av|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视频白浆免费| 中国凸偷窥xxxx自由视频妇科|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AV无码| 杨幂Av一区二区三区| av中文字幕一区人妻|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成a人片在线|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人妇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私人vps一夜爽毛片免费| 免费少妇a级毛片人成网| 国产爆乳乱码女大生Av| 亚洲中文字幕免费精品| 女人高潮久久久叫人喷水| 国产96在线 | 亚洲|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正片 |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18禁| 男女性生活视频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