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勇霞
(作者單位:賀州學院)
真實性與虛幻性鏡頭的融合——論陸川電影《尋槍》主觀鏡頭
覃勇霞
(作者單位:賀州學院)
陸川電影《尋槍》通過出色的電影視聽語言講述了基層普通警察馬山尋槍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與結(jié)局,運用主觀鏡頭突顯男主角內(nèi)心詭異恐怖的心理特征,其主觀鏡頭呈現(xiàn)三大特色:首先,主觀鏡頭體現(xiàn)了真實性與虛幻性的交織,逼真揭示人物充滿焦慮的內(nèi)心世界,真實世界鏡頭與意識世界鏡頭水乳融合;其次,主觀鏡頭敘事的懸念性;最后,主觀鏡頭對影片聽覺造型的渲染烘托意義,包括對電影的音樂、音響、人聲帶來的諸多影響。
陸川電影;尋槍;主觀鏡頭;特色
中國經(jīng)典電影《尋槍》,是中國新生代導演陸川2002年的電影作品,是他的第一部電影作品,也是其代表作之一,影片的思想性與藝術(shù)性在中國電影史上堪稱視聽藝術(shù)的創(chuàng)新,該片主觀鏡頭的運用極具特色?!皬溺R頭給觀眾的印象而言,有客觀鏡頭和主觀鏡頭兩種,一般來說,從導演(也是觀眾)的視角出發(fā)來敘述的鏡頭叫客觀鏡頭,從劇中人物的視點出發(fā)來敘述的鏡頭叫主觀鏡頭。”[1]其中,主觀鏡頭,是指“主觀視點提供給我們一個帶著劇中人物的情感傾向的視覺角度,是攝影師對場景的介入?!盵2]陸川在《尋槍》中運用獨特的鏡頭運動引導觀眾卷入劇情,讓觀眾產(chǎn)生介入感。
影片主人公馬山的心理變化,是通過導演交叉運用主客觀鏡頭的有力呈現(xiàn),同時引發(fā)觀眾思考:男主眼前看到的及其發(fā)生在男主身上的事情是真是假?之所以讓觀眾一時間難以理解,是因為劇中人的主觀視角分為“代表人物視線的真實世界鏡頭”和“明顯表示出主角主觀情感與情緒的意識世界鏡頭(具有制假功能)”[3]導演陸川把主客觀兩種鏡頭交叉運用,故意模糊影片中真實世界和意識世界的界限,從而讓觀眾對劇情難辨真假,使影片更像懸念偵探片。
1.1真實性與虛幻性交織的交叉蒙太奇手法運用
影片表現(xiàn)真實世界的情節(jié)主要有:馬山丟槍、尋槍。圍繞此主要故事情節(jié),導演設計了幾場客觀現(xiàn)實中發(fā)生的敘事情節(jié):他心急如焚地翻箱倒柜,妻子在一旁詫異地看著他;他焦急地詢問新婚的妹妹;他心懷戒備地聽著朋友們熱心地幫他分析槍的下落;他緊張地提防初戀情人的出現(xiàn)。導演設計了這幾組鏡頭,呈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中平凡甚至令人發(fā)笑的小人物形象,這些鏡頭是屬于傳統(tǒng)風格的鏡頭語言,導演有耐心地引導著觀眾一步步走進影片的敘事情境,讓觀眾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主人公馬山因為喝醉酒之后失去槍支的焦慮和懷疑,這些人的幫助反而增加了馬山尋槍的苦痛心情和難度。
為更逼真地表現(xiàn)男主馬山的焦慮心理,影片在展現(xiàn)如上所述的真實世界中馬山行為的同時,運用交叉蒙太奇的影視創(chuàng)作思維,在影片中不斷穿插表現(xiàn)馬山幻覺的主觀鏡頭,體現(xiàn)馬山虛幻的臆想世界,用虛焦模糊鏡頭體現(xiàn)了馬山心理的驚恐特征:深夜,馬山孤身一人在小鎮(zhèn)里行走,他仿佛看到十一盞孔明燈像十一個龐大的星球慢慢升起在黑漆漆的夜空,與物的巨大對比之下,馬山(人)是何其的渺小,影片鏡頭清冷的景象極致渲染馬山的心理壓力。這樣的景象顯然不是真實生活中能看到的景致,而是導演特意渲染的馬山幻覺畫面,形象地傳達了男主尋槍未果的焦急無奈的心理。從這點看,此虛幻鏡頭是真實世界中馬山的真實心理的投射,具有隱喻作用:究竟這樣的鏡頭是導演的有意為之,還是真正體現(xiàn)我(馬山)的真實心理?答案顯而易見,一處混淆的視聽感官享受,卻讓人們了解了導演以及人物本身最想表達的焦急心情,詭異的氛圍也更加明顯。
1.2男主角死前的真實性鏡頭與死后的假定性鏡頭的呼應
影片的后半部分:馬山意識到自己尋槍的危險性,為了最后見一次妻兒,他前去學校,結(jié)果沒有見到妻兒子一面,他給兒子買了玻璃球和棒棒糖,在教室外面采摘了一束野花請人轉(zhuǎn)交給妻子。在離開家的時候,觀看家園,此時熒幕的聽覺造型是:馬山熟悉的妻兒的聲音。
與之相呼應,影片末尾:馬山被槍擊中死亡后,導演陸川用的是虛幻的主觀鏡頭,鏡頭出現(xiàn)的是馬山“復活”的魂魄——“他”回到他最近去過的妻兒所在的學校,朗朗讀書聲,馬山的魂魄看到妻子教書和兒子讀書的身影……接著,采用了拉鏡頭,從教室走廊拉回,最后是淡出鏡頭,導演采用了后期制作的一系列特效鏡頭,造成了新奇詭異的視覺效果,出乎觀眾的意料,形成了藝術(shù)的陌生化的效果,同時與這部影片詭異的氛圍融合,至此影片結(jié)尾,導演塑造馬山這一人物的主旨水到渠成:馬山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表情特寫則體現(xiàn)了壓抑至極的苦悶情緒得到了盡情釋放,彰顯出一種精神劇痛;主觀鏡頭讓馬山的靈魂站立起來,馬山身上所體現(xiàn)的普通人敬業(yè)的責任感、不屈的精神,作為人的高貴的品質(zhì)讓觀看者頓時覺得小人物的偉大,受到精神的凈化。影片因此體現(xiàn)了主觀鏡頭與表達主題的水乳交融,將主人公的主觀情緒和幻想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影片中,跟鏡頭的運用:攝像機跟隨著瘋狂的馬山在偏僻落后的小鎮(zhèn)漫無目的搜尋,鏡頭的快速移動及急促的搖鏡頭、晃鏡頭互相穿插,電影故事敘事看似錯亂,實際上卻是導演引導觀看者感受到影片中人物內(nèi)心失衡的不安全感。
第一組鏡頭:黑夜追車。黑漆漆的夜晚,馬山騎著摩托車追蹤一輛汽車。先是山路上馬山騎摩托車的真實世界中的客觀鏡頭,然后切換成近景,此時顯然是馬山的主觀視角鏡頭,因為電影熒幕呈現(xiàn)的是怪誕的畫面:破舊的摩托車行進,怪異的周邊景象,路邊的樹木、牛群和房屋、山路等景物模糊恍惚,搖晃不定,此時攝影師采用了搖鏡頭,該鏡頭傳神地表達了影片主人公馬山因失槍而四處尋槍不著的無奈與焦灼的心理特征,這晃動的景物畫面是人物特定情緒的折射現(xiàn)實與幻覺、真實與非真實的景物快速切換,一切顯得含糊不清,由此引發(fā)了觀看者的聯(lián)想翩翩,使影片懸疑氛圍更加濃郁。
第二組鏡頭:馬山的回憶。依然是馬山眼睛的主觀鏡頭:他開著摩托,視角模糊,攝影師采用前照燈打出的一圈慘白微弱的光亮,通過鏡頭對準路面向前推進,這是現(xiàn)實中真實發(fā)生著的事情。接著鏡頭轉(zhuǎn)為主觀鏡頭,同樣通過馬山眼睛特寫,融入鏡頭:記憶中,妻兒向他揮手告別,隨著畫面向左的移動,暗示馬山離開家鄉(xiāng),且越來越遠,一種與親人別離難以再聚的悲愴之感在此畫面鏡頭中逼真渲染,從而感染了影片的每一位觀看者。緊接著,馬山看到了一個個親朋好友的漠然的眼神,此時則暗示親屬也和他有所疏遠?,F(xiàn)代社會“他人即地獄”的人際關(guān)系的危機感油然而生。導演通過馬山的眼睛(心理)準確地傳達了人物的無奈無助,更為影片結(jié)尾馬山的尋槍的結(jié)果——死亡的悲愴結(jié)局埋下了伏筆,這樣,主人公死亡的結(jié)局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已經(jīng)暗示,導演設置懸念的鏡頭藝術(shù)細膩自然,不著痕跡。
第三組鏡頭:主觀鏡頭,拿槍人出現(xiàn)的搖鏡頭背景。馬山騎著摩托車繼續(xù)前行,其心中尋槍的心理防線近似瘋狂境地,為表達人物將近崩潰的著魔心態(tài),導演安排了在馬山前面不遠處閃現(xiàn)一個拿槍人的不斷晃動背景,又是搖鏡頭的運用,整部影片多處的搖鏡頭運用,并不給人感覺審美疲勞。相反,讓人覺得這樣的搖鏡頭在影片中是這樣的渾然一體,以至于首尾呼應。2002年時,陸川駕馭電影語言的能力是如此嫻熟,《尋槍》根本不像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之作。
以上這幾組主觀鏡頭,導演運用大量的主觀鏡頭(幻境、搖鏡頭等)及畫面色彩(冷色調(diào))渲染,從而更好地傳達出人物從恍惚到瘋狂的情緒變化,劇情隨著懸念的不斷疊現(xiàn),更加讓人感覺到撲朔迷離。
影片是從馬山的主觀視點出發(fā)的,所以影片音樂也受馬山心理感受推動,影片音樂立足于在每個不同的具體場景表現(xiàn)人物情緒,用音樂傳達出更深層次的含義。
3.1快速的主觀鏡頭切換與狂躁喧鬧的音響融合
影片開頭,馬山發(fā)現(xiàn)槍不在自己身上之后,立即不安焦躁,為體現(xiàn)此場景中人物的心理,影片用快速切換鏡頭掃描:小鎮(zhèn)、婚禮場面、人群、人腳、鄉(xiāng)鎮(zhèn)小巷、腳步、哆嗦的手、拿鑰匙的手和發(fā)光的槍,這些全景、中景、近景、特寫鏡頭的快速切換剪接,造成昏亂的影像氛圍,在這樣的情境中,配之以狂躁單調(diào)的背景音樂,還有夸張的鑰匙聲、腳步聲、開鎖聲、馬山急亂的呼吸聲,這些背景音響的設計,讓觀眾感受到馬山丟槍、尋槍過程中的近乎瘋狂、即將崩潰的精神狀態(tài)。
這樣,影片開篇一連串快速切換的鏡頭一下子就把觀眾引入偏僻的貴州小鎮(zhèn),影片快速的畫面切換配合著帶有急促的鼓點背景音樂讓觀眾也跟著緊張起來,從而營造了視覺與聽覺節(jié)奏完美和諧的藝術(shù)效果。
3.2搖晃的鏡頭與雜亂的音效的配合
馬山騎自行車追小偷那段,音樂顯得雜亂無章,貌似馬山什么都不管不顧的用力蹬著自行車狂追小偷一樣,嘴里還喊著“你跑”,小偷把包送給馬山,馬山扔回去要繼續(xù)追,到最后小偷精神幾乎崩潰的連續(xù)問道:“你搞哪樣?”使影片在此時充滿黑色幽默,鏡頭語言充滿不安的情緒。
陸川用他獨特的主觀鏡頭引導著更多客觀的鏡頭發(fā)展。陸川說,他最想表現(xiàn)的是小人物的精神狀態(tài)和生存境況,“我心目中的《尋槍》應該是一部形態(tài)平和大氣,而后在正常中滲透異樣,在陽光下感受陰冷,充滿人生命運感的電影?!盵4]“我試圖回想出一些自己作為處女導演時紅撲撲的清純、喜悅和青澀,無意間掏出來卻是布滿老人斑的滄?!盵4]整部影片故事情節(jié)本是簡單,但陸川用細膩嫻熟的電影敘事技巧,創(chuàng)新性地運用了帶有強烈荒誕性的主觀鏡頭突顯人物性格,帶給觀眾懸念,使影片在思想上令人深思,在藝術(shù)達到了新高度。
[1]吳曉麟,劉馳.新奇的世界-不容忽視的主觀鏡頭[J].東南傳播,2007(3).
[2]張菁,關(guān)玲.影視視聽語言[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
[3] 王右生.從主觀鏡頭運用看紀錄片的真實與表達[J].考試周刊,2007(50).
[4]張學昕.無法止息的焦慮-關(guān)于電影《尋槍》的讀解[J].文藝評論,2007(2).
本論文系課題階段性成果。課題名稱:2016年度“廣西高等教育創(chuàng)優(yōu)計劃”特色本科專業(yè)漢語言文學,文件編號:桂教高教【2015】93號。
覃勇霞(1971-),女,廣西賀州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地方文學、影視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