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秋英
(長春市九臺區(qū)二道溝中心學校 吉林長春 130500)
淺談“手勢”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徐秋英
(長春市九臺區(qū)二道溝中心學校 吉林長春 130500)
語言表達能力是教師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態(tài)勢語言是教師輔助有聲語言教學的重要手段,而手勢是態(tài)勢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綜合素質(zhì)不可缺少的主要方面。加強手勢語言在教學中運用,對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音樂教學 手勢語言 發(fā)揮作用
手勢在教學中具有有聲語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特殊的意義,是教學語言的一種特殊應用形式。
音樂是一種聲音的藝術,對學生要進行嚴格的音準訓練,是學好音樂的基礎,也是唱好歌曲旋律的前提。
音準,對小學生來說,“看不見、摸不著”,非常的抽象,練習起來難度較大。教師也難以用評議表達清楚。這時如果運用柯爾文手勢,(“柯爾文手勢”是柯達伊音樂教學法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手勢19世紀70年代由優(yōu)翰?柯爾文首創(chuàng)的,所以稱之為“柯爾文手勢”,手勢借助七種不同手勢和在身體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來代表不同的唱名,在空間把所有唱音的高低關系體現(xiàn)出來,它是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音高、音準的調(diào)整、交流的一個身體語言形式。)即把從do—doˊ八個音抽象音高位置用不同的手勢與人體各部分結(jié)合起來,就能把“看不見、摸不著”的音高形象地表示出來,由“看不見”到“看得見”“摸不著”到“摸得著”讓學生看手勢練唱音階或邊做手勢跟琴模唱。例如:在低年級音準練習時,首先讓學生掌握“科爾文手勢”do、mi、sol的手形,學生跟琴唱出do、mi、sol的音高,再加上節(jié)奏、旋律1 1 1 —|3 3 —|5 5 5 — |,教師做手勢do 、re、mi、sol、xi手向前推三次,第三次推兩拍那么長的時間,同時用琴跟著學生輕松唱出來。這樣學生對音準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然后進行re、fa、la、xi幾個音的練習,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可以看老師的手勢進行四個小節(jié)、八個小節(jié)的練習。
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由音準到音程、和聲音程乃至更高的水平。利用“柯爾文手勢”訓練音準把原來枯燥無味的教學變成了有滋有味的教學。這樣即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巧妙的解決了音準難的問題。
使用手勢進行二聲部訓練。教師用兩只手的手勢表示不同聲部音高,調(diào)整音準、訓練聽覺,使學生學會互相傾聽、配合?;蛘呤沁x擇學生二聲部歌唱中困難的片斷單獨進行練習。練習時不看譜、不使用鋼琴,只是按照教師的手勢歌唱。所以在合唱訓練過程中,教師指揮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指揮的動作應準確、簡練和自然。準確是在預示、速度和分寸等方面的把握程度。簡練是要以節(jié)儉、樸實和鮮明的動作來概括和表達樂思,自然是指指揮的登記表要自然大方,動作要輕松自如與學生配合要默契。教師的指揮手勢要揮拳它的擊拍動作的基本軌跡,即加速線走向。常見的基本拍子有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等。教師在指揮過程中大臂、手腕、手掌、手指的整體運動并采用柔韌型的手形要恰到好處。通過教師的指揮來帶動學生演唱歌曲的情緒。在講旋律進行時,我們可以用手勢在空中的適當位置比畫出一條隨音樂起伏不定、運行有致的旋律線,學生從這條看得見、聽得著的旋律線上很直觀地感知到這首歌曲中音域的寬窄、節(jié)奏的疏密、情緒的松弛、高潮的布局,從而更進一步理解音樂作品的深刻內(nèi)涵,然后去成功地表現(xiàn)它。例如,在教學《共產(chǎn)兒童團歌》教師范唱時用手勢將旋律的起伏做一定的演示,讓學生從手勢中感知歌曲的高低起伏、強弱表現(xiàn),對歌曲有個初步的了解。并在學生演唱時也用手勢作相應提示:學生在輕聲哼唱第一遍時,教師將右手握拳敲擊左手手心,用這樣的手勢將曲譜的節(jié)奏表現(xiàn)出來,學生通過教師的手勢提示對歌曲的節(jié)奏、強弱表現(xiàn)等一目了然,為下面的演唱作一個鋪墊。學生在演唱第一句“準備好了嗎?時刻準備著,我們都是共產(chǎn)兒童團……”教師用劃拍的手勢進行提示,在唱全曲高潮部分時,教師的手勢動作隨旋律的波動不斷上揚,最后結(jié)束時把握好時值來個握拳收尾。從而使學生在演唱時更好的把握歌曲的情感,處理好歌曲的音域?qū)捳?,達到表現(xiàn)歌曲的目的。如果要用輪唱的方式演唱《共產(chǎn)兒童團歌》,那么教師就要像指揮家一樣將手勢表現(xiàn)得更加淋漓盡致、此起彼伏,手勢動作的總體是一種上揚、明亮,一種激勵、昂揚的感覺。使學生通過教師的手勢示范將歌曲的演唱效果達到一個更高點。運用指揮這種特有的手勢訓練,能提高學生的合唱能力,對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感受能力、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有著重大的意義。
手勢是交流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信息源,它可以描暮復雜的事物狀貌,傳遞豐富的內(nèi)部心聲,表達特定的含義。因此,它更多的被用來組織教學、協(xié)調(diào)師生關系。簡潔明確大小適度,自然親切的手勢,可以有效地幫助音樂教師的課堂教學,音樂教師應當能夠熟練巧妙地使用這一有力的表達工具。據(jù)統(tǒng)計,一個能夠靈活運用各種手勢語言的人比一個不用手勢語言的人更容易傳達信息,要達到同樣的交流效果。運用手勢+肢體可以幫助你減少10%的唾沫星子(少說10%的話)更重要的是,手勢+肢體語言可以提高你的說服力,增加你獲得成功的可能性,例如:在教學中,低年級音樂課上坐姿是每節(jié)課都強調(diào)的,如果教師每節(jié)課都用語言強調(diào),學生會微妙不自覺的感到老師的話太多而起不到很好的作用,利用手勢+肢體形象地做出來學生立即有了明顯的反應。學生在回答問題時一個簡單的“請”的手勢(手心朝上指向?qū)W生)學生按老師的意思去回答問題,學生在回答問題非常正確時老師做出手勢表示你“真棒”(拇指豎起來)。學生豎行沒有坐直老師雙手向前(掌心相對)上下動兩次學生馬上調(diào)整過來。這些無聲的語言巧妙地創(chuàng)造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氣氛,微妙地溝通著我們心里那份無以言說的情感。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探索著使用一些適時、適當?shù)氖謩?,豐富了老師的課堂語言補充了音樂中語言所不能表達的內(nèi)容,使師生之間交流更容易,師生關系更親近。
總之,巧妙地將手勢運用到音樂教學中,避免教師語言的繁瑣。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了音樂的教學情境,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素質(zhì),使音樂課堂教學有一個嶄新的面貌。
徐秋英,1966年出生,現(xiàn)為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qū)二道溝中心學校小學音樂教師。曾獲得長春地區(qū)優(yōu)秀教師和市教育科研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多次被評為長春市優(yōu)秀課、最佳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