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曉倩
(作者單位:廣東廣播電視臺)
電視新聞采訪中的傾聽與提問技巧
華曉倩
(作者單位:廣東廣播電視臺)
對于電視臺新聞欄目來說,新聞采訪是一項重要的工作。要做好這項工作,不僅需要敏銳的觀察力,能夠有效地傾聽被訪者的思想和觀點,還需要具備采訪提問技巧,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有效地提問,在繁雜的信息傳遞過程中,幫助觀眾理清信息和要點。
電視新聞采訪;傾聽;提問;技巧
隨著信息多元化時代的到來,電視新聞采訪工作,對于打造新型的新聞類節(jié)目,贏得更多受眾群體,實現(xiàn)廣播新聞媒體多元化發(fā)展具有深遠意義。要想做好電視新聞采訪工作,采訪記者不僅要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還要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有效地與被訪者進行溝通交流,傾聽被訪者所傳遞的信息,以獲取更多有價值的新聞素材;同時,必須具備有效的提問技巧,對被訪者進行巧妙的語言引導(dǎo),以提高新聞采訪效果。
1.1違背新聞的職業(yè)道德,進行越位式采訪
電視新聞采訪,新聞記者一定要注意與被訪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要明確采訪是有一定的倫理底線的,不能為了獲得所需信息,而超出底線去進行采訪。這種超越底線的采訪方式,也稱越位式采訪。新聞記者進行越位式采訪,主要是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如被訪者遇到天災(zāi)人禍等事情,心情極其壓抑。此時,新聞記者不理解被訪者的心情,為了完成任務(wù)進行越位采訪,這種缺乏同情心、違背新聞的職業(yè)道德的行為應(yīng)該避免。
1.2在提問中超越話題范圍,進行極限式采訪
從電視新聞采訪本質(zhì)來說,電視新聞采訪,主要是讓受眾群體了解最真實的新聞,還受眾一個真相,在新聞采訪過程中,新聞記者是否能夠掌握好尺度,是衡量記者是否合格的標準。所以,新聞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一定要結(jié)合具體的環(huán)境適可而止,適度采訪,營造和諧的采訪氛圍,如果在提問中超越話題范圍,進行極限式采訪,就會影響采訪效果,嚴重者可能會帶來尷尬局面。
2.1電視新聞采訪中的傾聽技巧
在電視新聞采訪中,許多人都覺得提問比傾聽重要,其實不然,在新聞采訪中,如果記者只顧及提問,不注重傾聽,就很難抓住被采訪者心靈的聲音,獲得更多有價值的信息。所以,電視新聞采訪中,記者必須學會傾聽。如果被采訪者愿意交流,就一定要仔細傾聽被采訪者所講的內(nèi)容,通過被訪者的敘述,可以獲得更多有價值的信息。了解更多事件發(fā)生的前因后果。在全面傾聽的過程中,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新聞記者,還要仔細辨別被訪者敘述事件的真實性,避免傳出虛假信息,影響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信譽度。尤其是對重點部分,更要仔細傾聽,認真辨別,可以吸收新鮮的觀點。特別是在獲取信息時,遇到有分歧的地方,或者比較典型的事例,一定要培養(yǎng)新聞工作者的敏感度,要專心傾聽,不可三心二意,避免在交流中漏掉重要的信息。要從不同意見中獲取真實信息,決不可道聽途說,片面理解,要通過有效傾聽提高采訪的質(zhì)量。
2.2電視新聞采訪中的提問技巧
電視新聞采訪,提問是比較常用的一種采訪方式,然而,時至今日,仍然有記者由于提問不夠準確,或者問題提出不當,導(dǎo)致新聞采訪失敗,給新聞采訪帶來尷尬局面。所以,作為新聞記者,一定要高度重視運用采訪中的提問技巧,從自身做起,提高提問技巧。首先,在新聞采訪提出問題之前,新聞記者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記者在采訪前,不僅要了解采訪對象性格以及文化背景,還要了解采訪環(huán)境及采訪對象的禁忌,只有對被訪者充足的了解,才能夠靈活地運用心理因素,積極調(diào)動被訪者的興趣,提高采訪質(zhì)量。
2.3傾聽與提問的相結(jié)合
隨著信息技術(shù)的快速發(fā)展,網(wǎng)絡(luò)已經(jīng)獲得了廣泛使用,很多記者進行新聞采訪時,習慣于使用現(xiàn)代化的方式進行采訪,通過電話、E-mail、微信、QQ等與被訪者交流,這種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容易出現(xiàn)一些問題,不直接接觸被采訪者,不符合新聞采訪的要求,新聞采訪,記者一定要深入到現(xiàn)場去采訪,只有到現(xiàn)場,才更有利于傾聽采訪者最真實的聲音,通過有效的傾聽與提問技巧,獲取所需的采訪信息。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新聞記者,要培養(yǎng)自己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本領(lǐng)。學會傾聽,巧妙提問,采訪中,掌握被采訪者情緒的變化,根據(jù)采訪對象情緒變化,隨時調(diào)整采訪方式,努力營造一種和諧的采訪氛圍,以獲得更多有價值的信息,贏得更多的新聞受眾群體。
[1]郭晶.新聞采訪中的傾聽與提問技巧分析[J].科技傳播,2014(4).
[2]固鐵慶.探析新聞采訪前的準備與新聞采訪成功的關(guān)系[J].赤子,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