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鍵
(作者單位:宜賓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
電視直播讓體育節(jié)目更好看
李 鍵
(作者單位:宜賓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
電視在帶給觀眾無盡的視聽享受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一種全新的節(jié)目樣式和傳播方式——電視直播。近些年來,電視直播已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了體育節(jié)目中,從而對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電視直播;體育節(jié)目
由于電視直播將體育事件發(fā)生與發(fā)展情況直接地傳遞給觀眾,把現場的聲音、圖像以及記者或主持人的口頭報道或解說等視聽信號同步播出,加快了可信資訊的接收速度;同時,它把現場影像和聲響“活生生”即時地傳送到遙遠的地方,沖破了空間的阻隔,以其強烈的現場感、真實感和新鮮感滿足觀眾求快、求近和求新的心理,因此,充分發(fā)揮出了電視媒體的傳播優(yōu)勢。
從新聞價值上來看,時效性越強的信息,新聞價值也就越大。時效性和真實性一樣,是新聞的生命。電視直播使體育事件的發(fā)生過程、節(jié)目的報道過程、播出過程以及觀眾的收看過程共時同步,使體育報道等于或接近于“零時差”,傳播層次得以減到了最少。“直播”較之“錄播”,更富有傳播迅速及時、信息豐富真實、現場感覺強烈的顯著特點。電視直播借助現代科技在“第一時間”里報道重要體育新聞、紀錄重大競技比賽,跟蹤全民健身活動……促使體育節(jié)目的時效性達到極至,從而搶得了報道先機,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廣大觀眾獲取信息的需求和心理參與的需求。
例如,2012年第30屆倫敦奧運會為期17天,參賽運動員10500名,共設26個大項、總計300個小項,產生了302枚金牌。中國代表團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奪得38枚金牌、27枚銀牌、22枚銅牌,金牌和獎牌數量均位列第二,打破6項世界紀錄、6項奧運會紀錄,取得境外參加奧運會歷史最好成績。從北京時間7月28日凌晨開幕式至8月13日凌晨閉幕式期間,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聚焦頂級賽事,打造視聽盛宴,每天都進行了高密度、大強度的現場直播,涵蓋了田徑、游泳、射擊、乒乓球、舉重、羽毛球、體操、跳水等大多數精彩賽事,即時速遞了各個項目的最新比賽情況,也給全國觀眾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驚喜和感動。
現場包括現場動態(tài)、現場細節(jié)、現場人物、現場氛圍等,現場又是千變萬化、富有動態(tài)、充滿未知的,感受現場、體驗過程、解開未知是觀眾對電視直播情有獨鐘的原因。動態(tài)的現場按照自己的時空軌道運行,具有獨立性和連貫性,電視直播始終把新聞主體的運動及變化過程作為直播主體予以記錄和展現,它充分調動人們生理的、心理的、社會的綜合反應,從而達到共鳴。當電視直播把動態(tài)事件帶給觀眾時,他們不只是一個旁觀者,已或多或少地將自己置身于體育事件中,自然而然地產生參與感。強烈的現場感與參與感,使電視直播往往能贏得較高的收視率。
例如,2008年8月3日上午,北京奧運會火炬開始在“天府之國”四川傳遞,圣火入川的第一站是“鄧小平故里”廣安。由于四川省火炬接力路線臨時改變,原定在宜賓進行傳遞的60名火炬手全部轉往廣安,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78歲,最小的21歲,平均年齡為41.4歲。宜賓、廣安兩地的一百多名火炬手棒棒相傳,手手相接,每一棒都傳遞著同一個夢想,每一只手都承載著同樣的期盼。大家齊心協(xié)力,用近乎完美的表現圓滿完成了四川省廣安站的火炬?zhèn)鬟f任務。通過當天上午的衛(wèi)星電視全程直播,各地觀眾尤其是宜賓觀眾如同身臨其境一般,感受了千里之遙奧運圣火點燃的夢想與激情,領會了“祥云”火炬?zhèn)鬟f的堅強與自信。
現場直播的過程成為觀眾感知體育事件發(fā)展的過程,使其真正有“身臨其境”、“親歷”的感覺,能更好地滿足觀眾欲知的心理。與此同時,由于直播是對不斷變化、不可預知的事件做“現在進行時”式的報道,其中便隱含了許多“懸念”,使得觀眾懷有釋疑、獵奇甚至意外的期待等。尤其是體育比賽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是電視直播中懸念的源泉。電視直播的魅力就在于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了人類的好奇天性,人們在收看現場直播節(jié)目的過程中,經常會對事件的發(fā)展走向和最終結果進行隨意猜測和主觀判斷,這種與實際結果的背離或吻合對觀眾來講都會產生較大的吸引力。
傳播學創(chuàng)始人之一麥克盧漢的“媒介是人體的延伸”理論指出:“媒介不是傳播信息的渠道,而是延伸人的器官”。意即電視直播能在第一時間將觀眾的視覺、聽覺延伸到現場,去看到事件的進程和周圍的環(huán)境;去聽到現場人物的同期聲和環(huán)境音響;還能通過對觀眾視覺聽覺的綜合運用去擴張觸覺,找回“感覺總體”,進而去切身感受現場的氛圍。上述的“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當是電視直播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品質,而體育事件發(fā)展進程中的“不確定性”成為電視直播產生懸念的主要源泉。電視直播聲畫同步,即時傳送,極富沖擊力、表現力和感染力,它充分利用了觀眾對體育事件發(fā)展與結果的熱切期待,刺激觀眾的興奮點,努力吸引觀眾們的注意力,以至于達到預期的收視效果和傳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