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園園
(作者單位:河南省南陽市南陽電視臺)
?
關于電視劇的戲劇沖突
包園園
(作者單位:河南省南陽市南陽電視臺)
摘 要:關于電視劇戲劇沖突的定義可以說是車載斗量,大家基本同意的觀點是,電視劇沖突主要指電視劇人物之間的沖突,電視劇人物的內心沖突,以及電視劇人物與環(huán)境的沖突,但筆者認為這種沖突理論還存在相當大的缺陷。因為不能說有沖突的地方就有電視劇,像戰(zhàn)爭是沖突,一場格斗也是沖突,但并不意味著這些都是饒有趣味的電視劇,所以只有正確看待和認識電視劇中的戲劇沖突,才能創(chuàng)作出更加優(yōu)秀的電視劇作品。
關鍵詞:戲劇沖突;電視劇心理活動;作家思維
一般來說,有關電視劇沖突的理解都只是把電視劇人物內部的沖突作為基本沖突,而沒有把觀眾作為一維來進行思考。其實,電視劇的沖突發(fā)展不僅包括電視劇內部人物的矛盾發(fā)展,還包括電視劇內部矛盾的運動方向和觀眾期待方向之間的相互沖突。電視劇中的沖突之所以不同于體育比賽、棋類比賽,就在于他有一個第三維,即觀眾。如果電視劇符合觀眾的審美需要,觀眾就覺得它是美的;如果不符合,觀眾自然就感覺不到它的美。電視劇先建立起觀眾同情方向,這體現(xiàn)了作者的基本理想或者觀念。正是故事發(fā)展的方向和觀眾理想的方向相悖,觀眾在看戲過程中才會感覺可嘆、可氣、可恨、可愛、可喜、可驚、可思,從而引起觀眾觀戲過程中的一系列思維活動。我們過去總是說戲劇有三個原理:懸念、驚奇、滿意,其實這三個原理都是觀眾觀劇過程中的心理活動。三個過程就是使觀眾緊張、驚奇、滿意,也就是電視劇劇情發(fā)展的方向與觀眾的期待相沖突、差異、吻合的過程,這個基本過程構成了電視劇的戲劇沖突。
比如,電視劇《橘子紅了》寫的是主人公大哥為了生育與三個女人的沖突,本來是“大哥”的問題而三個女人卻感覺對不起他。三個女人之間發(fā)生了爭斗,兩個女人還先后紅杏出墻。大哥沒有生育能力先是嫣紅知道,后來她一一告訴別人,每告訴一個人都引起人物關系的巨大變化,正是這一個秘密的先后明白過程,充分演繹了這些復雜的人物關系。而這些觀眾都是明白的,觀眾像瞧小孩子捉迷藏一樣陪著他們一塊兒著急、擔心、高興、生氣、解恨、悲哀,各種各樣的感情都涌向心頭,由此電視劇的戲劇沖突發(fā)揮了藝術魅力。
我們看電視劇經常有這樣一種心理活動:明明是同一陣營,可偏偏斗爭到底,其實,將一些電視劇掰開了看,正是自己人與自己人的斗爭過程,而一旦明白了共同的敵人,電視劇就接近尾聲了。正是因為如此,觀眾才一會兒為一個人物著急,一會兒又為另一個人物著急,或者為他們共同著急,由此引發(fā)一系列矛盾沖突。觀眾有時覺得人物大逆不道,而人物覺得自己偏偏有理;觀眾有時覺得人物早該如此,而人物卻猶豫不決。電視觀眾心理和電視劇人物心理之間的這些差異,才是劇作家創(chuàng)作思維的基本點。
戲劇理論家阿契爾曾將觀眾比作擁有全知能力的上帝,電視劇人物之間發(fā)生什么事情他們一清二楚,仿佛在觀看電視劇人物捉迷藏,這就是電視劇的樂趣所在。正是觀眾的思維矛盾運動與故事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構成反差,觀眾的期望與故事中的人物行動構成沖突,才創(chuàng)造了觀眾觀戲思維的根本動力。從這個意義上說,觀眾是電視劇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按照過去的理解,電視劇好像是可以脫離觀眾而具體存在的。其實,電視劇作家在創(chuàng)作時,時刻都要把握觀眾的愿望和理想。只有這樣才能成功構造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使電視劇的整個發(fā)展趨勢和觀眾的愿望組成沖突,才能充分發(fā)揮電視劇的魅力。這時,作家所使用的“欲擒故縱”的本領,表面上是與電視劇人物做游戲,其實是與電視觀眾的心理博弈。
過去,一些理論家正是因為沒有將觀眾思維作為重要的一維,而只是局限于電視劇內部的人物沖突而談電視劇的基本沖突,盡管有時也涉及到觀眾,但只是把觀眾當作單純的觀望者,而沒有從矛盾的基本屬性出發(fā)把觀眾作為基本沖突的另一方,沒有從編劇的視角來觀察觀眾的地位,所以電視劇創(chuàng)作一直沒有大的思維突破。因此,要全面把握電視劇的戲劇沖突,就應該把觀眾心理作為一維,也就是說要注重劇中人物的矛盾沖突與觀眾心理期待之間的差異。只有這樣,才能拓展和豐富電視劇、戲劇已有的沖突定義,從而更完整地把握電視劇的戲劇沖突內涵,創(chuàng)作出更多能夠吸引觀眾的電視劇作品。
參考文獻:
[1]董艷.國內電視劇戲劇性的構成[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15(2).
作者簡介:包園園(1982-),女,漢,河南南陽人,本科,編輯助理,研究方向:電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