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濤 趙志強 娜仁圖雅烏日嘎
赤峰市巴林右旗現(xiàn)代辦
提高赤峰地區(qū)高寒山地果樹栽植成活率的關鍵技術
曹海濤 趙志強 娜仁圖雅烏日嘎
赤峰市巴林右旗現(xiàn)代辦
隨著農業(yè)結構調整和農牧民增收的需要,發(fā)展高寒山地果樹栽植已成為赤峰地區(qū)農牧民脫貧致富的重要舉措,但在栽植過程中因管理技術不到位,新栽果樹成活率不高,制約了果園的建設和遲滯了農牧民增收。文章從果樹栽植的幾項關鍵技術入手,通過科學管理提高新栽果樹成活率,以饗農牧民朋友。
造林整地 肥水管理 栽植技術 冬季防寒
1.選擇適宜園址和土壤
在山地果園園址選擇上,應選擇遠離污染源,土層深厚、水源相對較近,無大量石塊和流沙的陽坡山地,避免在陰坡迎風風口、山脊、冰雹多發(fā)山地以及常年積澇之地建園。山地建園坡度應小于25°,園址土壤以pH值5.5~7.0的壤土和沙壤土為宜。
2.按等高線機械開挖蓄水保墑子母坑
山地按等高線帶狀整地,上下坡的斜坡距離(排距)4米,水平坑采用子母坑,坑距邊緣相距2米。果樹按品字或三角形栽植。用挖掘機機械刨挖樹坑,大坑(母坑)長200厘米、寬100厘米、深20厘米。在大坑中心位置向兩側機械開挖小坑(子坑),小坑長、寬均為100厘米,深80厘米。將心土置于坑下堰培埂,并橫向連接,形成擋水帶。土埂高于地面15~20厘米,埂頂寬15厘米。表土和農家肥回填至小坑填平。子母坑具有一定蓄水能力,減少水土流失,在坑內植樹,可保土保水保肥。
3.營造防護林
果園防護林對果園保護作用很大,赤峰地區(qū)春風大,果園四周一定要營造防風固沙林,在迎風面設主林帶4~8行,其他方向設副林帶2行,一般主林帶間距200~300米,副林帶間距300~500米,山地還要適當縮短間距。林帶間喬木樹種株行距2米×2米。
由于赤峰地區(qū)春季干旱少雨,春栽果樹需水量大,因此山地果園灌溉多采用滴灌以確保及時足量灌溉,果園地形高差在15米內的,安裝滴灌一般不需要修建蓄水池,只要選擇合適揚程和流量的水泵即可,對于地形高差在25米以上的,需在果園最高處修建一個蓄水池,采用重力灌溉系統(tǒng),較為省錢,山地果園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差,用普通滴頭會導致出水不均勻,地形起伏高差大于3米時,應使用壓力補償式滴頭。
定植前后三遍水。定植前在定植坑內澆透水,子母坑每坑不少于100千克水。第一遍水滲下后及時栽苗,栽后第2天宜再透灌二遍水。10天左右及時澆三遍水。每次灌水后樹盤內覆干土以防龜裂。以后根據(jù)降水情況再澆水。
一般土壤濕度在田間持水量的60%~80%時最符合果樹生長的需要。判斷是否需要灌水,可通過目測手壓法判斷土壤濕度。壤土或沙壤土,用手緊握形成土團,輕掂不散團,用手指擠壓時,土團不易碎裂。說明土壤濕度約在最大持水量的50%以上,一般不必進行灌溉。反之則須進行灌溉。黏壤土捏時能成土團,但輕輕擠壓容易發(fā)生裂縫,則證明含量水少,須進行灌溉。
果樹增施農家肥,即可增強果樹抗旱抗寒能力,又有利于春季萌發(fā)、抽梢。新栽果樹子母坑回填土時,先填表土后填底土,結合回填土每坑混合施入50千克腐熟農家肥。當幼苗長出新梢后,結合澆水,每株施入復合肥0.1千克,施肥范圍在距離根際20~30厘米范圍內。
有些山地土壤理化性能較差,需土壤改良,在增施有機肥的基礎上,對黏重土壓沙、山嶺薄地壓荒地自然表土或草炭土、酸化土壤摻生石灰等。
1.選擇優(yōu)質壯苗,適當晚栽
優(yōu)質果樹苗株高一般要求達1.2米左右,顏色嫩綠,無損傷,莖稈粗度要求達0.8~1厘米,定干部位有6個以上飽滿葉芽,有根徑0.4厘米以上的側根至少3條以上且有一定須根,砧木和接穗的結合部位應完全愈合,無病蟲、無抽條和燒根。品種選擇上以抗寒的金紅蘋果、黃太平等小蘋果以及南國梨、蘋果梨為主。赤峰地區(qū)栽植適期為土壤化凍后,在4月末、5月初即可栽植,但春季低溫、干旱、風大,春栽果樹苗木易抽條,因此苗木如能入窖在確保不放葉的情況下,晚栽比早栽成活率高。
果樹苗木最好隨起隨栽,外地購苗除運輸途中注意保鮮外,栽前用清水浸泡苗根24~48小時,栽植時用磷酸二氫鉀0.1千克、細黏土7.5千克、清水7.5千克拌成稀糊狀,蘸根5分鐘后栽植。
2.栽植適宜深度,套袋防悶芽
栽植的適宜深度以苗木根頸處土印為宜,即苗木出圃時的栽植深度。不能超過原深度2厘米以上,過深栽植易造成悶芽活而不旺、成活率降低,過淺不易成活。子母坑回土至小坑填平,澆水滲下后再挖深40厘米左右樹穴栽果樹苗,將苗木放入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苗木,縱橫成行,邊填土,邊提苗、踏實。覆土后要踩實,否則根系與土壤結合差,影響吸收水分,進而影響成活。栽前應視苗木情況進行清水浸泡處理,要及時剪除病蟲根系和嫁接口處的干橛,并用殺菌藥劑及時涂抹處理。栽時要按分級的大小進行成行定植。栽后用1米見方的地膜覆定植穴,可兼收保墑及增加地溫的效果。
赤峰地區(qū)春季干旱多風可以采用“套袋”栽植。所用的塑料袋按照定干高度裁制。用寬10厘米的塑料條對折,留下口,將左、右及上口對齊燙住。塑料膜不可太?。ú豢捎玫啬ぃ?,太薄既不結實又容易貼在苗木上,對苗不利。果樹苗定植定干后,將袋套于樹干,下口用濕土堆埋住即可。由于樹干生長環(huán)境溫度和濕度得到改善,有利于其發(fā)芽。待發(fā)芽后逐漸打開上口,根據(jù)生長情況去除套袋。去除套袋要通過放風逐漸去除,不可過急。采用套袋法栽植可促使果樹發(fā)芽、生長整齊,解除悶芽僵苗現(xiàn)象。
早春干旱,墑情不足或澆水少,遇連續(xù)刮風天氣,若再埋土淺薄或埋土不實,根系缺水,就會影響樹苗發(fā)芽。除套袋栽植外,對于悶芽的弱芽,用剪枝剪的尖部在需要生枝部位上芽上進行刻傷,切斷水分養(yǎng)分運輸途徑,以促進刻傷部位芽體的萌發(fā)。同時用130~200毫克/升的生長素在需要萌芽的地方涂抹,葉芽在生長素的刺激下容易萌發(fā)新枝。如發(fā)現(xiàn)因春季干旱導致果樹苗上部抽條,應剪去干枯部分,讓下面的芽萌發(fā)。
3.果園生草壓綠肥,加強病蟲害防治
山地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貧瘠、實施果園生草壓綠肥就顯得更為重要。壓綠肥的方法利用丘陵山地生長雜草或人工種植的綠肥植物,如紫穗槐、青稞等,在果樹生長季節(jié)(雨季7~8月),在距樹根30厘米處向外挖深50厘米,寬30厘米以上的環(huán)狀溝或條狀溝,將雜草與土相間壓入溝內,至地平面覆土踏實,經雨季自行漚制腐爛成綠肥的方法。壓綠肥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果樹抗旱抗寒能力,提高果樹成活率。加強病蟲害防治,新栽果樹除樹苗帶菌外病害發(fā)生少,蟲害發(fā)生的幾率較多。春季用套袋法重點防治黑絨金龜子。秋季青葉蟬危害是導致果樹笠年春季抽條的主要原因之一,在9月中旬左右,當雌成蟲轉移至樹木上產卵時,蟲口集中,可以用80%敵敵畏乳油、50%辛硫磷、2.5%溴氰菊酯1000倍液隔7~10天噴霧兩次。
秋冬季水分管理不當和防凍措施不到位是導致翌年春季果樹嚴重抽條死亡的主要原因。注意適時澆凍水,果樹冬灌的時間,以果實采收后到土壤封凍前為冬灌適期。冬灌過早,氣溫還比較高,蒸發(fā)量大,不利于蓄水保墑,降低了果樹的抗寒防凍能力。過晚則因氣溫偏低,土壤板結,水分滲不下去,積水凍結,果樹根系易遭受凍害。果樹冬灌的時間一般以5厘米土層平均地溫5℃,氣溫3℃為宜。這時即使夜間氣溫下降到0℃以下,發(fā)生凍結現(xiàn)象,但白天氣溫回升后仍可解凍,此時為果樹冬灌的最佳時期。
進入冬季后,對果樹樹干刷上涂白劑,可有效地防御凍害,防止病蟲在樹干上越冬。在涂白劑中加入少量殺蟲劑效果更佳。涂白時間第1次在落葉后土壤封凍前,第二次在早春,涂白部位以主干為主,注意不要涂到芽上,以免燒芽。
涂白劑配方:生石灰10千克、食鹽1千克、石硫合劑原液1千克、水40千克;或生石灰5千克、硫磺粉1.5千克、食油0.2千克、水40千克。兩種配方均可。
新栽1~2年果樹越冬除樹干涂白御寒外,還應裹報紙或布條,外面再裹塑料布御寒,不可單獨裹塑料布御寒,容易抽條?;蛘咴跇涓赏饨壊莅延?,上部綁緊,下部松開,以防結冰傷害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