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
自然中的丁達爾攝影效果
如果不考慮光的效果,單純霧的照片還是很容易拍攝的。獲取素材后,我們在Photoshop(本文以CS5版本為例)中打開要處理的霧景照片。
為了后面我們所創(chuàng)建的光線具有某種隨機的黑白效果,這里請按快捷鍵Ctrl+Shift+Alt+N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圖層,然后再先后按D鍵和Alt+退格鍵,為新圖層填充上純黑色。
接下來點擊“濾鏡→雜色→添加雜色”菜單命令,在打開的雜色對話框中,單選“高斯分布”,勾選“單色”項,并適當調整上面的“數量”值,點擊“確定”返回。接著再點擊“濾鏡→模糊→高斯模糊”菜單命令,進行約4或5個像素的模糊處理,點擊“確定”后返回。
經過上述處理后,我們對做了模糊處理過的雜色再增加對比度,點擊菜單全集“圖像→調整→曲線”(快捷鍵Ctrl+M),如圖所示進行調整,出現不規(guī)則的大的斑點效果為止,點擊“確定”返回。
現在我們再做一次鏡像模糊處理。點擊菜單命令“濾鏡→模糊→徑向模糊”,在打開的徑向模糊對話框中,模糊方法選擇“縮放”,品質選擇“最好”,數量設置為最高值“100”。因為這個濾鏡并不提供預覽功能,所以需要自己估算位置,在中心模糊的示意框中,用鼠標拖動那個十字中心點,盡可能對應在實際照片的光源點位置(比如太陽)。設置好后,點擊“確定”返回,可以看到之前處理的模糊雜色變成了一道道放射狀的白色光芒的線條。
打開Photoshop中的源素材
新建圖層并填充黑色
對黑色圖層添加雜色
調整模糊雜色的對比度
到現在為止,我們還看不到光源的效果。別著急,現在就讓我們將上面制作的光芒線條應用到圖片上。按F7鍵打開圖層面板,確保光芒圖層是當前圖層,然后將它的圖層模式設置為“柔光”。此時,圖層中的黑色部分全部消失,只剩下白色光芒部分,它疊加在原先的照片之上,使得照片中原來灰蒙蒙一片的霧氣,多出了有序的放射狀的丁達爾光柱了,非常漂亮吧。
徑向模糊設置
“柔光”模式可以消除圖層7.“中的黑色
接下來我們還可以進一步進行處理。比如上面的方法,在畫面中形成的光芒強度是一樣的,這就會有些不自然。我們可以通過“圖層→圖層蒙版→顯示全部”菜單命令添加一個蒙版圖層,然后再用黑色筆刷在這個蒙版圖層的邊緣涂抹,造成邊緣光柱較弱的質感。
還可以通過“圖層→新建調整層→色相/飽和度”菜單命令新建一個調整層,調整丁達爾光柱的色彩及飽和度。另外還可以新建一個圖層,將圖層的透明度設置得很低(如15%),再選中毛筆工具,設置為白色,在畫面中覺得光柱亮度應該很強的部分涂抹(比如光源的中心處),即可營造出光線亮度的不均勻感,效果會更加自然。
本例最終的效果圖
自定義光柱的大小
上述方法,因開始生成的斑點較小,所以光柱的寬度比較小。實際上,我們可以在建立一個黑色圖層后,不用通過添加雜色命令來制作斑點,完全可以自己用毛筆工具,以白色點涂,點的大小、密度完全可由自己來掌控。接下來則是同樣的操作步驟,可得到較大的丁達爾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