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璐璐(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學院 北京市 100038)
政府信息公開訴訟受案范圍探究
丁璐璐(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學院 北京市 100038)
政府信息訴訟作為踐行公民知情權,監(jiān)督政府行為的重要手段,一旦出現(xiàn)問題,后果不堪設想。因此,給予公民針對政府信息公開行為的司法救濟尤為重要,而司法救濟的起點便是其受案范圍。
主動公開;列舉;受案范圍;依申請公開
政府信息公開訴訟隸屬于行政訴訟,是行政訴訟的分支,具體是指,行政相對人依法要求法院對政府信息公開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解決由此引發(fā)的行政糾紛的活動。而政府信息公開訴訟受案范圍是政府信息公開訴訟的起點和基礎,只有明確了受案范圍,才能夠有效地就政府信息公開行為提起行政訴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那么,政府信息公開訴訟的受案范圍又是什么呢。在筆者看來,主要是指法院對何種政府行政信息公開行為可以予以司法介入。雖然學界對于該行為的受案范圍進行了許多相關討論,但是并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論述,筆者通過對各家觀點的梳理,并結合自身認識,從肯定列舉和否定列舉兩方進行分析。
筆者基于相關法律規(guī)定,將具有行政可訴性的政府行政信息公開行為分為行政機關主動公開信息行為和相對人申請公開信息行為。
1.行政機關主動公開信息行為
為了方便理解,在行政機關主動公開信息行為的基礎上還可以細分為行政機關主動公開信息的作為行為和不作為行為。就作為行為而言,學界普遍認為下列兩種主動公開信息的作為行為具有行政可訴性:(1)方式程序之訴。行政機關進行政府信息公開并不是隨意而為的,其公開的方式為《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所規(guī)定,一旦違反法定形式和程序,當事人就可以提起訴訟。(2)反信息公開之訴。主要是指當事人反對行政機關公開涉及自身的行政信息行為,行政機關予以公開,因而提起行政訴訟的,主要是因為該信息公開行為可能侵犯以公司和企業(yè)為代表的主體的商業(yè)秘密和個人隱私。
行政機關主動公開信息的不作為行為主要是指行政機關負有公開的義務,并且有能力公開卻沒有公開。因此,如果行政相對人認為政府機關應該公開某項信息,并且是主動公開,政府機關卻沒有公開的,當事人可以以此為由提起訴訟。但需要注意的是,公民不能就行政機關不履行主動公開義務直接提起行政訴訟的,而應該先申請后起訴,即先向相關行政機關申請信息公開,行政機關拒絕公開的,已經(jīng)窮盡行政救濟后,方可需求司法救濟,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2.相對人申請公開的信息公開行為
相對人申請公開信息的政府信息公開行為亦可以分為作為與不作為。雖然學界對此爭議頗多,但對以下幾種行為基本認同。相對人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公開不作為行為主要包括:(1)拒絕公開之訴。主要是指當事人向行政機關申請獲取某項政府信息,遭到拒絕的,當然也包括逾期沒有答復的。(2)個人信息保護之訴。由于行政機關在進行個人信息收集錄入的時候,無法避免失誤遺漏之處,一旦信息失實,將會給行政相對人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因此,當事人在發(fā)現(xiàn)行政機關記錄在案的涉及自身的政府信息失實時,可以要提出更正請求,如果行政機關駁回該請求,當事人就可以提起訴訟。
相對人申請過程中的政府信息作為行為主要包括:(1)內容
方式之訴。行政機關應當按照當事人申請要求的內容或者適當形式予以提供信息,從而尊重當事人主管意愿節(jié)省申請成本。(2)違法收費之訴。行政機關在向相對人提供政府信息時,可以收取制作以及郵寄等成本費用,但是要在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收費標準之內,如果超額,行政相對人就可以提起訴訟。
當事人對下列行為不服提起訴訟的,法院不予受理:
1.程序告知
在政府信息公開的過程中,行政機關基于的當事人申請事項不明確而以明示的方式告知當事人進行補充修正時,當事人拒絕更正并以此為由提起政府信息公安開訴訟的,法院不予受理。這主要是因為行政機關告知補充更正的行為,是完整的行政程序的一環(huán),并非終局行政行為,從屬于一個完整的行政行為,因而不會對當事人的權益產(chǎn)生影響,所以予以排除。
2.拒絕公開出版物
當事人要求行政機關提供政府公報、期刊等公開或者內部出版物的,行政機關拒絕提供,當事人以此為由提起行政訴訟,法院不予受理。政府公報、雜志、報紙、書籍等公開出版物雖然記錄了大量政府行政信息,但其只是政府信息的載體,而非信息本身。行政機關的義務在于提高政府信息,而非信息的載體,申請人應該通過購買復制等途徑自行獲得,而非要求行政機關予以提供。
3.拒絕信息創(chuàng)建
法律規(guī)定行政機關予以公開的政府行政信息是行政機關在進行社會管理履行行政職權過程中形成的現(xiàn)存信息,并沒有匯總、加工、分析的義務,更沒有根據(jù)當事人要求就某一具體事項進行定向制作、搜集政府信息的義務,因此,如果行政機關拒絕當事人信息創(chuàng)建的要求,當事人即使不服,法院也不會受理。
4.案卷查閱權
案卷查閱權主要是指當事人在參與行政訴訟過程中,享有的查閱相關行政主體制作的收集的有關該行政案件材料的權利,例如查閱據(jù)以作出行政行為的證據(jù)、行政機關內部答復等。該權利是公民知情權的主要體現(xiàn),該權利的有效行使對于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十分重要。但是,在政府信息公開中,行政機關無正當理由拒絕復制摘抄案卷材料等的,相對人不服提起訴訟的,法院不予受理。原因在于,行政機關駁回相對人案卷查閱申請的行為是一種行政程序行為,當事人對此不服的,不應該就此程序性行為提起政府信息公安開之訴,而應該在整個行政程序走完后,對實體決定不服時作為一種要求撤銷該決定的理由之一提出。
[1]黃學賢、梁玥:“政府信息公開訴訟受案范圍研究”,《法學評論》2012年第2期
[2]戴維·M·沃克:《牛津法律大辭典》,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年版
[3]王?。骸霸囌撐覈畔⒐_訴訟救濟制度——以我國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為視角”,《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
10.19312/j.cnki.61-1499/c.2016.12.049
丁璐璐(1986—)女,山東棗莊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訴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