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娟河南省太康縣農業(yè)局
?
如何科學使用農藥
代娟
河南省太康縣農業(yè)局
農作物病、蟲、草害種類繁多,農藥是防治農作物病蟲草害的必用物質。在農業(yè)生產中,農藥使用得當,可以增產、增收;若不能科學合理使用,不但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反而會造成不應有的損失。所以說,為達到安全、經濟、有效的目的,大家應及時掌握一些安全合理的農藥使用知識。
購買農藥時,一定要到正規(guī)的農藥經銷部門去購買。首先,看農藥標簽內容是否完整,不買無標簽或標簽不全的;不買三證(農藥登記證、生產許可證、產品標準號)不全的;不買超過產品質量有效期的;不買外觀質量不合格的。在農藥產品的有效期內,粉劑無團塊,乳油無分層、無沉淀物、不渾濁。然后,根據(jù)外包裝認清農藥種類:綠色為除草劑,紅色為殺蟲劑,黑色為殺菌劑,藍色為殺鼠劑,黃色為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
1.對癥用藥
正確選用合適的農藥品種是取得良好防治效果的關鍵。熟悉農藥的性能特點,根據(jù)不同作物不同病蟲草害發(fā)生的規(guī)律,選擇安全、有效、經濟的藥劑,做到對癥下藥。盡量使用當前推薦使用的農藥品種,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的農藥品種。
2.適時用藥
不同發(fā)育階段的病蟲草害對農藥的抗藥力不同,要想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必須掌握好用藥時間。在蟲害方面,一般3齡前幼蟲抗藥力弱,防治蟲害應在卵、孵盛期、低齡幼蟲時期施藥;在病害方面,病原菌休眠孢子抗藥力強,孢子萌發(fā)時抗藥力減弱,防治病害應在發(fā)病初期施藥,因多數(shù)殺菌劑為保護劑,一定要在發(fā)病前或發(fā)病初期使用,一旦作物發(fā)病嚴重再施用則藥效甚微;在草害方面,雜草在萌芽和初生階段,對藥劑較敏感,以后隨著生長抗藥力逐漸增強,因此,莖葉處理型除草劑應選在雜草苗期時噴施農藥,芽前除草劑應在作物出芽前使用才能達到防治效果。所以,在使用農藥時,必須根據(jù)病蟲草情及天敵數(shù)量調查和預測預報,達到防治指標時及時用藥防治。
3.適量用藥
準確掌握農藥適宜的施用量是防治病蟲草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嚴格控制施藥量,不管何種農藥都應按推薦量使用,要按照有效濃度配藥,根據(jù)不同時期、不同氣候條件,確定適宜的用藥量,不能隨意增減用藥量,以免作物產生藥害或影響藥效。對于容易防治的害蟲,一旦過量使用農藥,則會造成不易防治的害蟲數(shù)量的增加。噴藥要做到均勻噴施,不能漏噴、重噴,這樣才能保證作物安全,有效防治病蟲草害。
4.準確掌握農藥使用方法
采用正確的使用農藥方法,不僅可以充分發(fā)揮農藥的防治效果,而且能減少殺傷有益生物,避免作物產生藥害,減少農藥殘留。農藥種類和劑型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如可濕性粉劑不能用于噴粉;粉塵劑不可用于噴霧;內吸劑不可制成毒餌。使用煙劑必須保持棚室密閉,施用粉劑一定要避開陽光較強的中午。
5.交替用藥
如果長期單獨地使用一種農藥,將會使有害生物產生抗藥性,因此,農藥在使用過程中,為了延緩有害生物抗藥性的產生,必須遵循交替用藥的原則。
6.合理混用農藥
科學合理地混用農藥,可提升農藥的防治效果,延緩抗藥性的發(fā)生,達到一噴多防、節(jié)約成本的目的,因此,混用方法一定要講究科學,不能因農藥使用不當、亂用農藥增加對人畜的毒性,造成作物產生藥害。混用農藥需遵循兩點:(1)兩種或兩種以上農藥混用后不能起化學反應,因為化學反應會導致有效成分失效,有機磷類、氨基甲酸酯類、菊酯類殺蟲劑不能與堿性農藥混用,有機硫類殺菌劑大多不能與酸性農藥使用;(2)兩種農藥混用后產生分層、有絮狀物或沉淀,不能使用。
7.安全用藥
在日常的生產實踐中,化學農藥有明顯的副作用:藥害、害蟲抗藥性增強、農副產品農藥殘留超標、污染環(huán)境、破壞生態(tài)平衡等。
(1)有些作物對某些農藥比較敏感,易產生藥害應忌用,如:敵百蟲在玉米、高粱、大豆、瓜類作物上使用易產生藥害,應忌用;辛硫磷在高粱、大豆、瓜類作物上應禁止使用;菜田禁止使用甲胺磷,在玉米、小麥作物上使用也應在收獲前一個月停止使用。
(2)為防止害蟲抗藥性增強,可采用性誘劑、天敵、黃色燈等綜合防治技術,這樣可以彌補因噴施技術不佳、藥力不強、錯過防治日期等原因造成的損失。
(3)為防止農副產品農藥殘留超標,在農業(yè)生產中,不允許在安全間隔期內收獲作物、蔬菜。嚴禁劇毒、高毒農藥在瓜類、蔬菜、果樹上使用,以確保消費者的人身安全。
(4)為保證配藥施藥人員的安全,要配戴膠皮手套,禁止夏季中午高溫時間噴施高毒農藥,連續(xù)施藥時間不要過長,一般應在無風或微風天氣噴施農藥,最好使用內吸劑,其次使用乳劑。
(5)為防污染環(huán)境,用藥結束后,要及時清洗干凈噴霧器,清洗藥械的污水不能隨地潑灑,防止污染飲用水源;裝過農藥的空箱、瓶、袋要集中處理;施用過高毒農藥的地方要豎立標志,在一定時間內,禁止放牧、割草、挖野菜,以防人畜中毒。很多,其性能特點差異又很大,因此,在生產實踐中,必須全面了解。
由于施藥技術不當或亂用劣質農藥等原因常常會使作物產生藥害,一旦因農藥質量出現(xiàn)問題,應及時將藥送到農藥檢測部門檢驗,如屬不合格或劣質產品,可到工商、消協(xié)、技術監(jiān)督部門投訴或到法院起訴;若發(fā)生了藥害應及時補救:
1.噴水
噴灑過農藥的作物,若產生藥害且發(fā)現(xiàn)的早,應及早用大量的清水反復噴灑受害植物3-4次。
2.施肥補救
對葉面產生藥斑、葉緣枯焦、或植株黃化等癥狀的藥害,可追施尿素5~6千克/畝,促使植株恢復生長,從而減輕藥害程度。
3.激素
對抑制或干擾植物生長的除草劑藥害,可噴灑九二零(赤霉素)激素類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緩解藥害程度。
4.對一些撒毒土或一些除草劑產生的藥害,可適當排灌來減輕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