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知函
摘要:圖書出版合同是版權許可的重要形式,是作者行使版權的法律依據,也是出版者從事出版活動的法律規(guī)范。但是實踐中常常出現因為合同審查不到位而發(fā)生糾紛的情況,這給合同雙方甚至第三人帶來損失。出版社需要對圖書出版合同進行全面審查,以防范法律風險于未然。
關鍵詞:出版合同;合同審查;合同風險
簽訂圖書出版合同應當注意哪些問題?如何通過合同審查規(guī)避法律風險?筆者從整體到細節(jié)對出版合同審查的諸多問題做出以下提示。
一、合同的名稱與合同的內容要相符
合同的名稱與合同的內容要相符,如果不相符,則以內容為準,調整名稱。合同名實不符,容易引發(fā)爭議。一般情況下,出版者與作者簽訂的是圖書出版合同,約定的內容也是圖書出版相關問題。但有些情況下'合同內容會涉及其他法律關系。如出版者需要作者將作品著作權轉讓給出版者,這時合同名稱就不宜使用“圖書出版合同”字樣了,使用“圖書版權轉讓合同”才名實相副,才能避免將來發(fā)生爭議。其他如“委托創(chuàng)作合同”“主編合同”“翻譯合同”等,都需要合同名稱與合同內容相符合。
二、審查合同簽字人的真實身份
合同的簽字人涉及合同的效力問題,又因圖書版權主體很復雜,實踐當中常常因此發(fā)生糾紛。首先要審查合同簽字人與合同約定出版作品的法律關系。簽字人一般是圖書作品著作權人,也有可能是委托人、代理人、繼承人、受讓人、合作創(chuàng)作人、演繹作品著作權人等。如果簽訂合同時沒有搞清楚簽字人的具體身份,將來一旦發(fā)生糾紛,出版者就會處于被動狀態(tài)。審查合同簽字人身份需要認真細致地進行核對,要求其出示身份證明、委托書、授權書、版權登記證等,必要時可復制這些證明文件與合同共同歸檔留存。例如,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匯編等演繹作品簽訂者需要取得原作品著作權人的書面授權才享有相應的演繹作品的著作權,否則無權許可出版者出版。授權書中要有授權者的身份證明文件和具體聯系方式,出版者對此要進行核實確認。有出版者貿然與匯編者簽訂合同或者在書中登載“版權聲明”尋求與作者聯系以便支付報酬,抱有“只要作者接受稿酬,即可視為作者默認作品許可使用”的僥幸心理,但是萬一遭遇作者維權,出版者難免遭受經濟損失。
三、審查合同約定的作品是否有負擔
這里的負擔是指圖書出版合同約定的圖書作品沒有瑕疵,包括事實瑕疵和權利瑕疵。事實瑕疵是指圖書作品不完整,比如缺少扉頁信息、參考文獻等,出版合同一般都約定作者交稿要“齊、清、定”,目的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為了防止合同約定圖書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權、重復許可、權利過期、一稿多投、違反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等權利瑕疵,一般情況下,在規(guī)范的合同文本中都會約定:“甲方(著作權人)保證擁有第一條授予乙方(出版者)的權利。因上述權利的行使侵犯他人合法權利與合法利益的,甲方承擔全部責任并賠償因此給乙方造成的全部損失(包括直接損失與間接損失),乙方有權終止合同”。該約定是著作權人的瑕疵擔保義務,清楚地表述了出版者與著作權人之間因作品有瑕疵而侵犯第三人合法權益時侵權責任承擔的范圍。對于出版者,不可能對授權使用的全部作品進行瑕疵審查,這就需要在簽訂合同時對著作權人課以擔保義務。當然,如果出版物侵犯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出版者仍然要在法律范圍內對其承擔法律責任,但是該約定為出版者事后向著作權人追償留下了空間。
四、審查合同的約定是否明確
以下內容要約定明確,否則會為合同履行帶來障礙,甚至引發(fā)糾紛。
第一,圖書作品授權范圍要明確具體。首先,明確約定作品使用時間、使用地區(qū)、出版載體、出版文字種類等具體使用范圍;其次,約定出版者以何種形式使用約定的圖書作品。例如,約定出版者除了正常出版圖書之外,還可以通過網絡、報紙、期刊、雜志、電子屏幕、移動客戶端等方式來使用作品;再次,要明確約定圖書作品版權授權種類,例如明確約定翻譯權、表演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攝制權等著作財產權是否授予出版者等,無約定的,出版者無權行使這些版權權利。最后,明確約定是否專有許可。
第二,圖書稿件字數約定要明確。出版合同中對稿件的字數約定不夠明確,很容易產生歧義與糾紛。比如,出版合同只約定了該書稿的具體字數,而沒有明確約定是WORD字符數、純字數,還是包括注釋字數,也沒有約定超出了規(guī)定字數的處理方法,就可能因此產生糾紛,給出版社造成經濟損失。又如,出版合同只約定了千字標準付酬,卻未注明是按照作者交稿的實際字數計算還是按照最終出版的版面字數(版權頁字數)計算,在某些交稿字數與最終出版的版面字數相差較大的情況下,容易產生糾紛。
第三,違約條款約定要明確。作者未按照“齊、清、定”要求交稿,給出版者的編、校、排版增加額外負擔的或者造成損失的責任要明確;經過作者反復修改仍然達不到出版要求的,如何處理,也要約定明確。增加延期交稿的違約條款,以防因為作者拖延交稿,耽誤出版進度而給出版者造成經濟損失。對于重大圖書出版項目尤其需要在出版合同中明確約定作者不能按時交稿的違約責任。
第四,合同爭議條款要具體明確。在出版合同中約定爭議管轄法院或者仲裁庭條款必須具體明確,否則爭議條款無效。最好約定出版者所在地法院或者仲裁庭管轄,這樣對于出版者更為經濟便利。
第五,合同要明確約定雙方收發(fā)郵件的指定郵箱。實踐當中,出版者與作者之間因為習慣問題未約定明確的交稿郵箱,或者交付作品原件時,出版者未出具相應的接收憑證,很容易就是否已經交稿引發(fā)爭議。
第六,稿酬付酬標準等要約定明確。合同要明確約定稿酬計算方法(列明計算公式)、計算標準、支付時間、付款銀行賬戶、稿酬稅費如何負擔、是否需要預付版稅(預付版稅數額、接收預付版稅銀行賬戶等),等等。
五、審查圖書中圖片的版權歸屬
目前市場上圖文并茂的圖書越來越多,不同來源渠道的圖片在使用上存在不同的法律風險。首先,圖片由作者提供的,如果圖片是作者自己創(chuàng)作的,要注意審查其真?zhèn)危绻皇亲髡咦约簞?chuàng)作的,需要圖片版權人授權,對于沒有授權手續(xù)的圖片,一定要認真核查清楚其版權情況,合法使用。其次,圖片由圖片公司提供的,在確認該公司對圖片擁有著作權的前提下,與圖片公司簽訂圖片許可使用協(xié)議。協(xié)議中要明確圖片作品的著作權歸屬、許可使用范圍與方式、圖片權利瑕疵擔保責任、許可使用費用及其支付時間與方式、違約責任等。此外還要審查該圖片公司主體的合法性,需要其提供企業(yè)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協(xié)議應當由該公司法定代表人簽字并加蓋公司公章。再次,圖片作品涉及肖像權的,當圖片版權與肖像權屬于同一人所有時,圖片版權人有權使用該肖像,出版者獲得圖片版權人許可即可。當圖片版權與肖像權分別屬于不同主體時,要經過圖片版權人與肖像權人的雙重許可,方可使用。
六、合同內容的變更要有變更協(xié)議
一般情況下,出版者與作者簽訂出版合同時,都會在合同中約定作品名稱、署名作者及署名作者的排列順序等問題。然而,在出版過程中,編輯往往會根據市場需要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對原作品進行修改,如書名的修改,內容章節(jié)增刪、增加插圖等,甚至于作者也出現變化,這就會導致原來簽訂的出版合同約定與實際出版作品有出入。如果對這些情況不及時簽訂補充協(xié)議,出版者會面臨很大的法律風險。
出版實踐中,會出現與出版者談判并簽訂合同的作者與交稿時署名作者不同的情況,即簽訂合同的主體不是履行合同的主體。此時,如果不及時簽訂補充協(xié)議便貿然出版,出版者要面臨的法律風險是非常大的,除非出版者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簽訂合同的人與作者之間的代理關系,否者要承擔侵權責任。
七、審查合同要注意把握每個細節(jié)
合同審查過程中,很多細節(jié)需要認真把握,否者會小細節(jié)帶來大問題。常見的容易被忽視的細節(jié)有這樣一些:出版費用金額要先用阿拉伯數字小寫,緊接著用漢語繁體字大寫,如人民幣20000元整(貳萬元整);印刷體與手寫體的不同法律意義,印刷體與手寫體不一致時,以手寫體為準,例如,打印合同文本上的爭議條款約定:“發(fā)生爭議的任何一方有權到法院起訴”,但是在該條款的空白處雙方當事人用簽字寫明:“發(fā)生爭議,任何一方有權到深圳仲裁委請求仲裁”,那么此案手寫體的仲裁條款排除了法院管轄權;合同書的開頭要寫明雙方的具體地址及聯系方式,便于聯系和確認身份。此外,合同的標點符號使用是否正確也要仔細審查,合同文本有無錯字、別字、丟字、漏字也要仔細審查。“細節(jié)決定成敗”,一有疏忽,將來可能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所以要認真細致地審查每個細節(jié),以防微杜漸。
八、合同涉及的術語要有明確界定
圖書出版合同中涉及一些專業(yè)法律術語,在合同中對這些術語要作出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明確約定。比如專有出版權、非專有出版權、攝制權、稿件字數、稿酬計算標準等都要有具體明確的界定,才能避免將來發(fā)生爭議。尤其是合同雙方當事人自己獨創(chuàng)的一些詞語更加需要對其含義進行明確的約定。關于合同術語的約定方式,可以在相應條款后面緊接著對其進行明確的含義界定,也可以在合同中單獨約定一個關于本合同涉及術語界定的專門條款,還可以用合同附件的形式對其進行約定。
九、合同附件與合同正文內容不能發(fā)生矛盾
合同附件與變更協(xié)議或者補充協(xié)議不同,變更協(xié)議或者補充協(xié)議后于原合同,與原合同不一致的,以變更協(xié)議或者補充協(xié)議為準。合同附件不能與合同正文內容相矛盾,在審查過程中,發(fā)現合同附件與合同文本不一致(如身份證明復印件、版權登記證復印件、委托書原件、授權書原件、圖書樣章、合同雙方往來信函、收發(fā)憑證、郵件記錄、即時通訊記錄等)的情況,一般應以目的解釋規(guī)則、整體解釋規(guī)則的原則來確定協(xié)議指向,并明確約定,以消除隱患。
十、審查合同的簽名、蓋章
合同簽名涉及合同法律效力問題,因此非常重要。以下幾個相關問題要認真審查:一是合同書簽名頁與合同主文在同一頁,相銜接而非單獨一頁。與此相關的問題是,重要的合同應當加蓋騎縫章。二是合同相對人是企業(yè)法人的,需要企業(yè)法人簽章,不要接受相對人業(yè)務部門的“部門章”。三是合同相對人是自然人時,需要親筆簽名,不能夠僅有其私人印章,以避免爭議。四是合同抬頭的當事人條款與合同尾部的簽名落款要一致。實踐中,合同抬頭當事人條款與合同尾部簽名不一致的情況很多,合同審查要剔除此類俗稱“大頭小尾”的情況。
圖書出版合同的審查是一項十分復雜的活動,既需要專業(yè)的版權法律知識,也需要豐富的出版實踐經驗。出版者需要加強對企業(yè)合同審查人員的培訓,充分重視出版合同的審查工作,才能避免將來發(fā)生糾紛,才能防止損失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