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華
(黑龍江省克山縣河南鄉(xiāng)人民政府,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600)
?
玉米收割機作業(yè)時的三種故障及檢修
吳建華
(黑龍江省克山縣河南鄉(xiāng)人民政府,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600)
隨著現(xiàn)代化農業(yè)的發(fā)展,玉米收割機在生產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不但提高了生產效益,還減輕了勞動強度。但在生產實踐中由于操作失誤,常會發(fā)生一些故障,不僅影響收割機的工作效率,也給作業(yè)人員帶來諸多不便,現(xiàn)就常見的三種故障及檢修方法進行論述。
玉米收割機;故障;排除;檢修
玉米收割機漏摘果穗的原因。玉米播種行距與玉米收割機結構行距不相適應。分禾板和扶倒器變形或安裝位置不當。夾持鏈條技術狀態(tài)不良或張緊度不適宜。摘穗輥軸螺旋筋紋和摘鉤磨損,摘穗輥安裝或間隙調整不當。摘穗輥轉速與機組作業(yè)速不相適應。收割機割臺高度調節(jié)不當。機組作業(yè)路線未沿玉米播向壟行正直運行。玉米果穗結實、位置過低或下垂等。
排除方法。①播種時的行距應與玉米收割機的行距一致。認真檢修機具,使分禾器、扶倒器、夾持鏈條和摘穗裝置的作用確切可靠。一般情況下,摘穗輥不得隨意拆卸,必須拆卸時,拆前須在摘穗輥上打記號,安裝時不得串換位置,以免破壞摘穗輥表面上條棱和螺旋筋原裝配關系(應相互錯開,不得相碰)。②正確調整分禾板位置,避免行走輪壓倒玉米植株。正確調整撥禾鏈條的張緊度,其鏈條張緊度和鏈條位移尺寸是:短內和長內撥禾鏈為15~25mm;外撥禾鏈為20~30mm。③合理調整扶倒器離地高度。在玉米倒伏嚴重時,允許扶倒器尖觸及地面,但不得插入土中,以免造成損壞。在玉米倒伏不嚴重的情況下,一般將扶倒器尖端調至距離壟溝底面10cm左右為宜。④合理調整摘穗輥的工作間隙。兩輥輪的正常間隙調整范圍為6~13mm。為便于檢查調整,可直接測量上下輥圓柱體之間的間隙,其調整范圍為13~20mm。調整方法是轉動調節(jié)手柄,順時針轉動間隙增大,反之間隙減小。為防止摘穗輥在工作中發(fā)生堵塞,摘穗輥的間隙還可以自行調大到10~15mm。⑤合理掌握作業(yè)速度。速度過慢或過快都不利于摘穗作業(yè)。在土地濕度大、植株倒伏較多,產量較高時,以3~4擋作業(yè)為宜(東方紅-75/54拖拉機)。如條件理想,摘穗順利,也可用5擋作業(yè)。合理調整摘穗機整體工作高度,摘穗輥盡可能放低一些,一般情況下,以摘穗輥尖端距離壟臺高度5~10cm為宜。地頭轉彎,必須升高,以免碰壞扶倒器。
玉米收割機或割臺收割過的地面上常有掉穗、斷秸稈帶穗等現(xiàn)象。
果穗掉地的原因。分禾器調整太高,倒伏和受蟲害植株未扶起就被拉斷。收割機行走速度太快,未來得及摘穗就被拉斷;或機器行走速度太慢,夾擋鏈的速度快,將莖稈向喂入的方向拉斷。行距不對或牽引(行走)不對行。玉米割臺的擋穗板調節(jié)不當或損壞。植株倒伏嚴重,當扶倒器拉扯扶起時,莖稈被拉斷,果穗掉地。收割遲后,玉米秸稈枯干,稍有碰動即可掉穗。輸送器高度調整不當,不適應接穗車廂高度要求等。
排除方法。合理調整分禾器、扶倒器,使之滿足作業(yè)要求。要根據作業(yè)中掉穗情況,合理掌握機組作業(yè)速度。如被分禾器和扶倒器弄掉穗時,應適當放慢前進速度;當果穗在摘取或剛摘下即掉穗時,則應適當增加前進速度,確保果穗不掉地。要正確調整牽引梁的位置。牽引方梁與牽引框有三個固定位置,作業(yè)狀態(tài)時,應將牽引梁調離扶倒器一邊。使牽引機車離開未摘穗的壟行;如地塊較濕,行走裝置下陷較深,出現(xiàn)打橫現(xiàn)象時,可將牽引梁調至中間位置;如在運輸狀態(tài)時,可將牽引梁調至靠近扶倒器一邊,使機組運輸的總寬度不大于收割機結構寬度。根據作業(yè)時實際情況,合理調整擋穗板的高度。作業(yè)中,應根據接穗車廂的高度,合理調整輸送器的高度,保證果穗送至車廂內。此外,盡量做到適期收割。
4YW-2型玉米收割機和玉米割臺常有將莖稈拔出而丟失果穗的現(xiàn)象。
原因。撥禾鏈的速度太快并觸及玉米植株的根部,當土地松黏時,易拔掉莖稈。摘穗板間隙小或摘穗輥、拉莖輥間隙太小或摘穗輥、拉莖輥轉速太慢,而收割機組的前進速度太快,因此就拔出了莖稈。作物倒伏而分禾器又調得高,也可能導致本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排除方法。應針對上述情況,分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適當提高割臺高度,避免撥禾鏈觸及植株根部。合理掌握撥禾鏈的速度,將撥禾鏈的速度和機組前進速度應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免拔秸。第二,要根據作業(yè)的實際情況,合理調整摘穗板間隙和摘穗輥、拉莖輥間隙;合理調整摘穗輥、拉莖輥轉速和機組前進速度。第三,收割倒伏玉米時,應根據土地和倒伏程度,合理調整分禾器和扶倒器的高度。收割倒伏嚴重的玉米,允許扶倒器尖觸及地面,但不得插入土中。為增強扶倒效果并防止損壞扶倒器,應盡量放低摘穗裝置和調高扶倒器位置,減小與地面的夾角,保持扶倒器有自然的浮動狀態(tài)。倒伏不嚴重時,一般將扶倒器尖端調至距離壟溝底面10cm左右為宜。
2016-08-17
2016-08-30
吳建華(1974-),男,黑龍江克山人,大專,工程師,研究方向為農業(yè)機械及自動化。
10.19369/j.cnki.2095-9737.2016.11.156
S817.1
B
2095-9737(2016)11-01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