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芬
(黑龍江省通河縣畜牧總站,黑龍江 哈爾濱 150900)
?
奶牛蕁麻疹、血管性水腫和過敏反應性皮膚病的診治
馬芬
(黑龍江省通河縣畜牧總站,黑龍江 哈爾濱 150900)
蕁麻疹、血管性水腫和過敏反應是超敏反應或變態(tài)性反應最明顯的臨床表現(xiàn)。對于奶牛,以上病癥主要由于注射抗生素、疫苗、全血和靜脈內液體等多種物質所引起的,昆蟲叮咬也可引發(fā)。以上病癥在奶牛皮膚上均會有特征性的外觀表現(xiàn)。移除抗原或防止再接觸抗原是治療的長遠目標,臨床上一般應用抗組胺藥物和非類固醇類抗炎劑也可以配合皮質類固醇進行治療。
奶牛;蕁麻疹;血管性水腫;過敏;皮膚??;診治
蕁麻疹表現(xiàn)為因皮膚水腫而引起的皮膚疹塊或黏膜腫脹。血管性水腫表現(xiàn)為涉及皮下組織的較大腫脹或水腫斑塊。過敏反應是這些超敏反應中具有致命性危害的,并且發(fā)病迅速,因平滑肌收縮和血管改變而引起嚴重的呼吸和心血管癥狀。過敏反應通常危及生命,除非及時治療,并且又沒有尋麻疹及血管性水腫的并發(fā)。對于犢牛和成年牛,過多的藥物、飼料和其他刺激都可能引起過敏反應。確切的免疫學現(xiàn)象或過敏反應的類型(Ⅰ~Ⅳ型)有時很難確定,但Ⅰ型和Ⅲ型過敏反應多見。
對于奶牛,大多數蕁麻疹、血管性水腫和過敏反應是由于注射藥物,如抗生素、疫苗、全血和靜脈內液體等多種物質所引起的[1]。昆蟲叮咬偶爾也會引起蕁麻疹和血管性水腫,但很少引發(fā)過敏反應。奶變態(tài)反應是引發(fā)尋麻疹、血管性水腫和過敏反應的另一個原因,在不同病畜表現(xiàn)不一。
一般認為,任何一種抗生素都可能引發(fā)散發(fā)的過敏反應。青霉素、四環(huán)素、氨芐青霉素、各種磺胺制劑和鏈霉素都曾引起過敏反應。當應用普魯卡因青霉素時,區(qū)別普魯卡因反應和真正的青霉素過敏反應很重要。許多畜主和獸醫(yī)把較常見的普魯卡因反應當成青霉素過敏,這是錯誤的。對普魯卡因過敏的牛,給以青霉素可能仍是安全的。
疫苗是過敏反應的一個重要原因。盡管血清源產品應用的不是很普遍,但在市場上仍有許多“抗血清”藥物出售,這些藥物很容易引發(fā)速發(fā)性或遲發(fā)性過敏反應。多價疫苗的應用在奶牛業(yè)中前景可觀,一次接種包含有4種病毒抗原及鉤端螺旋體病的5種血清型和媒介物也是常有的。針對這種多價苗的反應,確定是什么抗原引起的很困難。盡管一些疫苗更易引起過敏反應,但是任何疫苗都可能引起偶爾的過敏反應。各種微量細菌原性內毒素的革蘭氏陽性菌苗,通過遺傳敏感性,特別是荷斯坦牛,能引起類似過敏的反應。
靜脈注射全血時,可引起皮膚過敏反應,因為血型不同或給藥太快,靜脈內液體特別是配方液體偶爾可以引起蕁麻疹和血管性水腫。由于污染物和未徹底從大液罐中沖刷掉的清洗用的化學物質或內毒素等引起的。在原病變處皮下被殺死的皮蠅蚴會引起超敏反應與過敏反應相似的毒素反應。飼料也會引起個別牛的過敏反應。
抗原性刺激幾分鐘至幾小時內,身體各處出現(xiàn)數量不一的蕁麻疹、皮膚疹塊。絕大多數情況下,這些1~10cm大小的皮膚隆起區(qū)域呈圓形或卵圓形,但是小一些的蕁麻疹隆起可能像大量的蠅咬傷或毛隆起區(qū),在牛黏膜和黏膜皮膚連接處腫脹最常見,因此,眼瞼、唇、外陰或肛門等處常出現(xiàn)明顯腫脹。一些牛僅在某一部位有腫脹,而另一些牛則有明顯的皮膚損傷,同時有黏膜皮膚連接處腫脹。另外,還有顫抖、流涎、輕度瘤胃臌氣和腹瀉等一些癥狀。在嚴重的過敏反應后,1周內可能會出現(xiàn)流產。盡管患蕁麻疹的動物會不安和疼痛,但不會危及生命,除非發(fā)生肺或喉的水腫。然而,在出現(xiàn)過敏反應時,血管和平滑肌的變化很快出現(xiàn),甚至常發(fā)生在蕁麻疹或血管性水腫出現(xiàn)于皮膚之前。病牛沉郁、呼吸困難、不安和被毛豎立是過敏反應的早期癥狀,后期癥狀包括流涎、鼻鏡處有肺性泡沫、虛脫和嚴重呼吸困難等。
移除抗原或防止再接觸抗原是治療的長遠目標,但最迫切的是要制止過敏反應對病畜的傷害。在動物出現(xiàn)蕁麻疹或血管性水腫但無呼吸困難表現(xiàn)時,可以用抗組胺藥物和非類固醇類抗炎劑加上或不加皮質類固醇進行治療。然而,如果是孕畜或是有傳染性干擾問題的動物忌用皮質類固醇。使用皮質類固醇時,成年牛足夠的劑量為100~500mg甲潑尼龍或40mg地塞米松??菇M胺藥和氟胺煙酸葡胺按照標準計量使用,治療間隔為8~12h重復1~2次。有呼吸困難或任何呼吸紊亂癥狀的成年牛,除了上述治療外,還應給予腎上腺素1∶1000稀釋,1~5mL靜脈注射或4~8mL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如果喉水腫有致命危險時應施行氣管造口術,若有嚴重的肺水腫時,可用速尿(0.5~1.0mg/kg靜脈注射)治療。據李棚樂的報道[2],可采用針灸加自家血療法。對于有變態(tài)反應的奶牛應立即擠奶,因為這些牛可能不會立即停止泌乳。這種情況有差別,因為有一些奶牛僅表現(xiàn)一次或少數幾次變態(tài)反應,而另一些則是經常性的。大多數有變態(tài)反應的奶牛都應淘汰。
[1] 趙德明,沈建忠.奶牛疾病學(第2版)[M].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2009.12.
[2] 李棚樂.一例奶牛蕁麻疹的綜合診治[J].北方牧業(yè),2007(18):20.
2016-06-28
馬芬(1974-),女,黑龍江通河人,本科,獸醫(yī)師,研究方向:動物疾病診療。
10.19369/j.cnki.2095-9737.2016.09.119
S858.23
B
2095-9737(2016)09-01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