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以秀
(阜寧縣益林鎮(zhèn)農業(yè)技術推廣綜合服務中心,江蘇 阜寧 224421)
我國玉米種植分布與氣候關系研究
張以秀
(阜寧縣益林鎮(zhèn)農業(yè)技術推廣綜合服務中心,江蘇阜寧224421)
玉米的種植面積僅次于水稻和小麥,是世界上種植最廣泛的谷類作物之一,但玉米的總產量超過了水稻和小麥,居三大農作物之首位。近百年來,玉米的全球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單位面積產量逐漸提高。玉米是在我國農作物中占據重要位置,2004年成為我國第二大糧食作物?;诖?,分析我國玉米種植分布與氣候的關系,為玉米產量和質量的提高提供依據。
玉米種植;分布;氣候關系
1.1溫度需求
玉米起源于熱帶,適應性非常高,屬喜溫作物,必須有一定的溫度來保障其生長。通常8~10℃是種子發(fā)芽最低的溫度,30~32℃是最適宜的溫度,44~50℃是最高溫度;出苗階段,最低溫度為8℃,最適宜溫度為30~34℃,最高溫度為40℃;生長階段,最適宜的溫度為日平均氣溫20~26℃,低于20℃時玉米的產量會嚴重下降。
溫度會導致玉米生長發(fā)育發(fā)生一系列變化。我國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地區(qū),經常發(fā)生溫度冷害。當玉米籽粒含水量在18%以上,溫度在-15℃以下時,就會發(fā)生這種低溫型的傷害,直接導致玉米發(fā)芽率降低20%。生育期低溫冷害和初霜凍將會對玉米的產量產生極大影響。而溫度升高超過一定界限時會發(fā)生熱害,就會引起玉米生育期節(jié)律紊亂,甚至會導致玉米雌、雄性器官的分化和發(fā)育不協(xié)調,進而影響玉米產量。
1.2水分需求
玉米生長發(fā)育過程中,不同階段對水分的要求不同,總體來說,玉米生長期所需月平均降水量在100 mm左右為宜。播種-出苗期雖然需水量很小,但非常關鍵和重要,此時的需水量占總需水量的3%~5%。充足適宜的墑情是保障玉米出全苗的主要因素,播前要求充足的底墑,如墑情不足,播后要及時澆水補墑。出苗-拔節(jié)期玉米需水量較小,對干旱的忍耐力較強。春玉米區(qū)的適當干旱,還有利于蹲苗。拔節(jié)-大喇叭期玉米生長加快,需水量增加,應適當保障玉米的水分需求。大喇叭期-灌漿高峰期約30 d時間是需水量最大的時期,特別是吐絲前后是水分敏感期,嚴重干旱將造成卡脖旱,難以抽雄,授粉結實不良,導致空稈,造成嚴重減產甚至絕產。這個時期若遇干旱一定要及時灌溉,保證土壤水分占田間持水量的70%~80%,有獲得高產的可能。灌漿后期-成熟需水量減少,但干旱影響粒重。玉米在整個生育期對水分都十分敏感,干旱或水分過多均對玉米正常生長十分不利。
1.3光照需求
玉米是短日照作物,最適日照為12~15 h,一般需求為8~12 h。晚熟品種一般比早熟品種對光照長度更加敏感,南方培育的品種比北方培育的品種更為敏感。如果將偏南地區(qū)的品種種植在北方,伴隨日照加長、氣溫降低,玉米的生育期也會延長,玉米植株隨之充分生長,最終產量也會得到較高提升,反之則會降低玉米產量??梢姡庹諏τ衩桩a量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
2.1氣候
無論是哪種農作物,都會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且農作物對氣候變化十分敏感,玉米也不例外。氣候變化對玉米從播種、出苗、拔節(jié)等環(huán)節(jié)都有重要影響,氣候稍有變化就會導致產量發(fā)生巨大變化。世界范圍內對氣候變化影響農業(yè)生產問題也給予了高度重視。全球溫度升高,環(huán)境污染日趨嚴重,致使光照、溫度、降水等農作物生長所需條件都有所改變,給農業(yè)發(fā)展帶來不確定因素。玉米生產方面,氣候條件變化—溫度的升高、降水量變化、極端天氣頻發(fā),都對玉米的播種、產量產生了巨大影響;而這些氣候變化還會導致農作物病害、蟲害及雜草產生一定變化,進而影響玉米的產量。
2.2水分
氣候變化最直接的表現之一就是全球范圍內降水量減少。據調查表明,近年來我國年降水量逐漸減少,夏季減少最多,春季次之,秋季降水量有所增加,冬季變化不明顯,整體上仍呈減少趨勢。我國東北、華北和西南地區(qū)的全年降水量明顯減少,其他地區(qū)有所增加,但增加程度有所不同。由此可以看出,近年來降水量變化十分明顯。而水分對玉米的生長發(fā)育有著重要影響,如此明顯的降水量變化,勢必導致玉米生產、種植、產量發(fā)生巨大變化,甚至有些地區(qū)會出現絕產現象。因此,筆者建議適當調整我國糧食種植結構,降水量充足且溫度適宜的地區(qū),可適當增大玉米的種植面積,反之適當減少玉米的種植,以保障當地的糧食生產和農民口糧問題。
2.3光照
目前由于全球變暖帶來的光照變化,對植物物候已造成顯著影響,光照強度的變化不僅會直接影響空氣的溫度和濕度等氣候因子的變化,也會引起土壤因子的溫度、濕度、蒸發(fā)、蒸騰等發(fā)生變化。根據一項調查研究表明:近年來,廣西雁山楝樹春季物候期展葉盛期出現偏遲,比常年平均偏遲4~20 d,開花盛期也出現偏遲,比常年平均偏遲3~15 d,秋季氣溫偏冷,葉全變色期和落葉始期則提前。黃淮玉米區(qū)20世紀七八十年代年都發(fā)生過因日照時間減少而減產的現象。由此可以看出,光照變化對農作物的影響之大。玉米生育期內若陰雨等天氣時常發(fā)生,光照不足導致玉米產量直接下降。光照強度對葉片的光合速率、光飽合點等具有顯著的影響。強光下植株具有較高的呼吸速率,且物質生產能力較高。如果玉米生育期間,太陽總福射減少1 KJ/cm2,玉米生物產量也會隨之減少337.5 kg/hm2。已有試驗表明,在玉米成熟期若能增加日照時間10 h,玉米產量會大大提升。
溫度、水分、光照對玉米的生長均會產生重要影響。眾所周知,全球氣候正在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進而會對農作物的種植和生長產生影響,玉米作為全球三大農作物之一,是全球范圍內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是全球大部分人口的主要糧食。玉米的種植面積、產量若發(fā)生變化,對全球糧食產生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該文站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粗略分析了玉米種植的氣候適宜條件,以及氣候變化對玉米種植產生的影響,以期能夠對我國玉米生產有所裨益。
S513
A
1674-7909(2016)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