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青
新的一年,朋友圈被祝福和許愿刷屏,各公司也紛紛下發(fā)喜氣洋洋的新年賀辭,乍一看都挺好挺正能量,細看就會發(fā)現(xiàn),大多沒什么實際內容。比如有人許愿說新的一年要開心生活努力工作,或者公司說新一年我們要繼續(xù)銳意進取再創(chuàng)輝煌,這些口號式的話說出來就像是給自己打了一針雞血,但這針雞血能持續(xù)幾天呢?連岳在公眾號上發(fā)了一篇文章,對于新年計劃這件事情提供了兩個數(shù)字:
一、55%左右的人,將在2月1日前放棄新一年的計劃。
二、減肥成功者,95%將在一至五年內重新變胖。
看上去很讓人沮喪吧?
我想不少人可能也跟我一樣,因為曾制定太多的計劃而沒有完成,對類似新年計劃這種事在制定的時候心里已經不篤定了,默默放棄的時候也不再自責,或者干脆不再制定任何計劃。已經好幾年沒有做過新年計劃了,心里好像默認了自己一定是屬于那55%會很快放棄的人,直到今年,我才開始意識到也許我的計劃總是完不成,并不只是自己的問題,很可能是我做的計劃本身出了問題。
還是拿連岳公眾號上文章里的一個調查舉例,以下是美國斯克蘭頓大學統(tǒng)計過的美國人2014年排名前十的新年計劃:
1.減肥;
2.做事有條理;
3.少花錢,多存錢;
4.盡情享受生活;
5.強身健體;
6.學點激動人心的新東西;
7.戒煙;
8.幫助別人;
9.談戀愛;
10.給家人更多時間。
連岳給第五個計劃做了細分,他說,比如“強身健體”,就讓人一頭霧水,具體描述為“洗澡前做三十個俯臥撐”,難一點的“每周跑步三次,每次不少于20分鐘,一年后一口氣能跑五千米”。這個計劃細分的觀點像是給我打了一束光,我突然就明白了自己之前的計劃問題出在哪兒了。于是以此類推,我把這十個計劃分別做了細化,跟大家分享:
1.戒吃薯片,每周喝可樂不超過一瓶;
2.每天下班時用五分鐘總結當天的工作,再用五分鐘計劃明天的工作,逐條寫下;
3.每月收到工資的那天,存1/3買理財產品;
4.每周去公園一次,去咖啡館一次;
5.每周跳兩次鄭多燕健身操,或者跑步兩次,每次大于30分鐘;
6.報名之前看中的繪畫課,今年完成30次課時的學習;
7.今天把家里所有的煙扔掉,跟家人說明自己開始戒煙,請他們監(jiān)督;
8.在地鐵和公交車上看到老人孩子,即使他們沒站在我面前,也主動讓座;看到乞討的,不再無根據地判斷是騙子,給他1元錢;
9.當再有朋友邀請參加不熟悉的圈子的聚會時,答應他,認真打扮去參加,萬一真愛就在那里呢;
10.每周固定給家里打電話一次,年中回家一次或組織一次全家旅游。
好啦!現(xiàn)在這個計劃是不是看著容易實現(xiàn)多了呢?細化后的計劃因為針對的都是具體的事情,沒有了模棱兩可的定義,實踐起來每天做到與否顯而易見,也就不好意思找借口了。當然,即便是這樣一個計劃,要堅持一年也不簡單,甚至依舊很難,會遇到很多外在和內在的阻力,此時能否實現(xiàn)就取決于自己了。
以前聽到過一句話,忘記是哪個人說的了,他說,一件事情,如果你堅持做十年,是一定會獲得成就的。所以,如果你認定了一件事情是對的,哪怕看起來是多小的事,也不要停下,一起加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