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興陽 浙江天韻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浙江義烏 322000
建筑底層架空式開放空間設計初探
文/李興陽浙江天韻建筑設計有限公司浙江義烏322000
近年來,建筑底層架空式開放空間設計問題得到了業(yè)內的廣泛關注,研究其相關課題有著重要意義。本文首先對相關內容做了概述,分析了底層架空空間的設計要點。在探討底層架空空間特點的基礎上,結合相關實踐經(jīng)驗,就其應用現(xiàn)狀做了反思,闡述了個人對此的幾點看法與認識,望有助于架空式開放空間設計初相關工作的實踐。
建筑底層;架空式;開放空間;設計
作為一項實際要求較高的實踐性工作,建筑底層架空式開放空間的設計有著其自身的特殊性。該項課題的研究,將會更好地提升對架空式開放空間設計的分析與掌控力度,從而通過合理化的措施與途徑,進一步優(yōu)化該項工作的最終整體效果。
隨著城市的高速發(fā)展,建筑用地的日趨緊張,人們交往活動需求的增加,城市公共活動空間也日益顯得匱乏,如今這一問題已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一般而言,人們普遍關注的是城市廣場、公共集中綠地、商業(yè)步行街等宏觀層面上的城市公共活動空間,以及用地紅線內的建筑外部空間,如居住小區(qū)住宅組團內的活動空間。但現(xiàn)實生活中還有一些常見的公共活動空間不為人們所重視,如建筑底層架空空間。其實從使用的角度來看,這類空間因易于到達、便于使用以及特殊的空間性質,其使用頻率也很高。近年來,西方一些國家出現(xiàn)了“架空底層公有化”的思想,如美國通過放寬容積率等鼓勵政策號召高層建筑底層架空作為城市公共開放空間,我國南方地區(qū)特別在居住建筑中也常出現(xiàn)底層架空式公共空間。建筑底層架空空間作為城市公共開放空間,已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和關注,其研究具有現(xiàn)實意義。
底層架空,顧名思義是把建筑物(單體或多幢)的底層或通高數(shù)層的部分或全部空間保留垂直交通樞紐,去除非承重圍合限定(如填充墻、落地窗等),使之成為通透、延續(xù)且便于出入的空間。而建筑中的雨篷、陽臺和室外走廊等不屬于底層架空研究的范疇。底層架空空間屬于半封閉空間,頂面封閉,四面至少有一面是開敞的。若有一面開敞,則空間光線較暗,但人流量較少,屬于較穩(wěn)定的空間;若兩面開敞,則有對開開敞式和相鄰開敞式兩種,一般為兩個或多個空間的過渡空間,人流量較大,可設置公益設施。底層架空空間具有公共服務的功能和非贏利的特性,它多用于布置車庫、市政管線、綠化小品和活動器械等。在現(xiàn)代主義建筑占主導地位時,底層架空設計就被認為是現(xiàn)代建筑的特征之一。
4.1灰空間?;铱臻g是指半室內、半室外的空間,具有半私密、半開敞的過渡空間性質,底層架空空間就充分體現(xiàn)了灰空間的性質。在具體設計上,底層架空空間內可引入綠化、水體、小品、坐椅、電話亭、燈柱、招牌等設施,使人置身于架空空間內,又仿佛漫步于室外的大自然中——既有室內宜人的氣氛,又具有室外的自然親切感。這是底層架空空間和其他類型公共活動空間的顯著不同之處,是具有特殊魅力的空間形式。
4.2開放性。一般而言城市公共空間的開放程度越高,就越受市民歡迎。建筑底層架空空間的開放程度較高,是布置城市公共開放空間的有效手段。當前社會信息化趨勢日益明顯,在城市建筑中增加公共開放空間的要求逐漸增強,使得底層架空設計成為空間設計的必然發(fā)展趨勢。
4.3地域性。底層架空設計的應用有明顯的地域氣候條件。南方亞熱帶、熱帶地區(qū)是典型的濕熱氣候,架空設計的應用具有得天獨厚的地域條件。架空空間留出的陰影空間,一方面可遮陽避雨、提供適于交往的公共開放空間;另一方面豐富建筑景觀層次,造型虛實對比強烈,形成南方地區(qū)建筑通透、輕巧的風格??梢?,架空空間是介于室內與室外的過渡空間,是特殊類型的城市公共開放空間。其特殊性表現(xiàn)為既是建筑內的“私”有空間,又具有相當程度的開放性,既具有室內空間舒適的環(huán)境,又不乏室外自然因素的引入,是一種公私共存、內外交融的空間。架空空間的具體設計上,一方面應注意架空空間的尺度,層高太高,易顯得空曠、不夠親切,層高太低,易造成壓迫感,一般以3.0~4.5m為宜;另一方面應有環(huán)境意識,注重細部設計,營造出親切的氣氛,不可僅僅成為管線集中的地方或雜務堆放場。
架空空間作為城市公共開放空間,在我國南方亞熱帶、熱帶地區(qū)已有廣泛應用,但應用上受到一些限制。這些限制一般不在于結構技術方面,也不會增加太多的建筑造價,更多地在于開發(fā)上的經(jīng)濟效益和人們的意識觀念上。開發(fā)商都希望開發(fā)的土地有最好的經(jīng)濟效益,尤其在城市用地緊張、地價昂貴的今天,底層空間往往是商業(yè)價值最高的部分。若讓開發(fā)商讓出底層一部分寶貴的面積,“還地于民”,提供公共開放空間,一方面需要政府規(guī)劃主管部門在政策法規(guī)上予以引導和鼓勵;另一方面,也需要開發(fā)商正確認識架空空間有利于改善環(huán)境,是“得”大于“失”的,具有長遠的社會效益。作為政府規(guī)劃主管部門,應制定有法可依的規(guī)定,對積極為城市公共開放空間作貢獻的開發(fā)商,可以在容積率和面積計算上給于獎勵或相關政策的優(yōu)惠。例如,香港中環(huán)廣場位于香港的最繁華地段,地價是建筑總造價的3倍。但因建筑首層全部架空開放而被獎勵開放部分面積的5倍,二層與人行天橋、公共步道連接的室內公共空間則獎勵這部分面積的2倍,總容積率由原來的15提高到18。又如,??谑幸?guī)劃局對采用架空手法提供城市公共空間的給于一定的建筑容積率獎勵,對架空手法留出的綠地按一定比例承認其綠地率,以資鼓勵等。
綜上所述,加強對建筑底層架空式開放空間設計的研究分析,對于其良好實踐效果的取得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今后的架空式開放空間設計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其關鍵環(huán)節(jié)與重點要素的重視程度,并注重其具體實施策略與方法的科學性。
[1]張姍姍,王恩棟著.探求城市環(huán)境中的和諳共鳴—高層公共建筑底部空間設計[J].建筑學報.2015(12):60-62.
[2]葉偉華,王揚著.建筑底層架空式開放空間設計初探[J].新建筑.2015(02):115-116.
[3]蘆原義信,尹培栩.外部空間設計.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M].2016(0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