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真詩”“辭達”“天則”——王世貞晚年性靈文學思想的萌芽

        2016-02-15 11:44:56李曉蓉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5期
        關鍵詞:文學思想王世貞性靈

        李曉蓉

        (西南大學文學院,重慶400715)

        “真詩”“辭達”“天則”——王世貞晚年性靈文學思想的萌芽

        李曉蓉

        (西南大學文學院,重慶400715)

        長期以來,“后七子”的集大成者王世貞,因提出詩學“格調說”、“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文學主張,一直遭到文學研究者的批判與冷遇,并被簡單冠之以“復古派”的稱號。然而,注意到其前后文學思想變化的深刻內涵,注意到其后期文學主張中“真詩”“辭達”“天則”的內在意義,我們將得出不同的結論。

        王世貞;后期;反思;性靈文學

        明中葉以后,文壇論爭紛繁,集中表現(xiàn)為兩對主要矛盾:前后七子和唐宋派就師法對象的論爭;前后七子和公安派性就“師古”與“師心”之爭。客觀來看,兩對矛盾具有內在統(tǒng)一性,其出發(fā)點都是反對程朱理學,只是反理學的途徑不同,自然表現(xiàn)形式也各有所異。反理必定主情,于是“性靈說”又或“性情說”的文學思想應運而生。

        一、后期對“格調”的反思

        前后七子在復古的同時也極為重視文學的抒情功能,強調主情論調。后七子在“性靈說”上走得更遠,謝榛的《四溟詩話》直接提出“詩乃模寫情景之具,情融于內而深且長,景耀乎外而遠且大。”“景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合而為詩”[1]P41。字字句句都好摹擬的李攀龍甚至也提出:“詩可以怨,一有暖嘆,即有永歌。言危則性情峻潔,語深則意氣激烈,能使人有孤臣孽子擯棄而不容之感,遁世絕俗之悲,泥而不滓,蟬蛻污濁之外者,詩也?!碑斎辉凇靶造`說”上走得最遠的要數(shù)王世貞了,其前期的《藝苑卮言》第一卷就開宗明義,引歷代諸家對于“情”的重視:

        范曄曰:“情志所托,故當以意為主,以文傳意?!盵2]P4

        劉勰曰:“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2]P5

        陳繹曾曰:“清真景真,意真事真?!薄俺沃燎?,發(fā)至情?!盵2]P9

        然《藝苑卮言》并不重于“言情”,而偏重于“法”的規(guī)范,后期王世貞對此前提出的“格調”理論進行了反思與懺悔:“迨乎晚年,閱世日深,讀書漸細,虛氣銷歇,浮華解駁,于是乎澳然汗下,蘧然夢覺,而自悔其不可以更改矣。”①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丁集上《王尚書世貞》提出“王世貞晚年定論”。錢謙益由此提出了“王世貞晚年定論”,對此學界深有質疑。

        然王世貞晚年確有自悔,“仆數(shù)奇自放,不能為人間完人,而又多少年偏嗜,墮綺語障,今過五十始知悔,然無及矣!”[3]P4萬歷三年,王世貞“以遷直,失權臣指,再被訾擿”[3]P11心情郁結,倦于官場,有歸隱之意,故曰:“仆自逾知非之歲數(shù)凡四屈指,而始知悔?!比f歷八年,王世貞轉奉佛道,對此前反躬自悔“庚辰以后,覺而悟前之儕也,即負大悔?!盵4]221可以說是對前期思想的徹底否定。他在與友人的信牘中同樣毫不掩飾地披露心跡:“仆老矣!不自惜,受役筆墨余三十年,而今且自悔”[3]P10“近始愧且悔,欲于古先生前一懺洗之”。[3]P15此外,《續(xù)稿》卷一八《張給事》、卷一九二《吳明卿》、卷二百一《陳太守》等“書牘”中也有較多類似表述。

        那么王世貞到底在“悔”什么呢?從《續(xù)稿》可以看出他對早期文學價值、仕途追求予以否定,“讀書五車,著述千卷,亦覺臨岐,一字用不著”[3]P8“所讀書,一字不得用,所撰述文業(yè),一字無可傳,欲棄之”[3]P18。王世貞認為讀書、撰文別無所用,這既是對前期文學活動的否定,也是早年積極入世的儒家詩教思想的背叛。王世貞的自悔在很大程度上與嘉靖三十八年(1559)的“父難”相關,其父遭嚴嵩黨羽誣陷而死,嘉靖三十九年其妹傷心而亡。隆慶四年(1570)母親病逝,不久又遭受彈劾,隆慶五年(1571)作《聞南中流言有感》:“入春憂病未堪除,彈指浮榮業(yè)已虛”。

        如果說前期“父難”他是絕望痛苦的,他還存有一線希望,雪洗冤屈,那么后期的他已心如死灰,看透人世無常了。晚年皈依佛道,從前期的“入世”轉為“出世”自然要否定一些東西。佛家思想忠于“心”的修煉,道家思想忠于“自然”,因此其晚年作品多偏于“平淡自然”,忠于內“心”之“情”,可以說是“性靈”思想的萌芽。值得一提的是王世貞對于“情”的萌芽只是依附于“道”的基礎上的自然之情,與袁宏道所提倡的“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個性解放的“情”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筆者說他是“情”的萌芽。

        二、“格調”到“性靈”:情的萌芽

        王世貞在結識李攀龍以前并不持“復古”思想,他只是對“古文辭”抱有某種偏好,與李攀龍結社后便積極鼓吹“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加之對李攀龍的崇拜使他自覺壓抑早年在《藝苑卮言》所表現(xiàn)出“情”的萌芽,直到李攀龍去世以后,他總領文壇,這才真正意義上表達自己的思想。而他后期對于“性靈”思想的萌芽,可以歸結為三點:

        (一)真詩:“本于情實”

        如前所述,王世貞早年在《藝苑卮言》中就已有“情”的萌芽,中年以后對于“性靈”的認識產生了“真”的理念:

        “昔人謂言為心聲,而詩又其精者?!瓱o論其張門戶,樹頤頗,以高下為境,然要自心而聲之。后人好剽竊余似,以茍獵一時之妙,思舛而格雜,無取于性情之真?!盵5]P19

        他認為“言為心聲”的前提是“取于性情之真”,情感的真實應該是創(chuàng)作的基礎,這并不代表他反對復古,而是反對一味追求形式摹擬的學古,這與他早年提出的“剽竊摹擬,詩之大病”如出一轍。

        對于具體的創(chuàng)作,王世貞同樣強調抒寫“真性情”,他提出“所謂神來者,從容中道;氣來者,觸處而發(fā);情來者,悠游而得。”這里“神”“氣”“情”本身就是一種高妙的境界,賦之予“從容”“觸物而發(fā)”“悠然”,即可見其“本于情實”。從另一個層面來看這種“真我”實質上已經突破了格調說的束縛,開始尋求其獨立的意義。當然格調和性靈并不因此形成對立,而是形成一個具有獨立意義的理論體系。王世貞“性靈說”中的“真我”觀念也就是在反思格調的同時表現(xiàn)出來的,其晚年批評“矩鑊往昔”而說:“蓋有真我而后有真詩”,這是王世貞“性靈”思想最響亮的宣言,可以看出“性靈”的思想已不再只是“格調”的附庸了,已經具有獨立的意義,明代文人已經意識到“性情”對于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了。后期他還強調“真我”的創(chuàng)作原則:“顧其大要在發(fā)乎興,止乎事,觸境而生,意盡而止。毋鑿空,毋角險,以求勝人而劌損吾性靈?!彼J為有“觸境而生,意盡而止”的真性情,才會有“真詩”之作,因此在談到文學的藝術本質時,他說:“詩以陶寫性靈,抒紀志事而已?!盵3]P14對于文學的創(chuàng)作原則他歸結為:“至所結撰,必匠心締而發(fā)性靈?!盵3]P21就文學的鑒賞原則說:“發(fā)性靈,開志意,而不求工于色象雕繪。”[3]P22可見王世貞在文學的藝術特征、創(chuàng)作、批評、理論等各個領域都貫穿了“性靈”的思想。當然王世貞所強調的“真我”與袁宏道為代表的性靈派所追求的自然童心之“真”并不相同,王世貞所謂的“真我”是在佛道“曠達自適”的基礎上實現(xiàn)一種“平和粹夷”而不似袁宏道“不勝其哀生失路之感”。①袁宏道《序小修詩》??梢钥闯鐾跏镭憣Α靶造`”文學思想的發(fā)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辭達:“性情通達”

        王世貞晚年受佛道思想影響,性情更為通達,認為“平常語即是道”,因此其詩文用語平淡自然,其晚年重倡“辭達”之說也是一種近乎性靈說的主張。他在《世經堂集序》一文中更是將“辭達”推向審美規(guī)范的高度,曰:“蓋自古之言文者莫吾夫子若,而其大要,曰辭達而已矣?!盵3]P2而“辭達”之說并非形成于晚年,其早年《喻吳皋先生集選序》就已提及:

        “文之所從來遠矣,自孔子為‘辭達’之說,而釋之者曰:文者順理而成章之謂……則‘辭達’之說有所不能盡用。譬之于天,日月清寧者恒也,雷電霰雨晦冥摶擊者,其變也;譬之于山,逶迤坦陀者恒也,羊腸鳥道嶄削斗拔者,其變也。要之,其變也,亦恒也。”[5]P4

        王世貞折中孔子的“辭達”之說,認為“辭達”并非僅僅是文從字順,而是以“順理成章”為原則,允許少許奇崛晦澀之作。這里所謂的“恒”是指“日月清寧者”“逶迤坦陀者”,“變”則是“雷電霰雨晦冥摶擊者”“羊腸鳥道嶄削斗拔者”,事實上其所謂“變”與“不變”,“變”是指“順理成章”與“奇崛晦澀”協(xié)調發(fā)展,二者在不構成矛盾對立面時便可達到“恒”,因此“變亦恒也”。“順理成章”在這里則是指“有物有則”“就景傳事”“不以格囿”。

        在孔子之后,又一次強調“辭達”說的是蘇軾,蘇軾作文“雜然有觸于中,而發(fā)于詠嘆”[6]其“辭達”之要義是“了然于心”,他認為“求物之妙,如系風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蓋千萬人而不一遇也,而況能使了然于口與手者乎?是之謂辭達?!盵6]P10在蘇軾看來“辭達”在于心,對此王世貞頗為推崇:

        “善乎!蘇子瞻先生之自名其文如萬斛之泉,取之不竭,唯行乎其所當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夫人巧之不獲與天巧埒也,夫人能知之,亦能論辨之,至讀其所論辨之辭,往往若墮于菁棘之塹,而不獲逞于天巧者,何也?人巧貌難而易,天巧貌易而難也。”[3]P22

        王世貞受蘇軾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內鏡”和“外境”產生創(chuàng)作沖動。他因此又說:“凡人之文,內境發(fā)而接于外之境者十恒二三;外境來而接于內之境者十恒六七。其接也以天,而我無與焉,行乎所當行者也。而我不為之綴,止乎所不得不止者也?!蓖跏镭懰f的“無我”并不是說要拋棄創(chuàng)作主體,而是強調靈感在創(chuàng)作中的主導作用,從而尋求一種“真我”的狀態(tài)。蘇軾“雜然有觸于中,而發(fā)于詠嘆”與王世貞的“至所結撰,必匠心締而發(fā)性靈”[3]P22頗有相通之處。二是自然表現(xiàn)的觀點。蘇軾作文“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王世貞進一步闡發(fā)了蘇軾行云流水的作文風格,認為“辭達”需要“天巧”,這實質上是把“辭達”推向一種近乎自然表現(xiàn)的狀態(tài),要求文法自然。

        王世貞晚年追求“平常語即是道”也是“辭達”的一種表現(xiàn),他常常以“辭達”贊譽他人,“公之所撰著文若詩于格固亡論……要而歸之尼父之一言,曰:辭達而己矣?!盵3]P9“公于文本出左氏、太史公,然不求肖似,辭達為詣?!盵3]P27“瞿文懿……取辭達而己。”可見“辭達”是王世貞審美的標準。此外王世貞的“辭達”之說對明代講學者“重理輕文”予以批判,他說:“間一二治經術談理性者,……藉詞達之說以文其陋?!盵3]P19其實質是批判宋明理學家暢言的“道統(tǒng)”思想。

        (三)天則:“文法自然”

        如果說“辭達”是受佛道“平常語即是道”的影響而產生“性情通達”“順理成章”,那么“天則”“天巧”則是佛道最直接的產物。王世貞晚年悉心佛道,萬歷八年從曇陽子入“恬澹教”,將“恬澹”之趣融入生活,云:“以吾師恬澹二字消之”,“以恬澹觀為終南徑”,同時他又接受了曇陽子所提出的“欲了生死,先了此心。無欲無為,即心即道”,并由此形成自己“即心即佛”的思想。他還用禪宗思想評點陽明心學,將王陽明的“四句教”改為“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心之用”,“無善無惡”即是“空”,“有善有用”即是“有”,以“空”為體,以“有”為用??梢娡跏镭懸呀浳虻枚U宗之道,而禪宗之道體現(xiàn)在文學上就是恬澹無欲的“自然說”,力主恬淡自然。

        王世貞晚年接受了佛家“悟”的思想,在文學“師古”與“師心”的問題上已轉向“師心”,而“師心”的根本在于“文法自然”。其《金字心經后》有云“宗門舍經而經明,諸宿釋經而經晦,甚矣,注疏之為累也”強調的是“心悟”,“心悟”并非字句推敲,而是觀景體物,有感而發(fā)。因此他在《王參政集序》一文中說:“本之蓄,而裁之識,剴切詳?shù)?,悠然出于天則者,固非鏤肝效顰之所敢望也”,“人巧易工,而天巧難措也,此又不可不辨也?!盵3]王世貞強調“天巧”即“天則”“自然”,批評“人巧”的作用,實質上是批評咬文嚼字、字句摹擬者。當然王世貞也并非完全否定“人巧”,而是有意在“人巧”和“天巧”間折中調和,以期達到一種巧妙、自然的狀態(tài)?!恶T子西征集序》一文就強調了這種自然之趣:“今者若鏤矣,若繪事矣,其至者,若化工之肖物矣?!盵3]王世貞強調創(chuàng)作上“人巧”和“天則”共同作用而達到了無痕跡、妙化自然之境。他也將妙化自然作為文學評論的標準,在評點胡應麟詩集時說:“不深不玄,不沈不堅,入之沈深,出之自然,完之粹然,如大鈞雕物,而不見工”,可見王世貞將“秒化自然”提高到文學審美規(guī)范的范疇。

        王世貞的“天則”即“自然說”是基于詩文必出于己,而非摹擬剽竊,這與他早年的思想是相通的。在《華孟達詩選序》一文中,王世貞對其能夠詞必己出,達到自然之境,表現(xiàn)出極高贊美之情,云:“余聞之韋蘇州在事,而僧靈澈者為韋體數(shù)十章,以贄而求合,韋殊不之顧也。己,盡得其生平所著詩,而后大喜,曰:子奈何強所學而從我,我且兒失子,然則余之所以許孟達者,其能不為余也。”[3]P2通過這一事例,意在說明真正自然之境,必發(fā)自創(chuàng)作者之內心,而非模仿別人。在《錢東畬先生集序》中他又對“自然之境”做出了具體的詮釋,曰:

        “乃先生不求合其藩閫,而直舉天則之所自溢為之。先生所師,師心耳,彼兩家者不得而有也。顧其從容舒徐之調,不致弦促而柱迫,不作窘幅而舛緯。其合者出入于少陵、左司之間,而下亦不流于元、白之浮淺?!盵3]P10

        他不僅強調“天則”的要義是“從容舒徐”“天則之自溢”,而且駁斥“窘幅而舛緯”即字句摹擬推敲者??梢娡跏镭懰^的“天則”強調不事雕琢、天然渾成,忠于內心之情,自然之景,而非刻意雕琢因襲。

        三、晚年文學思想轉變的意義

        王世貞晚年主導文壇,聲勢浩大,但因其晚年之作行世較晚,晚年性靈思想也多被忽略。事實上其晚年文學成就最高,屠隆對此云“人謂瑯琊之筆,至老彌勁,視明遠才盡于晚年、河南氣衰于末路異矣!”①屠隆.大司寇王公傳[M],明刻本.1977年.可見王世貞晚年文學思想的轉變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

        王世貞晚年的性靈文學思想消解了七子派固有的復古方法,其倡導的性靈文學思想一定程度上顛覆了早年的復古理論。雖然性靈文學思想與復古并不構成絕對的對立,但王世貞晚年在創(chuàng)作內容、取法對象、創(chuàng)作方法、審美情趣諸方面表現(xiàn)出的轉變,以及他本人對復古熱情的消退,都使得復古運動無路可走。他在《湖西草堂詩集序》中云:“發(fā)性靈,開志意,而不求工于色象雕繪”[3]P23這種性靈文學思想對此前《藝苑卮言》:“思即才之用,調即思之境,格即調之界”的格調說而言是一種解構。此后,王世貞又不斷的以轉益多師、“調劑”“辭達”“自然”等觀點糾正前期李攀龍狹隘“格”“調”“法”,致使“格調說”走向“無法”之法、“無意”之意。因此他認為理想的創(chuàng)作境界應該是“不屈閼其意以媚法,不被骫骳其法以殉意”[3]P20,與此同時他又認為“意”與“法”彼此應當相互折中“調劑”,就文而言“揚之則高其響,直上而不能沉;抑之則卑其分,小減而不能企。縱之則傍溢而無所底,斂之則郁塞而不能暢。等之于樂,其輕重弗調弗成奏也;于昧,其秾澹弗劑弗成饔也”[3]P2。這也就是說其晚年以折中“調劑”的方法瓦解了早年“法式”“格調”的規(guī)范。

        由于王世貞晚年性情通達,崇尚自然,因此其師法對象也發(fā)生了變化。早年王世貞注重“格調”“法式”,高呼“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就文而言:“東京之文弱,猶未離實也。六朝之文浮,離實矣。唐之文庸,猶未離浮也。宋之文陋,離浮矣,愈下矣。元無文?!盵2]P985對于詩歌,他秉持“尊唐抑宋”的詩學觀念,他提出:“子瞻多用事實,從老杜五言古排律中來。魯直用生拗句法,或拙或巧?!盵2]P1021從王世貞對蘇軾、黃庭堅等人的態(tài)度,可以見出其早年對宋詩存有偏見,這實質上也反映了當時文人反理學桎梏,只是七子派過于極端了。隨著文學思想的逐步成熟,王世貞晚年轉變了對宋詩文的態(tài)度,其社中“末五子”更承接并發(fā)揚了其思想,胡應麟云:“唐詩如初發(fā)芙蓉,自然可愛;宋人詩如披沙揀金,力多功少”[7]P24態(tài)度明顯好轉,李維禎認為:“宋詩有宋風焉,元詩有元風焉”,“今學唐者不若宋元者哉,合可為式,倍可為鑒,精而擇之,慎而從之。”[8]P241這里李維楨已經開始肯定宋元詩歌的價值與意義。王世貞晚年的師法對象由此前學“古四大家”、漢魏六朝,轉為假道“韓、歐”。

        王世貞晚年歸入曇陽子門下,主張三教合一,然王世貞更加傾心于釋道,因此其晚年詩文多恬淡自然、清麗脫俗。如他的《后湖》:“魴鯉忘所驚,悠然各揚鬐。天鵝白于雪,鳴聲一何怡。魚烏自相驕,游子安所之??蓱z水如鏡,無分照娥眉。”[3]P17感情閑散細致,意象融會,行文隨意自然,了無痕跡。王世貞晚年改變了早年對王維的態(tài)度,開始崇尚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同時對白居易、蘇軾也重燃敬重之情。

        四、結語

        在全面考察王世貞文學思想的動態(tài)過程中,我們應當注意到其前后不同時期的連結與發(fā)展。從他整個復古活動來看,復古由前期的“格調”、“法式”發(fā)展到后期“折中調和”“無法之法”,可以說其晚年文學思想更趨成熟。

        而晚年文學思想中最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他提出的“真詩”“辭達”“天則”的文學主張,對于“真詩”的文學主張,他提出真實的情感是創(chuàng)作的基礎,他強調書寫“真性情”,要求文學的藝術特征、創(chuàng)作、批評、理論等領域都應貫穿“真”的文學理念;對于“辭達”的文學主張,他提出“平常語即是道”“性情通達”,強調詩文的平淡自然;而“天則”的文學主張則要求“文法自然”,以自然為依歸。王世貞的這些主張可以說是一種理性而有節(jié)制的自然表現(xiàn)論,盡管與“性靈說”有別,但它可以說是“性靈”文學思想的萌芽。

        值得注意的是,王世貞晚年文學思想固然有趨于成熟的一面,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在文學趣味上已經形成了根本的改變。我們發(fā)現(xiàn)他晚年的許多思想,在前期的作品理論中都有相應的論述,如“真詩”的觀點在前期《藝苑卮言》卷一中就有大量的論述,又如“辭達”之說早年在《喻吳皋先生集選序》就已有論??梢娡跏镭懲砟甑奈膶W觀念不是一來有之,而是逐步發(fā)展成熟的。

        [1]謝榛.四溟詩話[M].北京:中華書局,1983.

        [2]王世貞.藝苑卮言·卷一[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

        [3]王世貞.弇州山人續(xù)稿[M].明刻本.1960.

        [4]陳繼儒.太平清話[M].北京:中華書局,1985.

        [5]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M].明萬歷刻本.1977.

        [6]蘇軾.蘇軾文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6.

        [7]胡應麟.詩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8]李維禎.大泌山房集[M].山東:齊魯書社,1997.

        (責任編輯:羅智文)

        “Realness”,“Expressiveness”and“Naturalness”——on the Rudimentary Spiritual Thought about Literature during Wang Shi-zhen’s Late Life

        LI Xiao-rong
        (Literature of Southwersty,Chong qing 400715,China)

        for a long time,Wang Shi-zhen,the epitome of“post-seven-scholar”,has been criticized or treated coldly by literary researchers because of hisliterary claimthat“Essays mustfollowthe writingstyle ofQin and Han Dynasty while poemsmust observe themanner of the middle Tang Dynasty”;therefore,he has been simply labeled as“Classicist School”.Nevertheless,we can draw a different conclusion about Wang Shi-zhen if we pay attention to the deep connotation of his attitude towards literature between different periods and the inner meaning of“Realness”,“Expressiveness”,and“Naturalness”in his late claim about literature.

        Wang shi-zhen;late periods;reflection;spiritual literature

        I206.2

        A

        1009-3583(2016)-0059-05

        2016-03-10

        李曉蓉,女,四川渠縣人,西南大學古代文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學。

        猜你喜歡
        文學思想王世貞性靈
        《東漢文學思想史》《讖緯思潮與漢代文學思想》
        文學與文化(2022年3期)2022-11-19 02:31:38
        明代復古詩學與家族之關系——以王世貞家族為考察中心
        李攀龍、王世貞復古文風在朝鮮朝文壇的傳播與影響
        東疆學刊(2021年4期)2021-02-12 01:51:02
        博雅文學社:抒性靈之真情,寫人生之華章
        學生天地(2020年18期)2020-08-25 09:29:40
        《紅樓夢文學思想的現(xiàn)代闡釋》
        紅樓夢學刊(2020年2期)2020-02-06 06:15:06
        雜說書家之性靈
        關注性情 求新求變——淺論袁枚的“性靈說”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4:07
        名言警句
        浙東“大文學”思想的綜合探究
        ———評郭慶財博士《南宋浙東學派文學思想研究》一書
        沒有王世貞就沒有《本草綱目》
        品色堂永远免费| 国产精品国产午夜免费看福利|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精品小草| 色老汉免费网站免费视频| 91超碰在线观看免费| 午夜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av久久亚洲精品| 无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无码区a片| 国产免费资源|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爽| 日本少妇熟女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韩国AV|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免费看电影| 日韩午夜三级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 | 国产熟妇按摩3p高潮大叫| 欧美午夜a级精美理论片| 久久久国产视频久久久| 中文字幕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观看mv大片高清| 亚洲日韩v无码中文字幕| 在线视频青青草猎艳自拍69| 久久最黄性生活又爽又黄特级片| 五月婷婷六月丁香久久综合|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 精品无人码麻豆乱码1区2区|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 | 真人直播 免费视频| av资源在线看免费观看| 国产av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 大陆极品少妇内射aaaaa| 韩国主播av福利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 免费大片黄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中文字幕偷拍亚洲九色| av在线天堂国产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