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娟,鄧 文,梁 旭,張志帥,張栓玲,張婷婷,蔡永超
(1.河南省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河南 鄭州 450008;2.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
酶制劑在斷奶仔豬日糧中的應用研究
周小娟1,鄧 文2,梁 旭1,張志帥1,張栓玲1,張婷婷1,蔡永超1
(1.河南省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河南 鄭州 450008;2.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
試驗采用28日齡杜長大斷奶仔豬48頭,隨機分為2個處理,每個處理4個重復,每個重復6頭豬,處理1組為對照組,處理2組為試驗組,即添加0.1%的復合酶。結果表明:試驗組的平均日增重顯著高于對照組,料肉比提高6.7%,經(jīng)濟效益提高6%,腹瀉率降低60%。
復合酶;仔豬;生產性能;腹瀉率
仔豬早期斷奶是提高養(yǎng)豬生產水平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應用已相當普遍,但是,早期斷奶仔豬存在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消化酶分泌量不足、胃酸量少及斷奶應激等特點,常常造成仔豬消化不良、生長抑制、飼料利用率低、抗病力差等問題。因此如何刺激仔豬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提高仔豬對飼料的利用、增強抗病力等一直是人們研究探討的問題。盡管人們對多種因子如斷奶日齡、補飼日糧選擇、營養(yǎng)水平、添加劑利用等都做了較為深入的研究,但結果仍不太理想。近年來,酶制劑行業(yè)迅速發(fā)展及酶在飼料中的初步應用為解決此類問題帶來了新的曙光。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酶制劑的目的在于彌補仔豬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不成熟導致的內源酶分泌不足,如脂肪酶、蛋白酶、淀粉酶等,內源酶含量低,消化能力就弱,在生產上易導致仔豬營養(yǎng)應激反應和早期斷奶綜合征,引起消化功能紊亂并出現(xiàn)腹瀉。復合酶作為一種有益微生物發(fā)酵產生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質,在日糧中添加一定的比例,能有效改善動物對飼料的消化吸收,從而提高動物的增重和飼料利用率,減少糞尿排出,具有一定的經(jīng)濟效益和環(huán)保效益。該試驗在玉米-豆粕型仔豬日糧基礎上添加復合酶制劑,研究其對斷奶仔豬生產性能的影響,為推廣酶制劑在生產實踐中的合理應用提供科學依據(jù)。
1.1 試驗材料
仔豬專用復合酶由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果膠酶、蛋白酶和淀粉酶組成。
1.2 試驗動物與分組
該試驗選用體質量基本一致、健康、生長良好的28日齡杜長大斷奶仔豬48頭,試驗采用單因子試驗設計,按添加不同復合酶制劑分為2個處理,每個處理4個重復,每個重復6頭豬,處理1為對照組,處理2組為試驗組,添加0.1%的復合酶。按照NRC(1998)推薦的《豬的營養(yǎng)需要》和近些年來對斷奶仔豬的飼喂水平配制日糧。配方見表1。
表1 飼喂日糧水平及營養(yǎng)水平
1.3 飼養(yǎng)管理
整個試驗在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養(yǎng)殖場進行,試驗期30 d,常規(guī)飼養(yǎng),自由采食。試驗期內按常規(guī)要求進行疫苗注射、去勢、驅蟲。
1.4 檢測指標
1.4.1 生產性能
在試驗的0 d、30 d早上7點空腹稱重,計算采食量、日增重、日采食量、料肉比。
1.4.2 腹瀉率
每天觀察并記錄仔豬腹瀉情況。根據(jù)糞便情況以1~5評分,具體方法:1分=硬糞;2分=正常的均勻黏性糞便;3分=軟,部分成型的糞便(輕度腹瀉);4分=半液狀、漿糊狀糞便;5分=水樣糞便(嚴重腹瀉)。腹瀉率(%)=每日腹瀉仔豬頭數(shù)/試驗豬總頭數(shù)×100。
1.5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和分析
采用F檢驗進行顯著性分析。
2.1 酶制劑對仔豬生產性能的影響
表2 酶制劑對斷奶仔豬生產性能的影響
如表2所示,試驗組的平均日增重顯著高于對照組,料肉比提高6.7%,飼料報酬明顯提高。仔豬全價顆粒料按3元/kg計算,復合酶按照20元/kg計算,對照組每增重1kg消耗的飼料成本為6.33元,而試驗組消耗的飼料成本為5.91元,除去試驗組增加的酶制劑成本為0.04元,仍節(jié)省成本0.38元,經(jīng)濟效益提高6%。
表3 酶制劑對仔豬腹瀉率的影響
2.2 酶制劑對仔豬腹瀉率的影響
如表3所示,對照組腹瀉率為23%,試驗組腹瀉率為9%,腹瀉率降低60%,說明復合酶可能減輕了日糧抗原的有害作用,促進了仔豬對營養(yǎng)物質的利用,同時降低了日糧成分在大腸中的發(fā)酵。
該試驗結果表明,在飼料中添加0.1%的仔豬復合酶,生產性能和經(jīng)濟效益有很大的提高,說明在斷奶日糧中添加復合酶,能促進仔豬的日增重,提高飼料利用率,對仔豬易發(fā)生的稀便、下痢等情況及群體均勻度有較大的改善;對仔豬精神狀況、毛色、膚色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另外,添加復合酶制劑可降低仔豬胃腸道中食糜的黏性,消除非淀粉多糖等抗營養(yǎng)因子對消化吸收的不良影響,大大減低了腹瀉等疾病的發(fā)生率,增強了機體的抵抗力。
斷奶仔豬消化酶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完全,加上斷奶后不能獲得奶中的活性物質如表皮生長因子等,從而影響了胃腸道的進一步發(fā)育成熟,而且仔豬食糧從易消化的母乳轉為難消化的以植物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為主的谷物飼料,各種酶活性均顯著下降,尤其是在斷奶后1 w內仔豬的胃腸道還不能很好的適應固體飼料,其消化道還沒發(fā)育完善,這直接影響了仔豬的生長,外源酶制劑能提高仔豬消化吸收功能,彌補內源酶的分泌不足,提高飼料的消化率,且為內源酶提供了更多的營養(yǎng)基質,刺激內源酶的分泌。復合酶中的酸性蛋白酶,其適應的pH與仔豬胃中的pH近似,可部分彌補胃中蛋白酶的不足,有利于飼料蛋白質的可消化性,而且,外源性蛋白酶還能降解蛋白質抗營養(yǎng)因子,增加內源蛋白酶的分泌量,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總之在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復合酶,可以彌補仔豬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不成熟導致的內源酶分泌不足,減少應激反應,消除飼料中的抗營養(yǎng)因子,提高飼料利用率。
仔豬日糧中添加0.1%的仔豬專用復合酶,試驗組的平均日增重顯著高于對照組,料肉比提高6.7%。添加0.1%的復合酶后,仔豬每增重1kg比對照組可節(jié)省飼料成本0.38元,經(jīng)濟效益提高6%。仔豬日糧添加0.1%的復合酶后,腹瀉率降低60%。
S816.7
B
1004-5090(2016)12-0005-02
201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