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李保(湖南)
點燃麻風病患者心中的希望
文圖 李保(湖南)
湘中邊陲的安化縣是國家級重點貧困縣。地處該縣西南的古鎮(zhèn)大福的大山深處,隱居著這樣一群人,他們都經歷過肢體潰爛的痛苦,承受過歧視折磨,他們就是麻風村里的麻風病人。一直以來,麻風病的畸形率與感染率讓人們望而生畏,就連親人也不敢、不愿意與病人接觸。
法國哲學家米歇爾·??略崖轱L病患者稱為“上帝的棄兒”,然而在益陽市大福皮膚病防治所,有這樣一個人,她年復一年地堅守在麻風村,與麻風患者生死相守不離不棄,她有一個信念——有我,你們就不會成為“上帝的棄兒”。她就是該所護士劉大飛。26年來,她冒著被感染的危險,用真情溫暖著麻風患者的心,用真情點燃麻風患者的希望,讓他們回歸社會,得到了所有麻風患者的認可。
劉大飛出生于安化縣大福鎮(zhèn)一個貧窮的小山村,父親在鄉(xiāng)衛(wèi)生院當醫(yī)生,母親在家里務農。1983年,劉大飛的父親調到安化縣天罩坪防治站(益陽市大福皮膚病防治所前身)工作。這個機構在海拔1174米的天罩山上,山雖然不是特別高,但山上風大、霧大、氣溫低,一年中有6個月是霧雪天氣。由于交通不便,所需的生活用品全部要站里的工作人員肩挑手提。
1987年6月,初中畢業(yè)后,劉大飛以優(yōu)異成績考上了益陽衛(wèi)校。畢業(yè)前夕,益陽市中醫(yī)院前來學校招聘醫(yī)護人員,因專業(yè)技術過硬,劉大飛當場被錄用。當時,對于一個鄉(xiāng)村姑娘來說,能留在城市大醫(yī)院工作,當然是一件夢寐以求的美事。然而,當劉大飛回家把這一喜訊告訴父親時,父親的一番話讓她改變了主意。“孩子,我們麻風村地處偏僻,條件惡劣,醫(yī)生都不愿意來這里工作,已經13年沒進人了,我送你讀衛(wèi)校的目的就是希望你繼承我的事業(yè)……”聽了父親一席話,劉大飛二話沒說,毅然辭去了益陽的工作,回到了安化縣大福防治站,也就是現(xiàn)在的益陽市大福皮膚病防治所——大福麻風村。
當時,麻風村有120多位現(xiàn)癥麻風病人與部分年邁嚴重畸殘休養(yǎng)病人住院。周又初是劉大飛參加工作后接觸的第一個病人,手、足、臉都有畸殘,特別是足底潰瘍很嚴重,一接近他,一股難聞的臭味便撲鼻而來,讓人感到惡心和恐懼。當時,周又初還患有前列腺增生,經常需要留置尿管。因醫(yī)護人員少,以前留置尿管的操作都是由手腳健全的康復者來完成的,達不到無菌的要求,經常導致患者嚴重感染。
那天,劉大飛去為周又初更換導尿管,就在她準備常規(guī)消毒的時候,周又初說什么也不同意。因為在他眼里,劉大飛就像大家的親閨女一樣,怎么能讓一個小姑娘給糟老頭子插尿管呢?劉大飛不急也不惱,語重心長地對周又初說:“周爹,我知道你們待我像親人一樣,但是你們要知道我首先是一名護士,護士的天職就是為患者解除病痛,為您插導尿管是我的職責所在,來不得半點馬虎?!眲⒋箫w定時為他消毒擦洗,更換引流袋,每一天、每一次、每一個操作,她都嚴格按照護理操作規(guī)程,一絲不茍。2006年3月,周又初離開人世前,拉著劉大飛的手久久不放:“我能活到今天,全靠你的照料,你待我比親人還親……”
劉大飛邊幫麻風患者打針,邊給他們講解國內外新聞。
劉大飛推麻風病患者在戶外活動。
每天,劉大飛不厭其煩地給病人調配溫水和消毒液,并教給患者預防潰瘍的方法,使不少患者的足部情況得到改善,潰瘍逐漸愈合,不少患者避免了最終截肢的危險。病人史方庭入院前小腿已潰瘍20多年,在劉大飛的精心護理下,潰瘍終于愈合了。在劉大飛的引導下,他養(yǎng)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潰瘍如今不再發(fā)作了,他逢人就說:“是劉護士把科學知識教給了我,使我遠離了潰瘍這個惡魔!”
77歲的劉冬生老人是麻風村最年長的病人,自建院以來就在醫(yī)院里生活。劉大飛一直像女兒一樣照顧他。她有個小本子,記錄著病人喜歡吃什么,自己外出時順便給買回來。劉冬生老人牙齒快掉光了,劉大飛就特地給他買些酥軟的糕點。長期與麻風病人相處,劉大飛就像病人們的“貼心小棉襖”,病人們有啥心事,都樂意跟這位“知心女兒”說。
救治麻風患者本是一件好事,但26年來,劉大飛感受最多的卻是“救治麻風患者是一件難事”,有時甚至不被患者理解。
麻風反應是麻風病中最常見的并發(fā)癥,特別是神經炎,容易導致嚴重畸殘,使患者痛不欲生。2008年7月,病人史某反復發(fā)生麻風反應,并伴有嚴重的神經疼痛,因療效不明顯,一度對生活失去信心,一心尋死,對劉大飛又罵又打,拒絕治療。劉大飛對其開展治療的同時,對其進行心理護理,耐心細致地做思想工作。她與史某談心,陪他散步,鼓勵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最后,史某康復出院,重新走上了工作崗位。
2009年10月,所里收治了一位老年患者。因該患者受過刺激,一直郁郁寡歡,時常臥床不起,也不愿意配合治療,一開始對劉大飛還有抵觸情緒。劉大飛也不記得被老人罵了多少次,拒絕了多少回。劉大飛又氣又急,氣自己沒用,急自己這么久還想不出辦法。但是她從未想過放棄。老人的這一生已經很不幸了,不能讓他繼續(xù)在孤獨寂寞的陰霾中走向生命的盡頭。劉大飛幫他理發(fā),幫他修剪指甲,再打磨得平平整整,使他再也不會抓破皮膚。每天她都用輪椅推他到院外走一走,苦口婆心地開導他?;颊咝撵`受到觸動,老淚縱橫地告訴劉大飛說,自己含辛茹苦把一雙兒女培養(yǎng)成人,家人得知他患了麻風病后,就連他摸過的錢也不敢拿。是家人用棍子將他趕出家門,因此他一時想不開,想拒絕治療了結自己的生命。劉大飛用愛心打開了患者的心結,再一次挽救了一位麻風患者的生命。
26年堅守麻風村,劉大飛把快樂帶給麻風患者,卻虧欠了自己的親人。26年來,她先后送走了23位老人。老人彌留之際,她都守候在身邊;老人走后,她為他們操辦喪事。但她卻沒能為自己的父親送終。
貴州籍病人郭登州,1971年流浪到湖南,在麻風村一住就是40年。40余年來,沒有一個親人來看過他。他脾氣古怪,經常與病友鬧矛盾,因心臟功能差,一與別人爭執(zhí)就發(fā)病。2012年8月的一天夜里,郭登州心臟病突發(fā),劉大飛及時將他送往醫(yī)院,并守在身邊寸步不離,為他煎湯熬藥、端茶遞水、清洗污物。2013年,郭登州老人再次心臟病發(fā)作,他擔心自己來日不多,想前往貴州尋親。他將這一想法告訴劉大飛后,劉大飛立即與貴州有關方面及湖南衛(wèi)視公共頻道《幫女郎》欄目組聯(lián)系。2013年3月,在多方努力下,郭登州老人終于在劉大飛的陪伴下到達貴州老家。然而,當?shù)氐拇迕窈退挠H人得知郭登州回來了,就像遇到了瘟疫一樣,紛紛躲避。
那段時間,劉大飛一邊安慰郭登州,一邊耐心細致地做他家人的思想工作,消除他們的恐慌心理,然后苦口婆心,從郭登州的思鄉(xiāng)之情一一說開。經過20余次的交談、勸說,郭登州的兄弟姐妹和侄兒才肯見他。然而,劉大飛在貴州的這段日子,父親突患重病,很想看一看女兒。因放心不下郭登州,劉大飛未能及時趕回家。一個星期后,父親去世,劉大飛竟未能送父親最后一程。
劉大飛的艱辛付出,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稱贊與肯定,她先后20余次被評為湖南省、益陽市優(yōu)秀護士和優(yōu)秀共產黨員。劉大飛說:“只要麻風病人需要,我會一直在麻風護理崗位干下去……”
責編/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