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勝,施會強
(江蘇京海禽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南通 225009)
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生產(chǎn)性能分析
王宏勝,施會強
(江蘇京海禽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南通 225009)
本文旨在研究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各期的飼料轉(zhuǎn)化率和成活率,通過分析得到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生長曲線,為雜交后代的飼養(yǎng)管理提供理論依據(jù)。隨機選取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的雜交組合后代1日齡雛雞公母各200只,測定其2、4、6、8、10周齡體重、料肉比、成活率,并對其生長拐點進行分析。結(jié)果表明: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最適合的生長曲線模型為Logistic,根據(jù)該生長曲線模型可知雜交公雞的生長拐點為5.464周,最佳上市日齡為56日齡,體重為1685.98g,料肉比為2.43:1;雜交母雞的生長拐點為5.265周,最佳上市日齡為56日齡,體重為1412.63g,料肉比為2.45:1。
京海黃雞;紅寶雞;料肉比;生長拐點
京海黃雞是畜牧法實施以來全國第一個通過國家審核的新品種,具有優(yōu)質(zhì)、抗逆、早熟、小型等優(yōu)點,本試驗利用京海黃雞產(chǎn)蛋率、成活率高的優(yōu)點[1],研究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公雞雜交組合飼料轉(zhuǎn)化率以及通過拐點尋求最佳上市日齡,為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日后的飼喂養(yǎng)殖工作提供依據(jù)參考。施會強[2]等對京海黃雞配套系商品代的生長性能的測定分析表明京海黃雞三系配套公雞最佳上市日齡為56日齡,體重1548.78g,料肉比為2.34:1,拐點周齡為5.899周;母雞最佳上市日齡為63日齡,體重為 1581.16g,料肉比為 2.32:1,拐點周齡為5.757周。但是對于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的性能測定尚屬空白。因此有必要進一步研究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各時期的體重變化情況與飼料消耗情況,來探索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的最佳上市日齡等關鍵指標[3]。
通過對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公雞雜交組合第0、2、4、6、8、10周齡的體重測定,以及記錄其同期消耗的飼料量,來計算其各期料肉比,并通過SPSS軟件分析得到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的生長拐點,結(jié)合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各期的存活率,對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進行生產(chǎn)性能的綜合分析。能對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的飼養(yǎng)管理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jù),有利用充分利用京海黃雞的優(yōu)質(zhì)資源。
2.1 試驗動物 試驗以2016年3月15日在江蘇京海禽業(yè)集團有限公司京海黃雞育種場出雛的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后代公母各200只為測定對象。雜交后代來源見圖1。
圖1 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配套模式
2.2 試驗設計 利用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后代400只公母各半,1日齡公母穿翅號,并分開飼養(yǎng),在相同的飼養(yǎng)條件下飼養(yǎng),通過稱取其2、4、6、8、9、10周齡的體重,記錄各生長時段所消耗的飼料量以及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父母代紅寶雞雜交后代各期的死亡試驗雞數(shù)量,來計算其成活率、飼料轉(zhuǎn)化率,分析其生長拐點。
2.3 統(tǒng)計分析 根據(jù)收集的數(shù)據(jù),得到2、4、6、8、10周齡試驗公、母雞的飼料消耗、體重。用SPSS19.0以及Excel軟件進行分析和整理,計算出試驗公母雞的各期成活率、體重變化情況、飼料利用率,并用戴國俊等[4]人研究的SPSS是目前使用最為普遍的統(tǒng)計軟件之一;來模擬擬合其生長曲線,得到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的生長拐點。結(jié)合生長拐點以及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的各項飼養(yǎng)數(shù)據(jù),聯(lián)系當時的飼料價格與商品雞價格討論出相應的最佳上市日齡。
3.1 HBJ各期體重 HBJ各期體重具體數(shù)值見表1。由表1可知公雞8周齡體重達到1758.00g,母雞9周齡體重達到1530.33g,公雞平均變異系數(shù)在19.87%左右,母雞的平均變異系數(shù)在17.26%左右,說明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后代個體體重差異過大,特別是公雞的變異系數(shù)明顯大于母雞的變異系數(shù),今后應加強這方面的選種選育工作。
公母雞各期增重情況如圖2所示。由圖2可知,公母雞在6~8周齡左右達到增重高峰,且公雞的增重高峰要晚于母雞,而8周齡之后,公母雞增重情況均顯著降低,公母雞之間的相對增重也趨于一致。在九周齡之前,公雞的增重情況明顯優(yōu)于母雞,說明公雞的相對生長速度比母雞快。
表1 各期體重與變異系數(shù)統(tǒng)計
圖2 公母雞各期增重
3.2 HBJ各期料肉比 HBJ公母雞各期料肉比情況如圖3所示。由圖3可知,總體上公母雞料肉比曲線均呈現(xiàn)上升趨勢,且料肉比曲線大致吻合,說明公母雞在整個生長過程中其各期料肉比差異不是特別大。可以看到母雞在8~10周齡的料肉比曲線位于公雞上方,說明8周齡之后母雞的飼養(yǎng)成本相對公雞更高。而母雞在6~8周齡時的料肉比曲線明顯比公來雞低出很多,說明在6~8周齡時母雞的飼料利用率優(yōu)于該周齡段的公雞。
圖3 各期公母雞料肉比
3.3 HBJ各期成活率分析 HBJ各期成活率情況如表2所示。HBJ與其親代HB紅寶雞相比具有明顯的成活率優(yōu)勢,HBJ母雞成活率穩(wěn)定在97%左右,而公雞的成活率在第6~8周時出現(xiàn)明顯下滑,說明在今后的養(yǎng)殖工作中,要特別注意母雞于0~2周齡時的飼養(yǎng)管理,防止母雞在雛雞時大量死亡,而對于公雞的飼養(yǎng)管理則應該將重點放在6~8周齡時其生長發(fā)育的高峰時段,降低公雞在6~8周齡時的死亡率。
表2 HBJ各期成活率 (單位: %)
3.4 拐點分析
3.4.1 生長模型擬合的生長指標分析 母雞曲線模型參數(shù)和擬合度結(jié)果見表3所示。由表3可知,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lanffy三個模型擬合度均達到0.997以上,而Logistic和Gompertz兩個模型的擬合度達到了0.998以上。
公雞曲線模型參數(shù)和擬合度結(jié)果見表4所示。由表4可知,Bertallanffy模型擬合度為0.993,而Gompertz模型的擬合度則達到了0.995,Logistic模型的擬合度最高,為0.997。
3.4.2 三種模型擬合曲線與實際曲線 三種模型曲線與母雞的實際曲線如圖4所示,三種曲線與母雞的實際生長曲線相似度都很高,尤其以Logistic曲線與母雞的實際最為接近。三種模型曲線與公雞的實際曲線如圖5所示,公雞的曲線情況與母雞相似,仍以Logistic曲線最接近實際曲線。
表3 母雞曲線模型參數(shù)和擬合度
表4 公雞曲線模型參數(shù)和擬合度
由表3、表4以及三種模型擬合生長結(jié)果與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的生長曲線(圖4、5)可以得知,Logistic為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最佳的擬合曲線模型,公雞Logistic模型的擬合度為0.997,拐點體重為1047.157g,拐點周齡為5.464周,最大周增重為 298.005g;母雞 Logistic模型的擬合度0.998,拐點體重為855.5g,拐點周齡為5.265周,最大周增重為242.962g。
圖4 三種模型與實際生長曲線(母雞)
圖5 三種模型與實際生長曲線(公雞)
4.1 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不同時期體重比較分析 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在2~8周齡期間,生長速度快,8周齡之后生長速度明顯減慢,在各個時期,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公雞體重均大于母雞體重,且其增重量在0~9周齡期間也都大于母雞,說明公雞的增長速度相對母雞較快。這與湛澄光[5]等的相關研究結(jié)果相一致。
商品肉雞達到2.5kg體重的,上市日齡每年減少一天,飼料轉(zhuǎn)化率每年進展-0.03~-0.04。每只肉雞飼養(yǎng)到2.5kg,可以節(jié)約飼料75~100g。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測定結(jié)果表明,公母雞上市料肉比分別為公雞2.43:1、母雞2.45:1。8周齡末平均料肉比為2.44:1。
4.2 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的拐點分析 生長拐點標志著動物生長發(fā)育的完成,體重、體尺等指標基本不變,測得的數(shù)據(jù)能反映雞群的真實水平,有利于育種指標的實現(xiàn),因為它們在下一代里也能準確反映出來,而且每一代都在固定的拐點日齡段稱重、選種,可以省去很多重復稱重的時間,提升稱重效率,加快育種進程[6]。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在Logistic曲線擬合模型中,母雞的生長拐點為5.265周齡,公雞的生長拐點為5.464周齡。
4.3 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成活率比較分析 成活率的高低與多種因素相關,如自身的品種性能、飼養(yǎng)管理水平、飼料水平、環(huán)境情況等。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總體成活率較高,10周齡時,公母平均成活率到達了95.75%,但也應該觀察到,母雞在2~10周齡的成活率穩(wěn)定在97%左右,說明其死亡情況主要集中在0~2周齡時,在飼養(yǎng)管理方面,應著重注意育雛期的飼養(yǎng)管理,以進一步提升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的成活率。另外,公雞除了在0~2周齡時表現(xiàn)出了較高的死亡率外,在6~8周齡時也出現(xiàn)了高死亡率的情況,說明在日常的飼養(yǎng)管理中,應加強公雞生長發(fā)育高峰期的飼養(yǎng)管理水平,避免在該階段造成公雞的大量死亡。
與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擬合度最高的生長模型為Logistic模型,其與公雞的擬合度為0.997,與母雞的擬合度則到達了0.998。
京海黃雞配套系父母代母本與紅寶雞雜交組合母雞最佳上市日齡56日齡,體重為1412.63g,料肉比為2.45:1拐點周齡為5.265周。公雞最佳上市日齡 56日齡,體重為 1685.98g,料肉比為2.43:1,拐點周齡為5.464周。
[1]謝愷舟,孫瑛瑛,陳學森,等.京海黃雞及其雜交配套組合肉用性能和肉品質(zhì)的研究 [J].遺傳育種,2013,49(9):1-5
[2]施會強,俞亞波,邱聰,等.京海黃雞配套系商品代生長性能測定分析[J].中國家禽,2015,37(21):58-60.
[3]馬發(fā)順,袁雪湞,楊麗娜.羅斯308肉雞生長模型建立及最佳上市日齡研究 [J].中國家禽,2009,31(21):41-42.
[4]戴國俊,王金玉,李尚民,等.應用統(tǒng)計軟件 SPSS擬合生長曲線方程[J].畜牧與獸醫(yī),2006,38(9):28-30.
[5]湛澄光,周振明,李良鑒,等.寧都黃雞外貌特征及生長性能研究 [J].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2,2:151-176.
[6]楊燕,王金玉,王麗云,等.京海黃雞生長模型擬合的研究[J].畜牧與獸醫(yī),2007,39(6):17-20
S813.22
B
1673-1085(2016)07-0016-04
2016-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