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紅娟 陳素蘭 張 娜 雷巧玲
?
護理不良事件管理實踐
◆郎紅娟 陳素蘭 張 娜 雷巧玲*
建立護理不良事件電子上報系統(tǒng),明確事件定義、分類及分級標準,嚴格按要求進行事件上報、分析與審核,實施護士—護士長—護理部的扁平化管理及主動上報零懲罰策略,使護理人員主動上報護理不良事件,方便了管理者對不良事件的實時監(jiān)控,有利于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
護理不良事件;電子上報;扁平化;零懲罰
First-author's address Tangdu Hospital, Fourth Military University,Xi'an, Shaanxi, 710038, China
患者安全是醫(yī)療衛(wèi)生行業(yè)關注的焦點[1],也是護理管理的難點和重點。據(jù)報道,美國每年總計有44 000名~98 000名患者死于可預防的醫(yī)療事故[2],在加拿大發(fā)生的18.5萬例醫(yī)療傷害事件中有7萬例是可預防的[3],其中有53% 的醫(yī)療事故發(fā)生在護理工作中[4]。完善護理不良事件管理,是預防和控制不良事件發(fā)生、確?;颊甙踩闹匾e措。第四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于2014年初開始使用電子上報系統(tǒng)進行護理不良事件上報,取得了較好效果。
1.1 建立電子上報系統(tǒng)
護理部與信息科合作,將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管理模塊嵌入院內護理文書系統(tǒng),護士可通過護理文書系統(tǒng)上報不良事件,實現(xiàn)實時上報、準確上報。
1.2 明確事件定義及分類
結合JCI標準及三級醫(yī)院評審標準,將護理不良事件定義為:護理過程中意外發(fā)生的、未預計到或通常不希望發(fā)生的事件[5]。主要包括:患者導管滑脫,跌倒,墜床,用藥錯誤,醫(yī)院獲得性壓瘡,走失,燙傷以及其它與患者安全相關的、非正常的護理意外事件[6-7]。針對導管滑脫,跌倒,墜床,用藥錯誤,醫(yī)院獲得性壓瘡等事件設計了特定影響因素上報表。如導管滑脫上報表除關注患者一般信息外,重點關注患者意識狀態(tài)、活動能力、自我照顧能力、導管固定方法、約束帶使用情況、脫管原因、造成后果及采取緊急措施等。
1.3 明確事件分級標準
參照香港醫(yī)院管理局“不良事件管理辦法”分級標準[8],制定“護理不良事件分級標準”。0 級:事件在執(zhí)行前被制止;Ⅰ級:事件發(fā)生并已執(zhí)行,但未造成傷害;Ⅱ級:輕微傷害,生命體征未改變,須進行臨床觀察及輕微處理;Ⅲ級:中度傷害,部分生命體征改變,須進行進一步臨床觀察及簡單處理;Ⅳ級:重度傷害,生命體征明顯改變,須提升護理級別并緊急處理;Ⅴ級:永久性功能喪失;Ⅵ級:死亡。
1.4 事件上報、分析與審核
發(fā)生不良事件后,當班護士上報護士長,同時按照相應時限要求直接上報護理部。0~Ⅰ級,24小時內報護士長、護理部;Ⅱ~Ⅲ級,8小時內報護理部;Ⅳ~Ⅵ級,立即上報護士長、科主任、護理部及相關職能部門。
所有不良事件均通過護理文書系統(tǒng)上報,當事人下班前完成報表填寫,并提交護士長審核。護士長在當事人提交后24小時內完成審核,提交護理部。
自科室發(fā)生該事件起,0~Ⅰ級要求1周內組織不良事件討論分析會,Ⅱ~Ⅲ級3天內組織,Ⅳ~Ⅵ級24小時內組織。當事人描述事件經(jīng)過和結果,科室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進行原因分析,提出改進措施并落實??剖彝瓿捎懻摵?,通過護理文書系統(tǒng)填寫“護理不良事件分析表”,并提交審核。
1.5 扁平化管理
實行扁平化管理,即護士—護士長—護理部三級管理。護理部成立護理安全管理小組,24小時接受科室上報。接到上報后24小時內,赴事發(fā)科室進行追蹤調查,指導科室采取相應預防或補救措施,并獲得該事件的第一手資料。小組參加事發(fā)科室不良事件討論會,對改進措施給予指導,并持續(xù)追蹤落實情況。
1.6 “零”懲罰與分享
采取無懲罰上報制度,鼓勵護理不良事件上報;醫(yī)院設立不良事件專項獎勵基金,對及時發(fā)現(xiàn)不良事件隱患以及有效避免事件再次發(fā)生的個人或集體給予表彰和獎勵。同時,對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護理不良事件漏報或隱瞞不報者,給予當事人和科室加倍處罰。典型案例在院內繼續(xù)教育講座進行分享。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明,2013年(紙質上報)共發(fā)生護理不良事件56起。其中:0級事件5起,Ⅰ級事件29起,Ⅱ級事件13起,Ⅲ級事件6起,Ⅳ級事件2起,Ⅵ級事件1起;2014年(電子上報)共發(fā)生護理不良事件140起,其中:0級事件35起,Ⅰ級事件78起,Ⅱ級事件17起,Ⅲ級事件9起,Ⅳ級事件1起。由此可知,實施電子上報、扁平化、零懲罰的護理不良事件管理后,護理人員上報不良事件數(shù)量顯著增加。
該院通過電子上報、扁平化、零懲罰等進行護理不良事件管理,完善了不良事件相關規(guī)章制度,明確了不良事件的概念、分類,形成了科學、完善、暢通的不良事件上報系統(tǒng),營造了無懲罰的文化氛圍,鼓勵了醫(yī)護人員主動上報不良事件,促進了護理人員上報積極性,保障了患者安全。
3.1 電子上報系統(tǒng)有利于護理人員主動上報不良事件
本研究結果表明,使用電子上報系統(tǒng)后,不良事件上報例數(shù)明顯增加。分析認為,該院開發(fā)應用電子上報系統(tǒng),可根據(jù)患者ID號自動提取患者一般信息,如姓名、性別、年齡、診斷、護理級別等,護士可采取點擊下拉箭頭勾選或文字框自由描述方式進行上報,方便快捷地錄入不同護理不良事件要素,降低了不良事件上報內容的填寫難度,節(jié)約了上報護理不良事件的工作時間[9]。同時,該院實行獎懲結合的管理模式,鼓勵積極上報行為,營造了良好的醫(yī)院安全文化氛圍[10]。石榮光等的調查顯示,護士上報臨床護理不良事件類型主要趨向于造成后果較嚴重的事件,對于后果輕微或未造成危害的不良事件多傾向于不報、拒報或瞞報[11]。該院使用電子上報系統(tǒng)后,0級和Ⅰ級不良事件上報例數(shù)顯著增加,這說明基于電子上報的不良事件管理有利于護理人員主動上報不良事件。
3.2 扁平化管理方便了管理者對不良事件的實時監(jiān)控
扁平化管理減少了管理層次,縮短了管理路徑,擴大了管理寬度和幅度,提高了管理效率[12]。護士長、護理部在不同權限狀態(tài)下查看不良事件審核狀態(tài),可動態(tài)了解全院風險事件的分布和分類。電子上報系統(tǒng)可根據(jù)預先設置的上報具體要素進行統(tǒng)計匯總,避免了紙質傳報效率低下的缺點,方便了護理管理者對不良事件的管理[13]。
本研究中,不良事件審核和分析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針對收集事件進行有效、系統(tǒng)地分析和改進,吸引了所有人員對上報系統(tǒng)的關注,從而積極參與[14]?;陔娮由蠄蟮牟涣际录芾硎古R床護士和管理者充分參與到不良事件管理中,通過科學的數(shù)據(jù)分析,從系統(tǒng)管理、規(guī)章制度制定、護理人員執(zhí)行等方面[15],尋找發(fā)生護理不良事件的原因,進行分析、反饋和整改,并全院分享,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同類事件的重復發(fā)生,提高了護理管理者的護理安全管理水平,促進了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
[1] 應向華,陳 潔,陳英耀.加強風險管理 保障病人安全[J].中國衛(wèi)生質量管理,2005,12(4):90-92.
[2] Pham JC, Aswani MS, Rosen M, et al. Reducing medical errors and adverse events[J].Annu RevMed, 2012(63): 447-463.
[3] Despins LA, Scott-Cawiezell J, Rouder JN. Detection of patient risk by nurse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J].J Adv Nurs, 2010, 66(2): 465-474.
[4] Nielsen KJ, Pedersen AH, Rasmussen K, et al. Workrelated stressors and 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an ED[J].Am J Emerg Med, 2013, 31(3): 504-508.
[5] Wagner LM, Castle NG, Handler SM. Use of HIT for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in nursing homes: Barriersand facilitators[J].Geriatr Nurs, 2013, 34(2): 112-115.
[6] 李遠珍, 何圣紅, 章涇萍, 等. 125起護理不良事件歸因分析與管理對策[J].中華護理教育, 2011, 8(10): 461-463.
[7] 楊 莘, 王 祥, 邵文利, 等. 335起護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10, 45(2): 130-132.
[8] 羅月英, 劉 敏. 應用系統(tǒng)管理理論實施護理不良事件管理[J].中國護理管理, 2013, 13(7): 51-53.
[9] 曹 潔, 陸小英, 俞 磊, 等. 醫(yī)院護理不良事件電子上報系統(tǒng)的開發(fā)與應用[J].護理研究, 2011, 25(11): 1014-1015.
[10] 郭 霞, 王立準. 護理不良事件自愿報告系統(tǒng)的改進與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 2012, 47(7): 622-624.
[11] 石榮光, 李冬梅, 李翠花, 等. 護士上報醫(yī)療不良事件主觀意向的調查研究[J].山西醫(yī)藥雜志, 2014 (2): 146-148.
[12] 伍彩紅, 鄧仁麗, 江智霞,等. 護理不良事件的扁平化管理[J].護理研究, 2012, 26(36): 3421-3422.
[13] 高秀珍, 何穎曦, 楊江存, 等. 護理不良事件電子上報系統(tǒng)在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河北醫(yī)藥, 2012, 34(9): 1426-1427.
[14] Cohen MR. Why error reporting systems should be voluntary[J].BMJ, 2000, 320: 728-729.
[15] Dhillon Bs. Methods for performing human reliability and error analysis in health care[J]. Inter J Health Care Quali Assur, 2003, 16: 306-317.
通信作者:
雷巧玲:第四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護理部總護士長,副主任護師
E-mail:tdleiql@126.com
責任編輯:吳小紅
Management Practi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LANG Hongjuan,CHEN Sulan,ZHANG Na,et al.
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16,23(5):67-69
The nursing electronic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he events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standards were cleared. The events reporting, analysis and audit were strictly required, and the flat management of nurses, head nurse and nursing department was implemented with the strategy of zero punishment on initiative reporting, which made health care staff initiatively reporting adverse events, real-time monitoring of adverse events by manager, and was beneficial to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Nursing Adverse Event; Electronic Reporting; Flat; Zero Punishment
10.13912/j.cnki.chqm.2016.23.5.20
雷巧玲
2015-12-24
郎紅娟 陳素蘭 張 娜 雷巧玲*
第四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 陜西 西安 71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