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旭
?
慈善應該成為擔當“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力量
●孟昭旭
習近平總書記自十八大以來,26次國內考察,15次涉及扶貧開發(fā),7次把扶貧開發(fā)作為主要內容。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張高麗等領導也紛紛深入貧困地區(qū),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共謀扶貧脫貧大計。摸清底子,總結經驗,謀劃策略,成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工作任務的重中之重。
要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實現(xiàn)“我國現(xiàn)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xiàn)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qū)域性整體貧困”就成了當務之急。因此中央要求:“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貧實效。分類扶持貧困家庭,實施“五個一批”工程。制定了嚴格的措施。嚴厲的激勵機制,下達了任務目標,層層定下軍令狀,真是千軍萬馬戰(zhàn)脫貧,齊心協(xié)力奔小康。
中央同時也對慈善和社會組織提出了要求:“支持慈善事業(yè)發(fā)展,廣泛動員社會力量開展社會救濟和社會互助、志愿服務活動。”中央的命令是慈善機構和慈善人員的行動綱領,必須不折不扣地去完成。
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下,慈善機構和慈善人員應當更加主動,更加努力,更加富有特色,更加有效地融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這個攻堅戰(zhàn)上來,成為一支重要力量。
十八屆五中全會專門研究的就是“十三五”規(guī)劃,“十三五”規(guī)劃的核心任務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核心任務就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慈善機構和慈善工作人員要認真學習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中央的建議和習近平總書記的說明,學深學透,全面理解,不折不扣地貫徹執(zhí)行,這實際上就是考驗政治紀律的關鍵時刻。慈善工作作為社會“扶貧濟困”的一項專門社會組織工作,納入“十三五”規(guī)劃,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扶貧脫貧攻堅戰(zhàn)也是應有之義,是慈善組織的責任和擔當,義不容辭。要消除慈善救助的舊模式,扶貧也是慈善。把握好兩點:一要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募集慈善資金的力度,尤其主要對高收入階層施加影響和發(fā)動力度,要把“做好慈善就是積累道德”的意識和“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理念宣傳好,使慈善得到全社會認可。二要充分發(fā)揮20多年的經驗優(yōu)勢,把慈善工作做到家。按照李本公會長發(fā)表的《全國慈善會業(yè)績的歷史記錄——2014年〈中華慈善年鑒解讀〉》所講,2014年全面接受的慈善款物達330.551億元,同比增幅為9.5%,支出302.35億元,同比增幅為8.5%,我們設想今后五年均按10%增幅,按每年捐贈款物的60%投入到扶貧攻堅戰(zhàn)中,留下40%用來救急。今后五年通過慈善精準扶貧解決500萬以上的脫貧人口絕對沒問題,所以這個力量不可低估,這是精準扶貧攻堅戰(zhàn)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慈善資金是用于扶危濟困的專項資金,把這部分資金結合扶危濟困項目融入到扶貧項目實施,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把扶貧的項目、地區(qū)、村鎮(zhèn)、戶人,分門別類地核準好、落實好,對準對子,一一精準落實,比如:對貧困大學生實行精準救助,直到幫扶這個學生、這個家庭完全脫貧。又比如,扶持大病重癥病人,要對其實行精準幫扶,結成對子,直到病愈,家庭脫貧。要發(fā)揮好冠名基金的作用,組織冠名者定向定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一對一,雙方協(xié)手,面對面,一扶到底,完不成精準脫貧不收兵。各級慈善機構要主動與地方扶貧統(tǒng)一指揮機關聯(lián)系,分享信息,找準自己的位置,核實好自己的目標、任務,然后有的放矢地落實到村、戶、人。精準必須要實、不放空炮,不作秀,節(jié)點、目標、任務、效果一定要實,確保2020年前打好扶貧攻堅戰(zhàn),不讓一戶一人落下,用事實說話,用效果證明共產黨人說話算數(shù),共產黨人能做出常人做不了的事來,共產黨人能擔當,能實干,能辦成事,能辦大事。讓全世界人都知道在一個13億人口的發(fā)展中大國,人民群眾能夠逐步擺脫貧困、步入小康社會,這彰顯一個負責任的政黨、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從現(xiàn)在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進入決勝階段。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進入了攻堅戰(zhàn)。我們必須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按照中央的頂層設計,“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實現(xiàn)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比娼ǔ尚】瞪鐣?3億中國人民的期待,所以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應當共同努力。慈善機構、慈善人員更義不容辭,需盡責擔當,同全國各行各業(yè)共同發(fā)力,整合全國智慧和力量,參與這場艱巨而光榮的戰(zhàn)役。我們要“整合各類扶貧資源,開辟扶貧開發(fā)新的資金渠道”。慈善資金資源應當融入,作為扶貧開發(fā)新的資金渠道。我們應當按照“激勵各類企業(yè),社會組織,個人自愿采取包干方式參與扶貧”的要求,廣泛宣傳發(fā)動,組織好慈善資金資源,分擔好扶貧對象和項目,我們要組織發(fā)動各類企業(yè)、各級慈善愛心人士,以冠名等各種形式參與專項、專戶、專人的扶貧任務,可以包干的形式,也可以逐漸分年分階段投入形式??偠灾瑧敗白栽?、靈活、多元、有效”地去做、去干。我們要按照“支持慈善事業(yè)發(fā)展,廣泛動員社會力量開展社會救濟和社會互助、志愿服務活動”的要求,廣泛宣傳發(fā)動組織募集善款,開展專項救濟救助活動,發(fā)動志愿者出力,加強扶貧服務活動。充分利用志愿者的愛心活動、服務活動,激勵激發(fā)廣大貧困群眾自強自力,堅定脫貧信心,生發(fā)脫貧內生動力,與社會廣泛配合,堅定如期脫貧的必勝信心和決心。
各級慈善機構和慈善工作人員,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齊心合力,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指引下,敢于擔當,善于擔當,以慈善精神,轉變觀念,把思想統(tǒng)一到“十三五”規(guī)劃精神上來,全力以赴,擔當起扶貧攻堅戰(zhàn)的重要責任,同全國人民一道,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的各項任務,爭取2020年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目標的勝利,為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