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毅白
(常州工學院教育與人文學院,江蘇 常州 213000)
?
視唱練耳教學中音準提高途徑問題的研究
顧毅白
(常州工學院教育與人文學院,江蘇 常州 213000)
摘 要:視唱練耳是音樂專業(yè)重要的必修課之一,而音準的掌握自然也就成為人們在進行視唱練耳當中的最為關鍵的一點,它是通過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音樂訓練之后所培養(yǎng)出來的一種學生對于音樂高度的掌握能力。系統地發(fā)展學生對于音樂的那種聽覺力,讓學生能夠培養(yǎng)出一定的音樂素養(yǎng),同時,他們也可以從音樂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更好的提高自己對于音樂的聽唱能力,讓學生能夠積累一定的音樂語言,從而掌握正確的音準、節(jié)奏和基本的情感表達能力,這些都是一個學習音樂的人所必須具備的素養(yǎng),具備了這些素養(yǎng),才能使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將所學知識運用到表演實踐當中去。
關鍵詞:視唱練耳教學;音準;途徑
視唱練耳學習方式是新時期人們對于音樂課教學上所衍生出來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的運用可以說是音樂教學史上的一個創(chuàng)舉。視唱練耳教學方式與其他的教學方式相比而言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它講求的主要是學生在課堂上跟老師的一種互動的能力,因此,它對師生的互動以及學生參與課堂的要求是很高的。聲樂課是一門技能課,但是傳統的聲樂教學課堂卻是以教學內容的傳授為主,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讓學生學習沒有主動性,他們的相關音樂水平就得不到提高,更不用說是提高自己的音準。其次,傳統的聲樂課堂是教師起主導作用的,學生只要是聽教師講課就好,不能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起來,這樣的課堂教學效率是很低的。再次就是在傳統的聲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給學生講授的都是前人總結好的關于聲樂的知識,而不去關注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樣學生學到的知識基本就是對前人知識積淀的一種傳承,而不能對所學知識有創(chuàng)新了解。傳統聲樂課堂教學當中存在很多的不足,新時期把視唱練耳融入高校聲樂課堂教學當中去,不僅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聲樂知識,也是為了更好的提升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能力,讓他們對音準有一個更好的了解,這對于提高高校聲樂課堂教學質量是十分有利的。
對于聲樂的學習,其實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自己發(fā)聲的方式,從而使得唱歌時發(fā)出的聲音更加好聽,氣息更加平穩(wěn),這對于學習聲樂的學習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他們學習聲樂氣息的練習是十分重要的,氣息的訓練也是學生唱歌的出發(fā)點,也是他們提高音準的關鍵,但是對于氣息的練習卻是一個比較艱苦而長久的事,以下我們就來談談視唱練耳在高校聲樂教學當中的應用。
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參與程度對于教師課堂的成敗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而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在參與課堂的時候教師講課的方式對他們的聽課影響又是非常大的。教師應該全方面的完善自己的教學模式,不斷適應新時期人們對于教師的要求,教師在講述音樂唱法的時候必須形象生動,給學生營造一種好的意境,讓學生可以去聽,去看,去解讀。就比如,教師在進行氣息訓練教學的時候,就應該盡可能給學生營造意境,歌唱祖國就是一首意境特別美的歌曲,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首歌的美好意境來給學生授課,邊給學生播放歌曲邊引導學生跟著音樂閉上眼睛去想想歌曲的意境美,同時讓他們邊從心底發(fā)出聲音,這樣學生對于這首歌營造的意境就會有更加明確的了解,那么在歌唱的時候氣息就會隨著自己內心的情感而更加平穩(wěn),音準就會隨著情感的迸發(fā)而得到提高。當然了,教師也可以通過播放MV讓教學內容通過情境展現出來,在這種教學形式下課堂氣氛就會更加活躍。此外,教師也可以在課前制作一些好一點的課件來活躍課堂氛圍,并在其中加入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音樂,這讓學生就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對于視唱練耳教學中,還有最關鍵的影響課堂效率的就是教師必須要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一定的真情實感,從而去發(fā)動學生,讓學生跟隨自己的內心去發(fā)出聲音,只有這樣視唱練耳教學才算起到了效果,才能對提高學生音準有一定的幫助。
在這里我們所說的演示式的視唱練耳教學方式就是指,教師再給學生進行這種模式的授課時可以借助新的教學儀器,比如多媒體,小音響等,從而邊講課邊給學生播放視頻或者播放音樂,把學生帶入到音樂當中,讓學生對于教師要講的內容有所了解。當然教師也可以對教學的內容進行詳細的陳述。同時可以給學生播放一定的MV,讓學生去聽,去看,這樣學生就可以不僅提高耳朵對音樂的敏感度,也可以模仿其中的唱法,達到提高音準的教學目的。
設疑式教學,從字面上看就是指要通過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設置一定的疑問,從而讓他們帶著疑問帶著好奇心去進行一堂新的聲樂課的學習,這樣他們就會通過自己的耳朵和眼睛的摸索去感受音樂,挖掘出屬于自己的信息,這樣他們就能更好的去視唱,這樣學生學習的效率卻也十分高。這種教學模式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教學模式,它完全可以被在各個學校的教學模式中被引用。
新時期,各個高校對于自己學校的教學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在這個對于技能要求越來越高的時代,學生必須擁有屬于自己的過硬的技能才能更好的走進社會,因此,學校必須順應時代給學生改革教學模式,從而讓學生可以更好的被社會所接受。聲樂的學習,技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音樂理論也得讓學生進行相應的學習,那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也可以讓他們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聲樂教學雖說是以學生的氣息訓練、音高、音準等為主,但是讓學生掌握相關的樂理也是十分有必要的,這是為了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因此學校在給相關專業(yè)的人開展專業(yè)課程的同時也適當的開展一些理論教學,把二者之間進行一個好的互補?!?/p>
[參考文獻]
[1] 任菊香.淺談視唱練耳教學中音準提高措施.北方音樂,2014,15.
[2] 岳言禮,王瑞年.高中音樂特長班視唱練耳教學的現狀調查研究.魯東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