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俊茹柏樂
(1.廣西藝術學院藝術研究院民族藝術研究所,廣西 南寧 530022;2.廣西藝術學院民族藝術系,廣西 南寧 530022)
聯(lián)系實際談談對我國聽眾分類的思考——結合《音樂社會學》中的分類進行討論
唐俊茹1柏樂2
(1.廣西藝術學院藝術研究院民族藝術研究所,廣西 南寧 530022;2.廣西藝術學院民族藝術系,廣西 南寧 530022)
本文對曾遂今《音樂社會學》中關于我國國情的聽眾分類進行一定的梳理,并結合我國當下國情和筆者對于民族音樂采風的親身經(jīng)歷談談筆者對于我國聽眾分類現(xiàn)階段的思考。
音樂社會學;我國聽眾分類;思考
應對我國聽眾所處的地域特點與社會特殊群體、年齡分布特點、聽眾主體條件,即不同背景狀態(tài)的聽眾類進行三次梳理:
第一次,根據(jù)聽眾居住的地域特點和特殊社會群體,劃分出不同社會客體條件的四大基本聽眾群體——城市聽眾群(C)、農村聽眾群(N)、邊遠少數(shù)民族聽眾群(B)、軍隊聽眾群(J)。
第二次:根據(jù)聽眾年齡分布特點,劃分出三種年齡團體——高齡團體(g)、中齡團體(z)、低齡團體(d)。
第三次:根據(jù)音樂的背景狀態(tài)而形成的聽眾的主體條件,劃分出三種不同的聽眾類別——消極型(x)、積極型(j)、專業(yè)類(z)。
然后通過分別配對,將地域分別聯(lián)系不同年齡段的和音樂的背景狀態(tài)而形成的聽眾構成了36種如下類型的聽眾類型。
城市音樂聽眾群:Cgx型、Cgj型、Cgz型、Czx型、Czj型、Czz型(Cdx型、Cdj型、Cdz型)
農村音樂聽眾群:Ngx型、Ngj型、Ngz型、Nzx型、Nzj型、Nzz型(Ndx型、Ndj型、Ndz型)
邊遠少數(shù)民族聽眾群:Bgx型、Bgj型、Bgz型、Bzx型、Bzj型、Bzz型(Bdx型、Bdj型、Bdz型)
軍隊音樂聽眾群:Jgx型、Jgj型、Jgz型、Jzx型、Jzj型、Jzz型(Jdx型、Jdj型、Jdz型)①
在36種聽眾分類中,有12種是不存在的,即上列各聽眾群體中后面括號內的三種。另外再添加三種Cd型(城市低齡的少年兒童)、Nd型(農村低齡的少年兒童)以及Bd(邊遠少數(shù)民族的少年兒童),與上述24種一起構成實際27種聽眾類型。下面筆者將根據(jù)上述劃分結合實際進行一些思考。
(一)對于低齡聽眾的思考
筆者認為,這個不存在可能并不十分貼切。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即使是低齡團體中的幼兒也有成為聽眾的情況。
首先,現(xiàn)代交通發(fā)達,信息化時代的便捷社會,音樂隨處可見,知識產(chǎn)業(yè)發(fā)展越來越高階。將音樂作為胎教是現(xiàn)代很多家庭都會經(jīng)歷的孕育過程。即將成為新生兒父母的人常常會播放一些高雅音樂給肚里的胎兒聽,希望給他們一些良好的產(chǎn)前教育。即使這些對于腹中的胎兒來說是被動的接受音樂熏陶,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逐漸變成這種音樂的聽眾,甚至用他們的小動作給媽媽以反映。還有一些正在牙牙學語的孩子們,話說不出幾句,但卻很容易隨著周圍播放的音樂起舞,會對不同的音樂做出不同的行為和情緒反映。這種情緒反映恰恰顯示了他們對不同音樂的感受。另外現(xiàn)在社會兩三歲的小朋友就已經(jīng)對手機或其他電子產(chǎn)品駕輕就熟,他們雖然認不出很多字,但已經(jīng)可以在這些電子產(chǎn)品上找他們喜歡的音樂了。更甚的是,目前的城市中三歲的小朋友已經(jīng)有開始學習樂器的了,他們可以算是城市低齡兒童中專業(yè)學習的一個小群體了。所以筆者認為,可能這12種種類都不存在是相對片面的。
(二)對于農村專業(yè)聽眾的思考
云南廣西陜西是民間音樂家的殿堂,云南廣西是多個少數(shù)民族的集中營,陜西是名揚四海的高原地區(qū),民風淳樸,皆保留了相當豐富的民族元素。在各個族,各個分支中有相當多的民間音樂家。筆者曾在廣西的欽州、田林兩地采過風。親眼目睹過民間音樂家的音樂水平,雖然在個人整體的音樂素養(yǎng)上,他們可能不及一些經(jīng)過全方位訓練的音樂家。但就他們他們對音樂的熱愛,以及所掌握的專業(yè)技能來說,絕對配得上民間音樂家的稱呼。采風的很多時候,筆者看著民間音樂家的演出時常熱淚盈眶,很難想象在怎樣的熱愛和驅使下他們練就了那樣高超的音樂技能和素養(yǎng)。所以對于Ngz、Nzz這樣的劃分,他們當之無愧。
(三)新的劃分思考
上述幾點是作者對于書本中已經(jīng)存在的劃分中一些細節(jié)結合實際所得出的見解。最后,筆者想談談對我國整體聽眾劃分的思考。
在聽眾概念上面,提到了廣義和狹義之分兩種,一個描述聽眾的整體,一個特指其中的一部分。筆者認為,只要是有聽力的人都可以做一名聽眾。正是由于我們現(xiàn)代的生活環(huán)境,音樂已經(jīng)不是需要特意去尋找才能夠獲得的聽覺享受,而是在街頭巷尾的各處都能夠聆聽到的體驗,無論是在有意識中還是潛意識里,隨處可見的音樂已經(jīng)讓所有有聽力的人成為了聽眾。所以針對已經(jīng)劃分出了的三個大種類和36個小種類,筆者認為根據(jù)有聽力的人的意識可以劃分出被動聽眾和主動聽眾兩個類型。被動聽眾指的是沒有刻意想聽音樂,但在周圍人或環(huán)境的帶動下聽到了音樂,開始是無意識的行為。但這種無意識的行為在通過一定的積淀之后也會有相應的音樂感覺,就像上面提到的嬰兒就是被動聽眾。而主動聽眾則指的是有意愿想聽音樂,然后根據(jù)自身的需求去選擇所要聽的音樂,其中越專業(yè)的人越有主動的意愿。被動聽眾是可以在一些條件的調動下逐漸向主動聽眾過度。
關于音樂聽眾的分類,有各種不同的分類方式,結合實際去捉摸每一種分類法都有可取之處也都有片面之點。在這種情況下,筆者認為,必須結合實際,充分考慮當前社會的發(fā)展,然后才能選擇最合適的分類方法,解決當時所需要解決的分類問題?!?/p>
注釋:
① 曾遂今.音樂社會學:218-223.
[1] 曾遂今.音樂社會學[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2] 曾遂今.中國當代音樂學中的音樂社會學[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