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棟
(遼寧老禿頂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遼寧桓仁117219)
?
遼東山區(qū)紅松營造技術(shù)
劉德棟
(遼寧老禿頂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遼寧桓仁117219)
紅松是我國東北東部山地地帶性植被的優(yōu)勢樹種,材質(zhì)優(yōu)良,用途廣泛。由于紅松材質(zhì)輕軟、耐腐蝕力強等特點在中國乃至世界是極為稀罕的珍貴樹種,是珍貴的經(jīng)濟樹種。通過遼寧東部山區(qū)多年來紅松造林中的技術(shù)經(jīng)驗,對造林地選擇、整地、苗木的質(zhì)量、上山苗齡、造林方式和方法進行規(guī)律性的總結(jié),希望對該地區(qū)營造紅松林具備一定的指導作用。
紅松;遼東山區(qū);營造技術(shù)
紅松是我國東北東部山地地帶性植被的優(yōu)勢樹種,材質(zhì)優(yōu)良,用途廣泛。由于紅松材質(zhì)輕軟、耐腐蝕力強等特點在中國乃至世界是極為稀罕的珍貴樹種,是珍貴的經(jīng)濟樹種。本研究通過遼寧東部山區(qū)多年來紅松造林中的技術(shù)經(jīng)驗,對造林地選擇、整地、苗木的質(zhì)量、上山苗齡、造林方式和方法進行規(guī)律性的總結(jié),希望對該地區(qū)營造紅松林具備一定的指導作用。
營造紅松速生豐產(chǎn)林,不僅取決于紅松本身的苗木品種,還取決于紅松生長的外界環(huán)境條件,如果外界環(huán)境條件與紅松的生物學和林學特征的要求不相適應,即使是良種壯苗,造林后也達不到速生豐產(chǎn)的目的。造林地的選擇本著適地適樹,又要盡量擴大栽培面積的原則,把紅松生長與氣候、土壤、地形、植被等外界環(huán)境條件結(jié)合起來。
紅松造林地,應選擇排水良好的山坡地。坡地應以緩坡至斜坡為宜,斜坡地又以陰坡為好。地勢平坦、排水良好或季節(jié)性滯水的地方,造林后,因易受凍害,保存率低,林木生長不良。造林地的土壤應選擇濕潤肥沃、土層較厚的山地暗棕色森林土為宜,腐殖質(zhì)層的厚度應在5cm以上,質(zhì)地以壤土為最好。表土層的厚度決定土壤水分和養(yǎng)分的多少,與紅松的生長密切相關(guān)。
植被對造林地的立地條件有著明顯的指示作用,在選擇造林地還可作為參考。凡生長在胡枝子、榛叢的地方,次生的稀疏小柞樹、山楊、白樺樹、雜木林(椴、榆、柞、水曲柳、黃波羅等郁閉度0.2左右)等地段,適宜營造紅松人工林,生長有柳樹灌叢、珍珠梅灌叢和小葉樟草叢的地段,不適宜營造紅松林。
整地是紅松造林的一項重要工序。整地的作用,在于改良土壤理化性質(zhì),調(diào)整土壤水分狀況,控制雜草滋生,提高造林成活率,改善幼樹的生長條件。整地應根據(jù)立地條件和造林地段植被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采取相應的整地方法。
2.1整地前的割帶
在榛叢或密生灌叢雜草較多的地段,整地前應進行割帶,以灌高度和枝葉疏密狀況而定。草灌高度在1m以下,枝葉稀疏的地段,帶寬1m;草灌高度在1m以上,枝葉茂密的地段,帶寬在1.5~2.0m。割帶時,天然更新的硬闊葉樹種的幼苗幼樹,應酌情保留。陡坡土薄易于引起水土流失的地段,可酌情保留一部分灌木。割帶應按等高線橫山坡進行,割帶的時間以夏末7月為宜。
2.2整地方法
2.2.1不松土整地。在新采伐基地或新撩荒地,雜草較少,土壤肥沃松軟,保水性強的地段,可采用這種整地方法。即造林前只需要按帶狀去除粗腐殖質(zhì)或草皮,而不必松動土層,帶寬一般為50~70cm左右,隨整隨造,省工高效。
2.2.2塊狀整地。在新采伐跡地、疏林地,雜草生長不太旺盛,土壤堅實干燥,且易于水土流失的斜坡地上,宜采取塊狀整地。整地規(guī)格為60cm×60cm×25cm,整地時挖去草皮,打碎土塊,清除樹根和石塊等雜物,整地后切忌穴面低洼或?qū)⒑暗[的下層土壤翻到表層中。
2.2.3帶狀整地。在雜草滋生茂密,草根盤結(jié)度大,土壤較為粘重、堅實的多年采伐跡地及火燒跡地,宜采用帶狀整地,帶狀整地要沿等高線或斜山坡方向進行,帶寬一般50~70cm,深度15~20cm。整地后帶面應成溝狀隆起。
2.3整地季節(jié)
整地季節(jié)宜在造林前一年秋季把地翻起,第二年春季耙平即可造林。不提前松土整地的,可隨整隨造,一般是在春季造林地進行。
苗木地造林的物質(zhì)基礎(chǔ),苗木質(zhì)量的好壞直接關(guān)系到造林成活率和栽植后幼樹生長的狀況,因此,把好“苗木關(guān)”營造紅松林的一項重要措施。
3.1壯苗的標準
3.1.1苗木的地上部分生長健全,主徑通直粗壯,基部木質(zhì)化。
3.1.2根系發(fā)育良好,主根不彎曲,有多量伸展的側(cè)根,根上有較多的菌根。
3.1.3頂芽堅實、飽滿、完整,針葉呈深綠色,主莖呈棕褐色。
3.1.4任何部分(根、莖、葉)不受機械損傷或病蟲害。
實踐證明,采用粗壯而頂芽飽滿、根系發(fā)達的苗木造林,成活率高,生長快。雙頂芽和多頂芽的苗木經(jīng)過人工摘芽,保留其中一個飽滿的頂芽成活生長也很好。因此,在造林前應以壯苗的四項基本要求進行選苗。
3.2上山苗齡
東北各地區(qū)群眾采用1~6a生苗木進行造林,基本上都獲得成功。單采用1a生小苗,雖然縮短了育苗故事能力時間,由于小苗根系細弱,對外界環(huán)境和自然災害的抵御能力小,造林后成活率相對降低。采用5~6a生大苗,造林緩苗期長,幼樹生長慢,樹高速生期約遲3a左右。采用2~3a生苗上山造林,效果較好。在采伐跡地雜草繁茂的地段,造林時上山苗齡一般以3~4a為宜。
紅松造林方式可分全面造林和局部造林兩種。全面造林時指在沒有天然更新能力的荒山、荒地或新采伐跡地(皆伐跡地)上造林。局部造林時指在林中空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等地段上造林。紅松造林方法可分為植苗造林和直播造林兩種。目前林業(yè)生產(chǎn)中普遍采用的以植苗造林為主。
4.1造林季節(jié)
紅松造林春、夏、秋三季都可以進行。根據(jù)東北地區(qū)各地群眾多年來造林實踐證明,以春季造林效果最好,雨季和秋季較差。通過本溪市實驗林場三季造林實驗的結(jié)果證明,春季用3a生苗造林的紅松比雨季和秋季采用4a生苗造林的紅松生長狀況要好。春季造林的幼苗,經(jīng)過1a生長,對凍害的抵抗能力強,少受危害,而秋季造林的幼苗,到翌年春天,苗木多呈干枯現(xiàn)象,根部凍害也嚴重。
紅松幼樹年高生長時間甚短,從5月開始僅40d左右,所以早春造林是栽植紅松的最好季節(jié)?!绊敐{”造林是在土壤剛解凍5cm左右時進行的造林,此時,土壤墑情好,栽后苗木容易扎根,緊接著就是紅松高生長時期,所以成活率高,生長也快。
雨季造林,必須在下過透雨后或陰雨連綿期間進行。秋季造林必須在土壤結(jié)凍之前完成。
4.2造林方法
根據(jù)土壤條件及苗木大小來決定造林方法。土壤比較干燥、堅實,苗木較大者,可采用明穴造林法,土壤濕潤、疏松、苗木較小者,可采用窄縫造林法。
明穴造林法:挖穴時,先清除草皮,穴面40~50cm見方,穴深20cm左右。栽苗時不宜埋得過深或過淺,埋土深度達到根頸稍上3cm處。穴面要踩實,踩土前必須向上提苗,以免窩根,踩實后穴面要覆一層覆土,以防治土壤水分蒸發(fā)或地表干旱后龜裂。
窄縫造林法:栽苗前鏟除草皮,不破壞土層結(jié)構(gòu),用植苗鋤先開一道窄縫,把苗根插入窄縫內(nèi)稍向上提,然后抽出植苗鋤,把土踩實。要做到苗根不懸空,不窩根,不露根,穴面要踩平,不要出現(xiàn)馬蹄坑。
2016-06-21
S791.247
B
DOI.:10.13268/j.cnki.fbsic.2016.0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