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瑛
尊老敬老孝老
□徐瑛
在十二師西山農(nóng)牧場農(nóng)七連,每當夏季傍晚黃昏時,在連隊居民區(qū)的巷道里,在夕陽余輝的映襯下總會出現(xiàn)這樣一幅場景:一個中年婦女,牽著一位年過七旬的老婦人,身邊圍繞著一位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場面溫馨而又和諧。這就是大家對危景霞的深刻印象。
說到危景霞,在農(nóng)七連可謂是無人不夸。她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辛勤耕耘,有過艱辛,有過困苦,但依靠黨的好政策,運用科學(xué)技術(shù),走“多元化種植”之路,在農(nóng)七連這塊充滿希望的土地上率先脫貧致富,過上了“小康”生活,她一心一意,尊老、敬老、孝老的模范事跡也如春日的向陽花,開在了連隊職工群眾的心里。
自1995年與七連種植戶彭長寶結(jié)婚后,她就把婆婆張美英接到了自己的家里,一家三口一起種植自己家的35畝地,和樂融融,日子也算過得不錯,尤其是在1997年,他們第一位“千金”的降生,添丁之喜讓這個家里一下子熱鬧了起來。然而好景不長,女兒出生的第二年,彭長保的弟弟因病去世,婆婆張美英因為接受不了小兒子離去的事實,患上了精神分裂癥。自此以后,張美英就活在自己臆想的世界里,心情不好動輒就對危景霞發(fā)脾氣,摔東西。原本幸福的一家陷入了濃濃的悲傷之中。那時孩子還小,婆婆張美英看病又需要大筆醫(yī)療費。單靠家里這35畝地的收入根本是入不敷出。于是她和老公商量好,痛下決心,加大承包面積,由原來的35畝地增加到60畝地。承包土地的面積增加了,家里勞動力不足,為了協(xié)助老公進行田間管理,思前想后,危景霞決定每天帶著老人和孩子一起去種地。每天清晨,彭長保先去地里做好前期準備,危景霞則在家里先給老人、孩子穿好衣服,將他們一天的干糧準備好,再把他們帶到地里。她和丈夫明確分工,彭長保負責地中,她則負責地的兩頭。在地頭干活時,她就把孩子背在身上,讓婆婆在地頭玩耍。她在地尾干活時,就讓婆婆在地埂坐著。黃昏后農(nóng)忙結(jié)束,再將老人帶回家,給她做飯洗澡,像照顧孩子一般地照顧著婆婆張美英。只要自己有時間,便會帶著老人四處逛逛。在農(nóng)七連其他老人的眼里,每當看見危景霞無微不至地照顧婆婆張美英時,大家的眼中都會流露出一種既羨慕又惋惜的目光。羨慕張美英能有一個這樣孝順的兒媳,又在替張美英的遭遇感到惋惜。曾經(jīng)有不少人勸他們把老人送到養(yǎng)老機構(gòu)去,這樣至少他們的心理負擔沒有那么重了,但是這些提議都被危景霞拒絕了。危景霞說過這么一句話:“我父母走得早,我沒來得及盡孝,我不能讓彭長保和我一樣有這種遺憾,再說了,我們兩個還年輕,照顧婆婆是應(yīng)該的?!?/p>
日子這樣一天天過去,雖然日子可能過得有些清苦,但有老公的理解和支持,一家人生活在一起,讓她的心里還是美滋滋的。困苦的生活并沒有因為他們的樂觀而有所改變,2002年,老二的出生,更加劇了家里的生活負擔。那時,兩口子協(xié)商,除了種植大田還不如再多干些其他的,于是他們二人在離農(nóng)場不遠的種畜場又承包了一座溫室,丈夫彭長保負責種植60畝大田,妻子危景霞則負責溫室的種植管理,在夫妻二人共同努力下,2003年土豆單產(chǎn)突破2300公斤。溫室年收入超過兩萬元,僅這一年,夫妻兩就凈賺5.7萬元,在當時算是收入比較高了。在此基礎(chǔ)上,2006年兩口子還拓展養(yǎng)殖,在家中養(yǎng)了兩頭牛,十幾只羊,收入也相當可觀。彭長保一家的小日子也可說過得有滋有味了。到了2014年,彭長保夫婦種植面積已經(jīng)達到200畝,同時還承包了溫棚專門種植綠色有機蔬菜,年收入達10萬元以上。
作為妻子,她用自己無私的愛去愛家里的每一個人,她用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支持丈夫;作為兒媳,她一直用自己的行動堅守著對婆婆的這份愛,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一個家的責任;作為母親,她用自己全部的愛去照顧兩個孩子,現(xiàn)在大女兒在上高中,小女兒也上初中了,而且學(xué)習(xí)成績在班里都是名列前茅。與老公彭長保在生活中更是相互照顧,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結(jié)婚近20年來,幾乎沒有因為什么事情紅過臉,當意見不統(tǒng)一時總是能夠用理智的態(tài)度去溝通、交流,實在解決不了的,就把女兒請出來當裁判,通過民主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種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常常引來鄰里、同事、親朋的羨慕和稱贊。
她經(jīng)常還幫助困難群體。在每次的捐款捐物活動中,都積極捐贈,獻出愛心。她常說,我們現(xiàn)在生活好了,有能力幫助別人了,自己付出的這一點點也許就能改變這個家庭和孩子的命運,我認為非常值得,這個社會需要幫助的人太多了,我會盡我所能。
家庭是一個溫馨的港灣,遇到風(fēng)浪需要夫妻二人團結(jié)一心,不管是承包土地、贍養(yǎng)老人、教育子女、家庭發(fā)展等一切事物中,危景霞與老公總是相互幫助,彼此扶持,共同面對,一起解決問題,和睦的家庭得到七連群眾的廣泛贊譽。她的好妻子、好兒媳、好母親的形象,也如風(fēng)起時蒲公英的種子在連隊職工群眾間不斷傳播。□
欄目責編:碧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