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 磊
?
“街道秘書”成長記
苑磊
2004年,河北區(qū)人大常委會在全區(qū)十個街道設立了街道人大工作委員會,根據工作需要安排了工作人員,他們就是街道人大工委辦公室主任,被親切地稱為“街道秘書”。街道秘書是基層人大工作的實施者,他們的工作關系著基層人大基礎的穩(wěn)定。同時,他們又是一群有“故事”的人。
挑選人員負責街道人大工委辦公室工作是一項政治性很強的任務,街道人大工委直接擔負著開展監(jiān)督、組織選舉等人大工作的實施,只有政治堅定、素質過硬的人員才能挑起重擔。同時,街道人大工作又是挑戰(zhàn)性很強的工作,與人打交道自古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承擔這項工作的人員必須承擔好“傳遞員”、“心理調劑師”的職責,才能處理好與區(qū)人大常委會、人大代表、社區(qū)選民的關系。這都要求街道人大工委工作者要“久經戰(zhàn)場”,熟悉街域內的具體情況,懂得溝通技巧。
因此,河北區(qū)十位街道人大秘書都是從事人大工作的“老人”,有著較為豐富的經驗,充分了解街域內的實際情況,練就了一身與老百姓打交道的本事。雖然偶爾聽到玩笑似的“辛苦”,但那不是真的抱怨,他們如此認真的十幾年甚至數(shù)十年從事這項工作就是證明。
限于基層工作任務重、人員少的現(xiàn)狀,成為街道人大秘書的他們往往身兼數(shù)職。實際工作中,有的秘書是兼職,除了人大工作還要干其他方面的工作;有的街道秘書是專職,但是也根據實際情況擔負著一些其他工作。
在街道人大工委工作中,街道秘書又是多面手,于是經??梢钥吹剿麄兠β档纳碛啊H舜鷷陂g,他們是“橋梁”,聯(lián)系區(qū)人大常委會和代表;他們是“服務者”,做好會議期間的服務;他們是“課代表”,及時將代表們的“作業(yè)”匯總轉交。人代會閉會期間,他們是“傳遞員”,對于區(qū)人大常委會的安排和部署認真執(zhí)行,及時傳遞給區(qū)人大代表;他們是“組織者”,組織符合街道實際情況的視察考察活動,組織區(qū)人大代表參加各種培訓;他們是“攝影師”,組織活動的時候他們用相機記錄下活動的過程;他們是“通訊員”,精心總結,細心梳理,用心匯報;他們更是“心理調劑師”與“減壓閥”,社區(qū)選民反映問題時往往有著急的情緒,他們總是耐心傾聽、耐心解釋、耐心答復,因為他們知道只有心與心的平等相待,才能潤滑問題解決的渠道。
在河北區(qū)街道人大秘書圈里“我謀路燈亮”的真實故事無人不知。街道秘書付姐關注街域內的路燈問題。河北區(qū)宜美道長約1.2公里,涉及四個社區(qū),這條路已經存在了11年,卻一直沒有路燈。經過多方努力,2015年這一問題以市人大代表建議的形式反映給有關部門并得到答復:當年“十一”亮起來??墒怯捎谔厥馇闆r,2015年所有的路燈建設問題需要延期。付姐再也坐不住了,已經跟社區(qū)老百姓說了燈會亮,總不能一直希望變失望,長久下去還怎么讓老百姓理解和支持?于是她每周給提出建議的代表打幾個電話,用她自己的話說“要不是代表支持這事,恐怕都不接我電話了。”終于,經過多方努力,2016年春節(jié)前,44根燈桿豎起來了,燈也終于亮了,多年漆黑的道路變得亮堂了。后來在人代會上,代表講述這件事,說有一天付姐給他發(fā)微信“今天主事成,那我謀路燈亮”。付姐笑著解釋不管怎樣,愿望實現(xiàn)了。
其實,屬于街道秘書們共同的標簽還有很多,研究解決問題時的“較真”、“厚臉皮”,主動將熟悉的問題攬到自己身上的“喜歡招事”、“啃硬骨頭”,干起工作來的“拼命三郎”、“追求完美”。可是無論是哪個標簽,折射出的都是他們對工作的認真負責,都是貼近百姓生活的真實寫照。他們的故事、他們的態(tài)度正是基層人大工作者的縮影。(作者為河北區(qū)人大常委會代表聯(lián)絡室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