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英
犬皮膚病的診治
薛 英
犬皮膚病是能引起犬皮膚瘙癢、感染、結痂、脫毛以及皮膚其它異常變化的疾病統(tǒng)稱。因為臨床發(fā)病率較高、病理過程長、類型和癥狀鑒別難度大、年齡及個體差異、飲食結構、生活環(huán)境、應激因素等原因,給臨床診斷、治療帶來了很大的難度?,F結合本地區(qū)2009年至今門診收治病例的情況總結如下:
(一)寄生蟲性皮膚?。禾?、虱子、蜱、蠕形螨、疥螨、沙螨、姬螯螨、塵螨、耳癢螨、皮蠅造成的皮膚病,以及鉤蟲幼蟲性皮炎、犬惡絲蟲的微絲蚴性皮炎等。
(二)真菌性皮膚?。河址Q癬,是真菌感染皮膚、毛發(fā)和爪甲后引起的皮膚病。主要由犬小孢子菌、石膏樣小孢子菌、毛發(fā)癬菌、酵母菌等引起。
(三)細菌性皮膚?。涸l(fā)性和繼發(fā)性兩種。原發(fā)性細菌感染常見葡萄球菌感染,星形諾卡氏菌感染,偶見分枝桿菌感染和牛棒狀桿菌感染(腹下部皮膚);繼發(fā)性細菌感染包括急性濕性膿皮病、壞死性蜂窩炎、膿皰病、毛囊炎、癤和癰、幼稚性膿皮病、甲溝炎、趾間皮炎以及肛門腺炎(肛門囊病)等。
(四)其它:病毒性皮膚病、物理性因素引起的皮膚病、化學性因素引起的皮膚病、皮膚過敏與藥疹、自體免疫性皮膚病、激素性皮膚病、脂溢性皮炎、中毒性皮炎、代謝性皮膚病、與遺傳因素有關的皮膚病等。
(一)犬疥螨實驗室診斷:在患部和健康皮膚交界處,用手術刀刮取癡皮,直到稍微出血為止,將刮到的病料加入試管內,加入10%的氫氧化鈉溶液,煮沸,待毛發(fā)、癡皮等固體物質溶解后,靜置20分鐘,吸取沉渣在低倍顯微鏡下檢查蟲體。有蠕形螨感染的犬,在患部結節(jié)或膿疤內容物中可見蠕蟲樣有節(jié)的蠕形螨;有疥螨感染的犬,患部痂皮上可見灰白色、橢圓形、腹部有足的疥螨和疥螨卵。
(二)犬真菌的實驗室檢查:
1.伍氏燈檢查法。伍氏燈是波長為 253.7nm,經鈷或鎳玻璃過濾的紫外燈,在中央放大鏡的兩面各有一燈管,外面有一塑料支架和把手。若用它檢查動物,因光波的波長不穩(wěn)定,并且光線的強度依賴于溫度,所以應先將燈打開預熱5~10m in。檢查應在暗室內進行,當動物暴露在伍氏燈下,約有一半被犬小孢子菌感染的毛發(fā)會產生黃綠色熒光,這種熒光是真菌的色氨酸代謝產物產生的,這種代謝產物只能在真菌侵入活躍生長的毛發(fā)時才能產生,離體的毛發(fā)感染后不能產生熒光,在脫落的碎屑、痂皮、培養(yǎng)基中的真菌都可發(fā)生熒光。其它能發(fā)生熒光的真菌還有扭曲小孢子菌、奧杜盎小孢子菌和許蘭氏毛癬菌等。用伍氏燈在暗室內照射病毛、皮屑或動物皮損區(qū),凡出現蘋果綠色熒光的為犬小孢子菌感染,石膏樣小孢子菌感染看不到熒光,須毛癬菌感染也看不到熒光。應注意的是有很多因素影響發(fā)光,皮膚鱗屑、藥膏及細菌性毛囊炎在紫外燈照射下也可能發(fā)出熒光,但其顏色可能與犬小孢子菌感染毛發(fā)的熒光有所不同。藥物比如碘就能使它不發(fā)光;細菌如銅綠假單孢桿菌、微小棒狀桿菌也可發(fā)光,但不是黃綠色熒光;角蛋白、肥皂、汽油及其它一些藥物也能產生熒光。因此,要注意假陽性反應。若短毛茬產生熒光,可拔出用于鏡檢或培養(yǎng)檢查結果。
總之,伍氏燈檢查只能作為篩選手段,不能進行確診。另外,應在檢查前暫停使用外用藥膏,以防影響檢查結果。
2.直接檢查毛發(fā)。從炎癥部位拔毛或取斷裂毛發(fā)或取伍氏燈下有熒光的毛發(fā),置于載玻片上,滴加幾滴10%~20%KO H,加蓋玻片,作用30分鐘或稍微加熱15秒,待樣本透明后,檢查真菌孢子或菌絲。有真菌感染的犬,在患部鱗屑、斷毛或癡皮上可見真菌孢子和菌絲。
(三)細菌感染的實驗室檢查。鏡檢:采取病樣進行涂片染色,金黃色葡萄球菌為革蘭氏陽性,顯微鏡下呈葡萄狀排列,無芽胞、莢膜,直徑 0.5~1μ m。無菌采集皮膚排泄物在普通瓊脂培養(yǎng)基上37℃培養(yǎng)24小時,取單個菌落涂片,革蘭氏染色,觀察細菌形態(tài)。
(一)螨蟲的治療:多拉菌素注射液是一種具有抗寄生蟲活性的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可用于治療家畜線蟲病、螨蟲病等體外寄生蟲病,具有一定耐藥性,第2次使用需增加藥量,所以在用藥的同時配合洗浴、涂擦藥,能縮短病程,加快病犬康復,增強治療效果。伊維菌素注射液是從土壤微生物阿佛曼鏈霉菌發(fā)酵產生的半合成大環(huán)內酯多組分抗生素,是廣譜抗寄生蟲藥,對線蟲和螨蟲等體內外寄生蟲具有良好的驅殺作用,但易引起科利犬中毒,應慎用。
(二)真菌的治療:獸醫(yī)臨床上,復方酮康唑的作用主要起抑菌作用,其對糠秕孢子菌的抑菌活力最強,是最有效的抗糠秕孢子菌藥物,而且不會產生耐藥性,但是毛癬菌和小孢子菌則對酮康唑有較強的抵抗力。有些病例在治愈后還有可能復發(fā)就是這方面的原因。特比萘芬屬于丙烯胺類抗真菌藥,其突出的特點是具有抑菌和殺菌雙重功效,但其抗菌作用與細胞色素P-450 酶無關,主要通過抑制真菌角鯊烯環(huán)氧化酶,導致角鯊烯聚集,脂滴沉積于細胞壁與細胞漿內,引起細胞膜破裂,達到殺菌作用。其次,特比萘芬可導致麥角固醇缺乏,真菌細胞膜生長受到干擾,真菌生長停止,從而起到抑菌作用。而且不會影響動物的內分泌功能,對肝臟損害小,在低濃度時,對皮膚真菌、霉菌和某些雙相真菌均具有良好的殺滅作用,對毛癬囊菌有直接的殺滅作用。療效上明顯高于克霉唑溶液。而且特比萘芬具有吸收、分布和聚集迅速,代謝和排除緩慢等后效應優(yōu)點。國外臨床驗證表明,鹽酸特比萘芬在治療動物淺部真菌病方面,具有很好的療效,而且療效好、療程短、復發(fā)率低。
(三)細菌感染的治療:針對檢查結果,應用林可霉素、克林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膚保等外用加口服,持續(xù)兩周。
(四)混感時的治療:結合上述治療方法。
誘發(fā)皮膚病的因素有很多,確診比較困難,要確診需要用顯微鏡檢查和真菌培養(yǎng)等措施。臨床上的皮膚病不是單一因素引起的,往往是由真菌和細菌混合感染或是體外寄生蟲引起繼發(fā)細菌感染。寵物犬主人的配合對治療也有很大影響,因為皮膚病的治療要花比較長的精力和財力,而且皮膚病會經常復發(fā),要求主人有足夠的耐心和制定合理的打理計劃。另外,在飲食方面需控制犬的不良習慣,不能過分寵愛,配合合理飲食才能徹底治療皮膚病,降低犬皮膚病的復發(fā)率。
丹東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118002)
(編輯:李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