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普瑞內(nèi)蒙古五原縣第一中學
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詩詞教學
喬普瑞
內(nèi)蒙古五原縣第一中學
詩詞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隨著現(xiàn)在全球出現(xiàn)的漢語越來越“熱”的一個情況,對外漢語的教學也備受關(guān)注。而詩詞作為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作為中國傳承下來的一種文化,如何教好對外漢語的詩詞也成了需要老師們?nèi)リP(guān)注去解決的一項重要的內(nèi)容。詩詞在中國文學的教學難度中非常高,地位也很重要,所以教好詩詞很重要。
對外漢語;詩詞教學;如何
如何更加有效地來教好詩詞已經(jīng)成為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老師們一直在研究的課題,本文僅根據(jù)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提一點個人的建議,希望能對教學有所幫助,能夠幫助老師們更好地進行課堂上的教學。
中國有很多古詩詞都被變成了樂曲,詩詞讀起來也是朗朗上口的,那么課堂上老師可以先選擇讓學生自己朗讀或者播放多媒體的形式來讓學生們多讀多聽,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讀的多了,學生慢慢體會到其中的意境,老師再教授起來相對會容易些。也能加強學生對于詩詞的語言的感覺。例如《春江花月夜》中的“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绽锪魉挥X飛,汀上白沙看不見?!边@幾句不但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作者張若虛用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描繪了江南春夜的景色詞清語麗,韻調(diào)優(yōu)美,膾炙人口,學生讀起來不會有枯燥的感覺,反而越讀越有興趣,老師就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先多讀幾遍讀的多了,理解的多了,老師講起來自然也會簡單很多。
初學古詩詞的學生基本上缺少對古文的感性的認識,甚至連古詩詞是什么樣的都沒見過,尤其是留學生對于漢語的基礎(chǔ)是十分薄弱的,要想把精深而悠遠的中國古典文化向他們展現(xiàn)出來是有一定的困難的,所以古詩詞的講解過程應(yīng)該遵循一個從易到難從簡單到繁瑣的原則。先是從比較簡單的古詩詞入手,然后再一點點增加難度,這樣學生接受起來也會更容易些,對于剛開始學時,老師可以選擇李白的《靜夜思》來進行教學,這首五言絕句還是非常簡單的,表達的是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對于離家在外的留學生來講也能夠身臨其境,體會作者的心情,所以古詩詞的教學從這個入手最簡單最好學了。然后老師再加大難度到七言絕句,例如韋應(yīng)物的《滁州西澗》描述的是春天的美麗景象,老師可以找一些詩詞中描繪的景象來給學生播放,同時,帶領(lǐng)學生去體會去學習詩詞中要表達的意境,這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相對會容易些。,最后老師就可以將教學上升到比較長內(nèi)容比較多的詩詞上了,例如:《離騷》等這些表達懷才不遇的詩詞。這樣循序漸進的一個講解的過程能夠降低教學的難度,使學生學習起來沒有那么困難。
老師可以針對不同的詩詞表達的不同意思來對詩詞進行分類,然后再分類進行教學,這樣的學生按照專題的形式來進行學習的模式比傳統(tǒng)的遇到哪篇講哪篇的模式效果要好的多,老師可以將古詩詞分為:思鄉(xiāng)類型的例如《靜夜思》、《早寒江上有懷》,春游賞景的例如《錢塘湖春行》、《大堤行》、《詠柳》,月色類型的例如《春江花月夜》,懷才不遇的例如《登幽州臺歌》、《將進酒》,按照這種專題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記得更牢固,也能使學生在以后遇到古詩詞的時候能夠準確地給故詩詞進行分類,明確地劃分出這首詩或詞屬于哪一個類型的,表達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古典的詩詞所描述的生活環(huán)境或者是仕途的環(huán)境跟現(xiàn)在都有著千差萬別,對于中國的學生來講理解起來都會有一定的困難性,何況是外國的學生呢,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去注意教學的形象性,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能夠融入詩詞的學習氛圍。例如在學習《滁州西澗》這首古詩時,教師要找到一些初春的景象的圖片,讓學生身臨其境去感受初春的美景以及作者當時的心情,從而更好地理解這首詩,再例如學習李白的《將進酒》時,老師要給學生講清楚封建社會時的仕途是什么樣的一個形式,而李白是如何沒有得到重用的,用學生自身打比方來講就是你很有才華但是卻沒有施展的地方,讓學生去理解去體會李白在做這首詩時的心情,這首詩看似豪放,甚至“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這句詩流行了千年,然而這首詩主要表達的還是李白當時有才華不能施展的懷才不遇的心情。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和網(wǎng)絡(luò)信息的技術(shù)將所要教授的詩詞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以及當時作者所處的一個地位和遭遇給學生講述清楚,這樣學生理解起來就會更容易些。
對于學習來講,學習本國的文化和外國的文化,學習者的目的和動機肯定會有差別,老師要充分重視學生之間文化的差異,對于不同的學生按照不同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之間的文化差異是有區(qū)別的,老師不能強迫學生按照自己的講解來進行學習的過程,要根據(jù)不同的學生所存在的不同的問題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這樣教起來學生才更容易接受。另外,老師要注重學生給自己的反饋,不能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學計劃來進行,學生提出的問題和不同的意見都要及時與學生進行討論,有耐心地告知學生為什么這篇詩詞要這樣理解,不能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中國的古代詩詞以生動的具體的形式展現(xiàn)著我國文化的基本的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價值的觀念,同時中國古代的是個也是在中國文化的大背景下發(fā)展成熟起來的,受到了哲學、美學、文學等多方面的影響,所以,古典的詩詞具有很強的文化魅力。對于對外漢語來講,古詩詞算是比較難理解的一項內(nèi)容,因為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古詩詞亦沒有那么簡單,那么,如何來有效地進行古詩詞的教學也成為了老師們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以上幾點僅僅是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提供一點參考的意見,老師們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學的方法,具體,老師要采用哪一種方法,還是要根據(jù)在實際中遇到的問題慢慢來進行研究,慢慢地去改革自己的教學形式,讓課堂變得更有效果,讓教學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讓越來越學的外國朋友學習我們的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
[1]高惠敏.淺談對留學生的古代詩詞教學[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4期
[2]王錫三.對外古文教學初探[J].天津師大學報,1994年第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