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奎穩(wěn)
設施葡萄裂果是葡萄果粒普遍發(fā)生的生理性病害,葡萄裂果后,失去經濟價值,嚴重影響葡萄品質和產量。葡萄裂果一般在果粒著色期至成熟期發(fā)生,果粒產生裂口,果汁外溢,易感染霉菌,造成腐爛,不能食用;完整的果穗因裂果而變成不完整,降低果品品質;容易招致蜂、蠅等在裂處吸吮果汁,污染未裂果的果粒果面;套袋的果穗裂果爛后紙袋易損壞,會導致蟲害、病害和鳥害。
1 發(fā)生原因
1.1 品種特性
果粒排列緊密,果皮薄而脆的品種,易裂果,如乍娜、香妃、鄭州早玉、維多利亞、巨峰等品種。
1.2 土壤水分變化過大
葡萄生長期土壤水分失調,果實生長前期土壤過分干旱,果實進入著色期后,含糖量增高,滲透壓增大,此期如突降大雨,或大水漫灌,根系從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分,通過果刷進入,使果肉的水分突然增多,靠近果刷的果肉細胞吸水多,增大快,生理活性旺盛,離果刷遠的果肉細胞吸水少,增大較慢,生理活性也較緩慢,隨著果實膨壓的增大,將果皮撐破,從而導致裂果。
1.3 果粒擠壓
由于坐果好,大型的果穗沒有疏好果,留果量偏多,果粒著生過于緊密,果實膨大過程中,果粒間相互擠壓變形,導致裂果。
1.4 果粒發(fā)生病害或噴藥不當
果粒發(fā)生病害,易使果皮受損,如果沒有及時防治好,當果粒增大時,果肉擠壓果皮,經受不住其壓力而破裂;當果粒發(fā)生白粉病、霜霉病后,如果沒有及時防治,若連續(xù)噴退菌特等防治葡萄病害的農藥,則會造成蒸騰作用減少,樹體中的水分大量流向果粒,使果粒膨壓增大,最易造成裂果; 有人使用乙烯利、脫落酸催熟,如果噴施的濃度過高或過早也常導致裂果。
1.5 通風透光不良
葡萄植株留的枝蔓過多,總葉面積過大,架面郁閉,通風透光不良。如果再保留過多果穗、果粒,葉面積相對較少,葉片與果粒的水分代謝不平衡,果實成熟后皮薄而脆,則易發(fā)生裂果。
1.6 營養(yǎng)元素的缺失
土壤中鈣、硼、鉀等元素的缺失,會導致裂果。如果漿果已經有裂果的傾向,營養(yǎng)元素的缺失,將會導致裂果加重。
2 預防裂果的措施
2.1 選擇抗裂果品種
選擇抗裂果的品種,從根本上減輕裂果的發(fā)生,如選擇紅地球、夏黑、美人指和秋黑等不易裂果的品種。
2.2 保持土壤濕度平衡
調節(jié)好土壤水分,做到旱不缺水,澇不積水。減少土壤干濕差,果實生長后期土壤干旱時,要及時澆灌葡萄根部,防止大水漫灌。果實開始著色后,如遇干旱,可每隔7~10天澆1次水,以防止久旱遇雨,造成大量裂果。土壤含水量維持在60%~70%,能有效預防裂果的產生。
2.3 合理施肥
做好營養(yǎng)調控:重施有機肥,根據不同土壤類型施肥,合理施用氮、磷、鉀肥,不偏施氮肥,巧施中量和微量元素肥料。在葡萄的整個生育期中,做好各種營養(yǎng)元素的供給、不要等到葡萄缺失營養(yǎng)元素時才補充。在防治漿果裂果上,一定要注意噴施鈣、硼、鉀等營養(yǎng)元素。葉面噴施,見效快、效果好。合理負載,改進栽培管理技術,培育健壯樹體。保持一定結果量,果實太多,會造成養(yǎng)分供應不足,果粒發(fā)育不良,果粒肉軟皮薄,容易裂果;反之,留果量過少,遇雨、水過量時,果實對水分負擔量大,容易裂果。一般每畝結果2 500~3 000千克為宜。
2.4 及時預防病害并合理用藥
發(fā)病初期,就開始用藥劑進行預防,發(fā)現果粒發(fā)病,首先剪除病果,然后噴藥防治,一年生長期內使用退菌特不得超過3次,乙烯利催熟的適宜濃度為500毫克/千克,脫落酸為100毫克/千克,且必須在果粒有5%~10%著色時使用,防止裂果的產生。
2.5 疏花疏果
因果粒擠壓造成的裂果,主要通過疏花疏果,調節(jié)果實著生密度,如花后摘心,適當疏果,使樹體保持穩(wěn)定的、適宜的坐果量,以保障果穗獲得足夠的水分和養(yǎng)分。
2.6 通過疏枝、疏穗調節(jié)負載量
使梢距保持在10厘米左右,葉果比15~20∶1,壯枝留2穗果,中庸枝留1穗果,弱枝不留果穗。及時去副穗,掐穗尖,使果穗大小適中。
2.7 噴稀土防裂
除以上措施外可在果實第2次膨大期用500毫克/千克稀土,每隔7~10天噴果穗1次,連續(xù)2次。配制時先用食醋將水調成微酸溶液(pH值5~6),再加入稀土,于晴天涼爽時噴施,預防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