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級(活性)碳酸鈣在PVC- U管材中應用研究
楊成德
(新疆天業(yè)節(jié)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新疆,832000)
摘要:從納米級(活性)碳酸鈣與輕鈣性能對比、配方、加工工藝等方面探討了納米級(活性)碳酸鈣對提高PVC-U性能降低配方成本表現出的卓越性能,并在生產實踐過程中通過一系列配方和工藝試驗予以驗證。
關鍵詞:PVC-U(未增塑聚氯乙烯);納米級(活性)碳酸鈣;配方工藝
作者簡介:楊成德(1978—)男工程碩士學位,化學工程專業(yè),從事PVC管材、滴灌帶、PE管材的配方及生產工藝方面的設計和研究,有15年的一線生產經驗,曾獲5項國家專利,發(fā)表論文10余篇。
Abstract:Fromthe aspectof nanometer calciumcarbonate (activity) and PCC performancecomparison, form ula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nanometer calcium carbonate (activity) to improve the PVC-U performance of lower costshowed superior performance formula, and verified by a series of formula and process test of practice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Keywords:PVC-U (without gaining plastic polyvinyl chloride); Nanometer calcium carbonate (activity); Formulation technology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nanometer calcium carbonate (activity) in thePVC- U pipe
Yang Chengde
(Xinjiang day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industry Co., LTD ,xinjiang,832000)
硬聚氯乙烯(PVC- U)管材,與傳統的金屬管材,水泥管材及玻璃鋼類管材相比,具有質量輕、耐腐蝕、水流阻力小、力學強度好、環(huán)保衛(wèi)生、施工方便、性價比高、使用壽命長(非不可抗力破壞,正常使用50年以上)等優(yōu)點,已在城市給排水、人飲工程、建筑給排水、農業(yè)節(jié)水灌溉、水產養(yǎng)殖、綠化,高爾夫球場工程等許多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而針對低壓(≤0.6MPa)輸水灌溉用硬聚氯乙烯管材(特別是滴灌系統、林帶灌水、農田節(jié)水灌溉用等)生產加工方面的技術文獻很少,造成低壓輸水灌溉用PVC- U管材質量參差不齊,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行業(yè)的良性的發(fā)展,鑒于此因,為了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產品質量,本文研究了以達到國家標準GB/T13664- 2006
依據,研究開發(fā)高填充(納米級活性碳酸鈣)PVC- U管材,不僅可以提高產品質量,還可以節(jié)約原材料,降低生產成本,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因此,本文將各方面因素加以綜合考慮分析、客觀評價,然后進行優(yōu)化,才能得到成本最低、性能最優(yōu)的產品。我們選擇了在巴頓菲爾ф 90mm,L/D=22:1平行雙螺桿擠出機上進行實驗,生產ф 160×3.2mm,PN0.32Mpa規(guī)格的低壓輸水灌溉用PVC- U管材,取得了較好的結果。
3.1主要原輔料
PVC(SG- 5型)樹脂粉,新疆天業(yè)(集團)天能化工有限公司;
復合穩(wěn)定劑(19047T),大連開米森化工產品有限公司;外潤滑劑(PE蠟) 成都盛騰塑料助劑有限公司;半精煉石蠟遼寧撫順石化公司;抗沖加工改性劑CPE- 135A山東日科橡塑科技有限公司,加工改性劑(HLn- 401)山東日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納米級(活性)CaCO3山西蘭花華明納米材料有限公司;著色劑炭黑N330新疆阜康市鴻泰化工有限公司等均為市購。
3.2實驗設備
ф 90mm,L/D=22:1平行雙螺桿擠出機、擠出模頭、定徑套、擴口模具等,德國巴頓菲爾擠出設備制造有限公司;高低混合機組,張家港連冠股份有限公司。
3.3實驗方法
將PVC(SG- 5型)樹脂粉、復合穩(wěn)定劑、外潤滑劑、抗沖加工改性劑、納米級(活性)碳酸鈣、炭黑N330等按一定的比例在高混機中混合,經冷混后在ф 90平行雙螺桿擠出機上擠出管材。適當調整工藝溫度、主機轉速、喂料轉速、主機真空度、牽引速度、真空水箱真空度等工藝參數,生產出達到國家標準要求的低成本高填充低壓輸水灌溉用PVC- U管材。
4.1設備與模具
擠出機螺桿的設計參數,直接影響物料塑化時的背壓和塑化程度。但對于已經大眾化使用的通用擠出機,最關心的應是螺桿與機筒的間隙,間隙過大,容易引起漏料回流,勢必也就影響了塑化。
模具(機頭)設計,供料量數據和壓縮比數據十分關鍵。對于高填充PVC管材來說需要有更大的供料量和更大的壓縮比,這樣才有利于供料的穩(wěn)定和管材密實度,保證塑化均勻,芯棒支架設計應盡可能小而光滑,模具表面要鍍硬鉻表面處理,使合縫線對管材性能的影響盡可能小[1]。針對高填充PVC- U管材生產來說必須使用專業(yè)廠家制作的機頭、口模、芯棒、定徑套和擴口模具。
4.2配料與混料
這是一個容易忽略的因素。一般談到混料工藝,認為在按配方精確計量的前提下,控制混料溫度即可。而實際上,配料與混料,最重要的應是物料分散均勻,以及易揮發(fā)物揮發(fā)徹底。物料分散不均勻,在擠出生產時就會出現產品性能不穩(wěn)定;易揮發(fā)物揮發(fā)不徹底,擠出高填充PVC- U管材更容易產生氣泡和翻料,因而也就影響了產品性能。一般建議混料溫度控制在115~135℃,新疆冬季高混溫度應略高,混料時間在8~10min,干混料的表觀密度控制在0.60~0.65g/ml,高攪鍋的加料量應控制在高混室空容積的50~70%(例如高混室容積為800L的高攪鍋,
則加料量應控制在200KG~280KG之間建議在240KG上下)為宜[2]。當未均勻分散的混合料進入到機筒螺桿時,經過剪切嚙合的物料在機頭里就會表現出不同的凝膠化狀態(tài),形成疏密不均的彈性體。
此外,經過低速混合機排放的混合料溫度也十分關鍵,一般在40℃~50℃為宜。這樣既可提高擠出速度又可保證高填充PVC- U管材壁厚不發(fā)生波動。
另外,易揮發(fā)物揮發(fā)時易在高攪鍋頂蓋內側凝結,凝結量多時,形成液滴與PVC樹脂粉、納米級(活性)碳酸鈣、炭黑及其它物料凝聚成顆粒。這些顆粒在擠出生產時極易產生塑化不良的“晶點”,影響了管材的性能,液壓試驗時容易產生變形沙眼刺水,因此在原輔料投入使用前應嚴格控制其揮發(fā)份含量并保證高攪鍋頂蓋排氣裝置的暢通,預防“晶點”的產生,并對高混后的物料進行冷混至50℃以下放料,干混后的物料過旋振篩(20~40目),是確保高填充PVC- U管材質量的一個十分必要的工序。
4.3原輔材料及配方
由于原輔材料檢測只是抽樣檢測,而且根據檢測指標對原輔材料性能進行評價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有經驗的配方人員,除了參考原輔材料檢測結果外,還進行一些額外的經驗檢驗,或上機試驗,根據試驗管材的檢驗結果,進一步確定原輔材料性能。
對于高填充低壓輸水灌溉用PVC- U管材的配方設計,除了像常規(guī)產品考慮加工性能外,還須特別重視管材耐壓性能。根據塑料管材在靜液壓P作用下的受力分析,可得到壁厚受到的環(huán)向應力(拉伸強度)與外徑、壁厚的關系式(參見GB/T6111- 2003)為:
式中:P—為試驗壓力,Mpa;
σ—拉伸應力(拉伸強度),Mpa;
dem—測量得到的試樣平均外徑,單位為毫米(mm);
emin—測量得到的試樣自由長度部分壁厚的最小值,單位為毫米(mm)。
PVC管材在環(huán)向應力作用下的瞬時破壞壓力的 計算公式為:
式中:Pi為瞬時破壞壓力,Mpa;
σi為瞬時拉伸應力(拉伸強度),Mpa。
從式(2)中可以看出,在管材外徑與壁厚一定的情況下,瞬時破壞壓力與瞬時拉伸強度呈正比,即拉伸強度越高,耐水壓能力越強。拉伸強度除了與配方中的抗沖改性劑、加工改性劑等配方材料的種類和數量有關外,還與管材的主機負載(機臺加工時主機電流值/主電機電流)密切相關(見表1)。因而設計一個合理的配方,并進行相應合理的配方工藝調整,使高填充PVC- U管材主機負載控制在60%~75%,才能獲得好的產品性能。
同時管材的拉伸強度與環(huán)境和流體的溫度呈反比,所以在管材外徑和壁厚一定的情況下,瞬時破壞壓力也隨環(huán)境和流體溫度升高而降低。
當環(huán)境溫度和輸水溫度不同時,應按表2(參見GB/T10002.1- 2006)給出的不同溫度對壓力的折減系數(ft)修正工作壓力。用折減系數乘以公稱壓力得到最大允許工作壓力。因此為防止瞬時壓力破壞管材,即要防止0℃以下時的脆性破壞,也要考慮不能超過PVC-U管材的最高使用溫度為45℃。
4.3.1PVC樹脂粉
按GB/T5761- 2006國家標準對PVC樹脂粉進行檢測,高填充PVC- U管材的擠出速率與樹脂的性能有較大關系,外形規(guī)整、內部孔隙均勻、表觀密度高的樹脂一般具有較好的加工流變行為,擠出速率也較高。樹脂的這些性能對管材加工企業(yè)提高擠出機的生產效率、降低制品的成本是十分有利的。因此,管用樹脂應具有形狀因數高(外形規(guī)整)、表觀密度高、孔隙率高(增塑劑吸收量高)等特點。
實踐證明采用表觀密度0.64g/ml的PVC(SG- 5)樹脂,生產高填充PVC- U管材,可以提高擠出速率15%~25%,且管材其它性能良好。
表1 不同塑化度管材的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
表2 PVC—U管材溫度對壓力的折減系數
表3 納米級(活性)碳酸鈣與普通輕鈣生產直徑160mmPVC-U管材配方對比
表4 納米級(活性)碳酸鈣與傳統高鈣生產直徑160mmPVC-U管材配方對比
表5 復合穩(wěn)定劑(19047T)生產納米級(活性)碳酸鈣增強PVC-U管材工藝
表6 納米級160×3.2mm產品性能測試結果(GB/T13664-2006)
根據十多年從事給水管生產的經驗和管材的試驗結果來看如果PVC(SG- 5型)樹脂技術指標的118ml/g≥粘數≥113ml/g,表觀密度≥0.54g/ml,其余指標達到國家標準即可,這種樹脂用來生產高填充PVC- U管材則液壓從源頭上有了保證,擠出速率穩(wěn)定[3]。
4.3.2穩(wěn)定劑、潤滑劑體系
這是一個要求最高、最難量化的因素。當然。生產的管材熱穩(wěn)定性好,不粘料、不變色,內外壁平整光滑,無合流線是基本要求;塑化性能好(二氯甲烷浸漬合格),加工穩(wěn)定,是較高要求;流變性能好,工藝可調范圍廣,適合快速擠出,是更高要求。添加穩(wěn)定劑是為了抑制PVC樹脂在加工過程中制品變色、分解、性能變差。目前國內大多數廠家使用的是鉛鹽復合穩(wěn)定劑、鈣鋅復合穩(wěn)定劑、有機錫穩(wěn)定劑等,鉛鹽復合穩(wěn)定劑一般用于生產排水管和節(jié)水灌溉用管材,鈣鋅復合穩(wěn)定劑和有機錫穩(wěn)定劑主要用于給水管材的生產。
一般情況下納米級(活性)碳酸鈣份數在20份以內時,不使用內潤滑劑,而加工所必須的外潤滑劑用量最好比較小,建議在0.1份以內甚至可以不添加。
4.3.3納米級(活性)碳酸鈣
山西蘭花華明納米材料有限公司的納米級(活性)碳酸鈣,活性納米碳酸鈣表面經專用活化劑特殊處理,與樹脂相容性好,能夠有效地提高材料的流動性、光潔度以及彎曲強度;降低熔融指數和體系粘度,改善加工性能;改善制品的流變性能、尺寸穩(wěn)定性能、耐熱耐老化性能;在對材料增強的同時能保持其韌性,并部分替代價格昂貴的鈦白粉、熒光增白劑、氣象白炭黑等填充料和助劑,較大程度地減少PVC樹脂和PVC抗沖加工改性劑的用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表面專用活化劑硬脂酸HST添加量3~5%)。
4.3.4抗沖加工改性體系
對于高填充PVC- U管材生產,建議添加0.5~ 1份ACR加工改性劑,它促進PVC的塑化,提高熔體塑化的均勻性,降低塑化溫度,既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熱穩(wěn)定劑在加工中的損耗,提升后期耐老化能力又可以提高制品強度,是高填充PVC- U管材配方中重要控制
點。經過在生產機臺上前后20余次的試驗,前后歷時6個多月,優(yōu)選出可批量生產定型的配方對比見表3。
4.4擠出工藝
調整工藝其主要效果表現為調整主機負載。在配方合理的情況下,調整工藝溫度、螺桿轉速、喂料轉速等工藝參數具體來講螺桿轉速控制在最高轉速的60~ 75%如最高轉速為40rpm的則實際生產轉速在24~ 30rpm左右,同時喂料轉速與之匹配保證主機扭矩在40~ 60%左右,螺桿轉速和喂料轉速的匹配與配方的流變性能相對應,否則影響塑化。特別注意擠出機真空排氣裝置要正常工作,保證真空度≥0.05MPa,以防止混料中易揮發(fā)物引起的PVC- U管材制品截面出現氣泡,進而影響產品的物理力學性能[5]。生產工藝見表5.
4.5其它
機頭出料均勻后,還要注意水箱托架、定徑套、牽引機履帶及管材表面是否處于同一平面,定徑套四周溫度是否一致等,如有問題及時調整,尤其開車前要做好充分準備,才能保質保量生產出合格產品。
1)納米級(活性)CaCO3,可有效的改善PVC管材配方體系的相容性,能把無機材料與高分子材料的界面搭橋鏈接起來,形成互穿網狀結構,增加高分子材料和無機材料相互間的鍵合力,使得熔融后熔體界面粘結強度得到提高。生產出的納米級PVC管材性能得到改善。
2)納米級(活性)CaCO3對PVC管材起到了增韌增強的作用。
3)與原生產配方相比,正常生產過程中納米級(活性)CaCO3添加在PVC配方體系中替代輕鈣后可使物料具有更強的塑化能力和優(yōu)越的加工流動性能。同時物料成型加工穩(wěn)定,擠出速度得到提高,提高了牽引速度,從而提高產量,降低生產成本。
4)加強高填充PVC管材的工藝配方控制,不但可以提高產品質量,還可以節(jié)約原材料降低成本。以某PVC管材生產企業(yè)生產的Φ 160×3.2mm管材為例,其每噸納米級PVC管材僅配方成本降低200元/噸左右(口徑不同有差異),如果一年生產上萬噸高填充管材,就可為公司節(jié)約上千噸PVC樹脂,其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因此實際生產中要不斷地去學習、總結經驗,制定合理的配方、生產工藝。以上是我十余年從事PVC- U管材生產過程中總結的一些經驗,有不妥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藍鳳祥等編著.聚氯乙烯生產與加工應用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96(5),26:28
[2]段予忠,謝林生.材料配合與混煉加工(塑料部分)[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1(4),52:58.
[3]喬輝等譯[美著].聚氯乙烯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8, 222:232.
[4]劉芳,李杰.聚氯乙烯塑料助劑與配方設計技術[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6,78:89.
[5]王貴斌主編.硬質聚氯乙烯制品及工藝[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8, ,69:72.